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第2/11頁)

“這大刀會是你辛辛苦苦創立的,成立這份基業,聚集這班弟兄,都是你的心血。我朱紅燈何德何能,怎好兼大刀會的總舵?

“子銘兄,這不是私相授受的事,恕我直說,義和團不是我朱紅燈一個人的,大刀會也不是你王子銘一個人的。我們都是反胡虜、反洋人,都是一條道上的朋友。我們只應問怎樣才能聚集更大力量。你做大刀會的總頭目,比我做要好得多,對我們整個事業更有益處。你也不應拿這個位子讓給我!”

朱紅燈侃侃而談,全是從大處著眼。這也是朱紅燈的過人之處。他明知大刀會是王子銘一手創辦,淵源之深,斷非自己一手接掌過來,就可指揮如意的;讓他繼續做下去,對義和團的事業,會比自己做更有益處。

朱紅燈所料不差。大刀會一眾頭目,起先聽得朱紅燈幫助大刀會肅除奸徒,並救了他們總舵的性命,都很感激;到聽得王子銘要把大位讓給朱紅燈時,卻又個個都驚詫失色,紛紛耳語,那激動之情,旁觀者看得很清楚。因為“感激”是一回事,但若換陌生的朱紅燈來替代他們追隨多年的王子銘,卻又非他們所願。正在大刀會的頭目心情激動之時,幸得朱紅燈一席談話,大公無私地推掉大刀會總舵的位子,他們又不禁心悅誠服,這才平靜下來,這時又齊齊巴望王子銘,希望他收回成命。

王子銘這時很是躊躇,他是個直腸的漢子,剛才既已說出要讓位給朱紅燈,如今要收回這話,可覺得怪不好意思。

正在王子銘躊躇之際,翦二先生越眾而出,大聲說道:

“王總舵不必推讓了。大刀會與義和團都非尋常幫會可比,不在乎互爭地盤。你與朱兄也非普通江湖人物可比,不必像一般綠林中所講究的那套義氣——誰於我有恩,我就把位子讓給他。朱兄說得好,應該從整個事業上著眼,大刀會的總舵當然以王兄較為適宜。

“老朽的意思是:大刀會與義和團都是一家,兩家就聯盟起來,同進同退,同甘同苦吧。你們看如何?”

大刀會頭目滿堂喝彩,齊聲贊成。王子銘不便再讓,就照翦二先生的意思辦理並推朱紅燈做盟主,朱紅燈想推讓,也給翦二先生壓住了。

自此,義和團和大刀會結成一家,朱紅燈與王子銘也做了結拜兄弟。

星子巖前,張燈結彩;大刀會裏,喜氣洋洋。義和團與大刀會化幹戈為玉帛,朱紅燈與王子銘變仇敵為弟兄。慶祝三天,賓主盡歡。先前被大刀會捉去的義和團頭目杜趕驢也自然被釋放,參加盛會。

只是盛會不常,華筵難繼。三天過後,朱紅燈已將兩家聯盟之後的一些具體問題與發展的路向規劃完成,他是不能不回去了。而太極陳與翦二先生等武林前輩,也都興盡告辭。

朱紅燈等一眾英雄,這番雖歷盡艱危,卻意外的將義和團與大刀會糾紛,順利解決。正是入山時滿懷煩惱,出山時眼笑眉開,眾人心情,都極暢快。只有上官瑾恰恰相反,他與王子銘、杜真娘告別,步出星子山時,卻沒精打采,郁郁不歡。朱紅燈瞧在眼裏,放在心上,也沒說什麽。朱紅燈又與太極陳談起丁曉這個孩子,太極陳談起他改名姜日堯來拜師的情形,大家都不禁失笑。朱紅燈對丁曉很是關心,叮囑太極陳叫他學成之後,前來相見。

太極陳、翦二先生、韓季龍等下山後就各自分散。剩下來朱紅燈與上官瑾並轡而行,朱紅燈看上官瑾郁郁不歡,情知他是想念杜真娘。朱紅燈又想起太極陳說丁曉改姓姜的事,心中不禁暗暗好笑:上官瑾與丁曉這一老一少,似乎都陷入情網了。他心中突然起了一個念頭,逗上官瑾道:“你看是大刀會的女營強,還是咱們的紅燈照(義和團女團員組織)強?”

上官瑾想了一想,答道:“我看是大刀會的女營強一些。”

朱紅燈立即截著他的話道:“因為有杜真娘的緣故?有一個出類拔萃的女豪傑幫忙調練,自然不同了。可是?”

上官瑾不知朱紅燈的意思,但見他說得認真,雖有點尷尬,卻也認真回答道:“我看就是這個緣故。咱們義和團的紅燈照可的確缺乏會武藝、有魄力,像杜真娘這般的人物呢!”

朱紅燈笑了笑道:“所以我們一定要多招納一些女中豪傑。我倒想起我師父的孫女兒姜鳳瓊,我希望她能加入紅燈照,以後咱們還要多和杜真娘聯絡,請她指點一下訓練娘子軍的方法。”

上官瑾聽了大為贊同。當下朱紅燈就和他約定,請他回到義和團總舵處將一些事務處理完畢後,就到保定去探訪姜老頭子和他的孫女,雖然姜老頭子未必肯出山,但經常保持聯系,也許能說動姜鳳瓊前來相助。朱紅燈深知年輕一代的顧慮少得多,並且也想幫忙上官瑾與丁曉完成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