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大漠藏龍 九重驚蟄伏風塵俠隱 一劍看雄飛(第3/7頁)

走了兩天,山勢愈來愈險,這一日唐經天翻過了山脊,遠遠見到山背升起的裊裊炊煙。唐經天心中一喜,但隨即想起,群山重疊,雖似近在眼前的景物,也常常要跑大半天,要找到那山背人家,只怕還得兩天路程。唐經天放快腳步,忽見天色突然陰暗,原來已走到雀兒山最險窄之處,兩面山峰,緊相合抱,山石層層對立,最狹窄處,相去不過二三丈距離,曲曲折折,好似重門深鎖。走了一段,忽聽得前面有喘息之聲。

只見一個衣衫襤褸的漢子,身倚危崖,氣喘籲籲。唐經天喝道:“你是誰?”那漢子咿咿呀呀地發出兩個模糊的聲音,唐經天再走前兩步,那漢子突然伸出兩只手來,喘氣說道:“那位客官,可憐可憐我這小叫化吧!”

唐經天張眼一望,驀然吃了一驚,這漢子伸出來的兩條手臂,上面結滿一個個大大小小的疙瘩,十指彎曲,滿面紅雲,面上下頰,左右也各有一個疙瘩,看來竟是個周身毒發的大麻瘋。唐經天雖無世俗之見,在這陰森可怕的山道驟然見著這麻瘋的怪相,也不由得倒退三步。那漢子張著一雙失神的眼睛,呆望著唐經天,好像是餓了幾天的樣子,靜候他的布施。

唐經天一定心神,深覺奇怪,麻瘋患者南方最多,西北極少,在川西“野人”之地見到麻瘋,已是一奇,這雀兒山是人跡罕到之地,這麻瘋居然能來到此處,更是一奇。但隨即想道:“是了,他一定是逃避世人,涉過萬水千山逃到此處來的。”要知清代的醫學遠不如今日發達,麻瘋本來不會傳染,但當時的一般人卻深信麻瘋必會傳染,把麻瘋患者看成最最危險之人,一發現有人患了麻瘋,就立刻要將那人燒死,將骨灰深深地埋於地下。由於西北麻瘋患者極少,識得此病的人不多。因此有些病人,不辭翻山涉水,希望能來到西北山區,苟延殘喘。這等於長途逃難,但逃難尚有人布施,麻瘋卻是人見人怕,麻瘋患者不敢投村宿店,不是饑餓而死,便是力竭而死,能到西北逃生者百不得一。

唐經天思念及此,不覺起了憐憫之情,想道:“他身罹惡疾,寧願逃入深山與鳥獸為鄰,這是何等可哀,又需要何等勇氣!”便從囊中取出一條烤熟的羊腿,擲過去道:“給你!前面野果極多,你可以自己采摘。”羊腿落在那人跟前,那人卻不俯腰去拾,他眼睛卻突然一閃,一雙晶亮的眸子,發出駭人的光芒。這刹那間,唐經天忽覺此人雖然形容醜怪,但卻是眉清目秀,不類常人。尤其在眼睛張開之時,那眼光如同閃電,竟似練武之人一樣。那麻瘋患者雙眼一張便闔,又變得憔悴無神,慢慢彎腰去拾那條羊腿。唐經天道:“喂,你叫什麽名字?是練過武的麽?”那麻瘋坐在地上,捧著羊腿大嚼,竟似聽而不聞。

唐經天心道:“嗯,他是餓得慌了。”又暗笑道:“我問他這些幹嘛?就算他是武學中人,我也不能與他做伴。何況,我又急著趕路。”只見那麻瘋患者一下子就嚼了半條羊腿,倏地又張開了眼睛,狠狠地盯了唐經天一眼,那眼光似是憤怒,又似憎惡,比適才更是駭人。在如此陰沉的山谷之中,一個大麻瘋露出如此的眼光,唐經天也不由得打了一個寒噤,提起腳步,展開身形,在他身邊疾掠而過。

走不到十步光景,剛到山坳之處,忽聽得轟的一聲,一塊磨盤般大小的巨石,突然從上面掉下來,山道狹窄,轉身亦難,唐經天奮起神力,雙臂一托,將那大石一擲,只聽得轟轟之聲,震耳欲聾,那塊巨石帶動山泥,墮下深谷,唐經天回頭一瞧,只見那麻瘋提著一根拐杖,頂著上面的一塊大石,唐經天喝道:“你幹什麽!”話猶未了,又是轟隆一聲巨響,那塊巨石淩空飛墮,聲勢比剛才還猛。唐經天站穩腳步,大喝一聲,雙臂一托,又將那塊巨石擲下深谷。泥土飛濺,枝葉飛舞,霎時之間,竟自張不開眼睛,待到張開眼睛之時,那麻瘋已不見了。

唐經天大憤,喝道:“素不相識,你為何加害於我?”“你為何加害於我?加害於我,於我……”群峰回響,久久不絕!那麻瘋患者已不知躲到哪兒去了!

唐經天自下山以來,亦曾經歷過不少驚心動魄的怪事,但從無一次有今日之怪異!這大麻瘋竟然是個具有絕頂武功的異人,此事已是不可思議!更令唐經天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他對這個麻瘋有恩無仇,實不明他何故如此陰險伏擊,難道真是泯滅了人性不成。

走出山坳,天空豁然開朗,山路盤旋傾斜,這是雀兒山的南面,形勢遠不及北面險陡,有山路即是已有人跡,唐經天舒了口氣,一直奔出十余裏地,再也不去想那莫名其妙令人憎厭的麻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