第九百九十八章 歌中自有人世間(第2/4頁)

三龍三百蛟,九僧身受反噬下施展的法陣。

醜陋蠻子笑容猙獰,正要開口喝咒忽然果先的聲音傳來,打斷了他:“多謝你,彌天台事情,我來做。”

清理門戶。

別宗都是德高長輩出手懲戒不孝晚輩,彌天台卻倒轉過來,護世晚輩鎮壓入魔師長。

果先聲音落,金色的佛光自其所在的小院暴散開來,橫掃彌天台!

金光所過,墨色紛紛退散,彌天台重重山巒還以本來顏色。

彌天台有十八峰,就在佛光彌漫中,十八巨峰接連爆起嘎嘎巨響,山搖動、山轉活,座座巨峰化作巨人。

寶冠、甲衣、金靴、法鞭,十八山化十八巨靈。

第一峰第一人,聲如天籟,雙掌合十:“美音。”

第二峰第二人,其聲縹緲高遠,同樣合十:“梵音。”

第三峰第三人,聲如烈鼓,沉悶又激昂:“鼓音。”

第四峰第四人,嘆氣卻滿滿贊賞之意,合十:“嘆妙。”

第五人:嘆美。

第六人:摩妙。

第七人:雷音。

第八人……

十八人同時合十,同時報名,就算蘇景不修佛也能曉得他們的名字,美音、梵音、鼓音……佛祖禪院中,有伽藍護法十八人,護衛莊嚴地、驅逐邪祟氣,永保寺廟清寧,永保進出香客信徒在山門內的平安。

彌天台尚有弟子,何須離山弟子出手清理門戶;

佛家清靜地方自有神祇護法,無需仰仗離山之劍。

點化彌天十八峰,化護法十八伽藍巨神——果先證道後第一次出手。

十八伽藍顯靈,果先傳諭:“護法。”

兩字呼喝,哪有佛家清靜,更不存絲毫慈悲,只有憤怒,甚至讓嗓音都有些嘶啞的無盡憤怒。佛無爭鬥心,但佛有雷霆怒,你死我活時,佛要仇敵死!

伽藍縱身、縱鞭、縱法,浩浩之威裹挾浩浩之怒,相鬥黑龍、抽殺烏蛟。中土神廟彌天台亂戰一團,打得天崩地裂。

天空中,突然陣陣雷霆轟動……若仔細聽,哪裏是什麽雷霆,分明是轟動乾坤也轟動人心的梵音禪唱,金色的人影自小小院落中一步跨入九霄,再從九霄一步跨入戰場,少年僧人少年佛,果先在點活十八伽藍弘道護法後親自入戰來,有惡蛟撲向他,被他一指點中獨角,百丈毒獠就此崩碎去,化腌臜肉糜、散落八方……

還有,洪鐘浩蕩、聲動天地!彌天台正中央山崩地裂,一口巨鐘自山根深處破土而出,直沖雲霄。鐘奇巨,輕松籠罩百裏方圓的洪鐘。

鐘色慘綠,壁上滿滿銹蝕,可當其淩空、一響猛震過後,滿壁銅銹簌簌掉落,露出本來顏色,如驕陽璀璨的金色巨鐘。

第一響,銅銹散碎去,還鐘本來面目;

第二響,有高亢龍吟響徹雲霄,盤於鐘身的七條金龍就此轉活過來,騰金雲駕佛光,直沖戰場剿殺黑龍與烏龍;

第三響,巨鐘急急搖晃不休,就此化作金甲天將一名,怒目圓睜、降魔杵緊握在手,不是韋陀神君又是誰!既有伽藍護法,又怎能沒有韋陀降魔!

所有彌天台弟子都知道自家山根下埋藏了一口巨鐘,這口鐘還是當年水鏡親手埋下的……那時水鏡還是人間佛徒,尚未飛升但修為已經大成,遊歷西海時候無意中發現一口巨鐘。

鐘殘破,但水鏡能探出,鐘內藏有浩瀚禪意,是一件大好法器,當為上古大寺所有,不知為何後來埋沒於深海。

探得巨鐘神奇,卻無力引動內中禪意、更沒辦法將其重新煉化,是以水鏡將此鐘自西海深處打撈出來,深埋於彌天台山根地下,希望此鐘能永鎮彌天台根基,保得這佛門聖地傳承永在,香火延續。

那時水鏡,還是心懷慈悲的高僧大德。

這趟再回來,水鏡根本都在懶理會山下巨鐘,他已是墨色信徒。而鐘為奇器,此刻也得果先點化,化韋陀,逐墨妖!

果先全力出手,但絕非他一人作戰,這傳承萬年、受善男信女無數香火之的慈悲大寺與他並肩而戰。

蘇景暫時收手,這是必要尊敬,但不是說他就不管了,神通蓄勢監視戰場,尊敬是應該的,不過不能耽誤打勝仗,無論如何這座彌天台都要徹底鏟除。

鏡花九大墨僧以身入陣,他們已將真修法身化龍化惡蛟,別人再看不見他們的身形,可妖僧就在戰場中,焉能看不見那麽醒目的一尊少年佛。

墨僧腦中更亂了,成佛就該飛升才對,為何不飛升、為何他還在人間!

忽然,淳鏡、沉鏡等人聽到了一聲輕輕嘆息,再也熟悉不過的聲音,何須舉目去探陣中墨僧自知嘆氣者為何人——彌天台墨色首領,上師水鏡。

嘆息之中,水鏡心訊傳遞於眾僧心底:“諸位師弟、子侄,化龍吧。”

九個墨僧的法陣力量承受不住果先與彌天台的全力反擊,但還不是窮途末路,因三龍三百蛟的陣法尚存一變,須得施陣者自殘修為自損元神的一變,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