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回喜見嬌兒疑夢境驚聞良友困危城(第5/8頁)

走了一程,段克邪忽地問道:“爹,這些天來,我常常聽你說南大俠的故事,說當世只有他才不愧大俠二字。現在到了此地,既然離睢陽較近,為什麽不先去看看他,卻要這樣著急趕到朔方作甚?”段珪璋心中一動,想道:“這孩子說的也有道理。”竇線娘卻笑道:“孩子,你不知道,咱們趕往朔方,有一大半是為了你的緣故!”

段克邪道:“怎麽是為了我的緣故?”竇線娘笑道:“我帶你去會一位小朋友,她是個又聰明又漂亮的小姑娘,你見了她,一定歡喜她的。”段克邪問道:“她懂得武藝麽?”竇線娘道:“她是妙慧神尼的徒弟,不但會舞刀弄劍,還會彈琴念書,懂得的東西比你還多呢。”段克邪從未有過年齡相若的朋友,聽了十分高興,但又有點擔心,說道:“媽,你說她這樣好那樣又好,那你怎知她肯不肯和我交朋友?”竇線娘笑道:“這,你就不用擔心了,她不但會和你做朋友,而且一生一世她都不會與你分開。”段克邪莫名其妙,眨眨眼睛問道:“為什麽?”段珪璋道:“孩子,你現在還小,說給你聽也不懂。再過兩年,你就知道她是你的什麽人了。”段克邪對父親較為畏懼,不敢再纏問下去。但仍是高高興興地說道:“好,她既然也會武功,那麽咱們到了朔方,就邀她一同去見南大俠,給南大俠打退那些賊人。”

段珪璋聽得兒子這麽說,既是高興,又是不安,心中想道:“好幾天沒聽到睢陽的消息了,不知南兄弟現在如何?”走了一會,路邊有家賣些酒食的茶鋪,段珪璋想聽聽消息,便叫住了兒子道:“你媽有點累了,咱們且歇一會兒。”

隔座有兩個軍官模樣的人,段珪璋剛踏進茶鋪,便聽得其中有個說道:“唇亡齒寒,這點道理,咱們都懂,賀蘭元帥卻怎的擁兵不發?”另一個道:“還有更氣人的呢,唉,大哥,咱們職位太小,說也沒用,還是喝酒吧。”

段珪璋心中一動,正想過去搭話,忽聽得有個客人將筷子一摔,叫道:“你們賣的是什麽豬肉,好大一股味兒,敢情是發了瘟的?”跑堂的連忙過來打拱躬揖道:“你大爺包涵點,這豬肉只是隔夜的,並不是豬瘟,味兒還不致太難聞吧!”那客人道:“還說不難聞,簡直吃不下去!”瞧他的模樣,似是個公子哥兒。

旁邊有個客人忽地冷笑道:“隔夜的豬肉總勝過老鼠肉吧?可憐睢陽的將士現在什麽東西都沒得吃了,聽說連城中的老鼠和麻雀都吃光了。”

茶鋪裏人聽他提起睢陽,都圍攏過來,有人問道:“聽說張巡連愛妾都殺了,給軍士吃,這是真的麽?”那人道:“這倒是傳聞失實了,那個姬人是因見城中缺糧,自盡死的。為的是給張巡省下一份口糧。”

又一個人問道:“不是聽說郭令公已派了大軍來救麽?”

那人道:“郭令公是派了一支軍隊來,不幸半途中伏,傷亡甚重,這支軍隊人數不過幾千,後援未到,難以支持,只好退兵了。”眾人聽了,無不頓足嘆氣,有人問道:“郭令公與張防禦使是至交好友,於公於私,他都不該坐視,為何不親自率軍來援?”那人道:“這倒怪不得郭令公,賊兵有一路攻向靈武,聽說皇上一日發出七道詔書,要他全軍赴援靈武,前往睢陽那支軍隊,還是他私自從親軍和民兵裏面撥出來的。”先前那人問道:“賊兵距離靈武還遠,何以輕重倒置,緩緊不辨?”那人嘆口氣道:“你不知道當今皇上就在靈武嗎?”眾人面面相覷,不敢說話。過了半晌,有人低聲說道:“聽說睢陽已有人來本州討取救兵,不知賀蘭元帥可肯發兵?”

忽聽得有人在茶鋪外面接聲說道:“這事兒麽你不提也罷,提起了叫人氣煞!請諸位聽我唱一支《掛枝兒》(曲調名),說一說怎的嚙指乞師師不發。”

只見一個衣裳襤褸似是走江湖唱道情的老叫化,不知什麽時候來到了茶鋪外邊,他說了這幾句“開場白”,便敲著竹筒道:

“進明啊,你也食唐家祿否?人望你拯災危,飛騎到此來求救,誰知你坐擁強兵空袖手,不曾見你興師去,倒要將他勇士留!可憐那南八好男兒,他十指兒只剩九。進明啊,你厚著臉皮不顧人唾罵,任他血淚交流不聽他,你眼睜睜看了他將指頭兒咬;他當時乞師空咬指。我今日所說亦咬牙!元帥將軍難倚靠,保家園還得咱們小百姓想辦法!”

段珪璋這一驚非同小可,跳起來道:“老丈,你說的那位南八可是張巡手下的將領南霽雲麽?”那老人道:“不是他還是誰?可憐他空自嚙指乞師,賀蘭元帥不但不發兵,反而連他也不放走!”

段珪璋隔座那軍官慌忙喊道:“老叫化,你怎可肆無忌憚,在這裏罵賀蘭元帥!”原來這唱辭裏的“進明”,正是他的長官賀蘭元帥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