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對決(第3/11頁)

齊君元依舊記得,煙重津刺局之前,裴盛和唐三娘的態度都是很不在意的。這也是正確的,因為當時有秦笙笙在,他們兩個所有的行動都聽命於秦笙笙,所以自己不必費心勞神。

但是煙重津刺局中,裴盛出現了異常表現,並沒有按照齊君元預先設定好的步驟和時間出擊。而現在再回過頭來細想想,秦笙笙當時表現的異常更多,並不只是將齊君元一個人帶入對方重重包圍的絕壁處,然後將他扔下自己掛鳥飛走。如果說扔下,其實在更早的時候秦笙笙已經將裴盛當棄肢給扔了,只不過這是一個下了藥料、還有用處的棄肢。

煙重津裴盛被圍,其實更早突圍機會更大,但他始終都未動,好像是在等什麽指令。而當齊君元剛剛將蔔福等人嚇住,秦笙笙卻突然高喊“天要黑了,霧氣濃了!銳鑿,快動手!”這句話不僅暴露了齊君元的真實底子,同時也是在向裴盛發出行動的指令。

綜合種種現象可知,裴盛當時的被擒是故意的。他是一顆棋子,一顆被秦笙笙以很奇怪的方式布設下的棋子。不,或許秦笙笙自己也只是一顆棋子,布設裴盛是秦笙笙在代為操作別人的意圖而已。

但是齊君元怎麽都無法想透,這是怎樣的一個局,又是誰布下的一個局。對於裴盛這顆棋子的布設,那是在用其生命入局。最終不管意圖能否實現,裴盛存活的機會都不大,因為他是皇家、官家最為忌諱的刺客。

再一個無法想透的是裴盛故意被擒又有什麽意義,身陷囹圄、沒了“石破天驚”的裴盛又能做些什麽。雖然臂藏銳骨,但是一個危險的刑犯是很難有機會近距離接近到什麽重要人物的,所能殺的也就只有參與刑審的一些與他有直接接觸的官差,比如說蔡復慶。

難道是離恨谷中早就有高人預料到刺殺齊王會遇到蔡復慶這個最大的阻力,所以在很早之前就已經安排好裴盛舍身布局刺殺十目佛爺?可是很早之前誰又能預知蔡復慶會審訊裴盛,誰又能預知他們會運用佝僂枷讓裴盛得以借用?所以裴盛故意被擒最初的意圖絕不會是這個,而是因為局勢變化而臨時調整了指令。給裴盛發出新指令的人當時肯定就在裴盛旁邊,這應該是一個可以多次出入秦淮雅築和無極淵的人,他會是誰呢?

雖然很多事情齊君元百思不得其解,但裴盛殺死蔡復慶對於刺齊王而言終歸是件好事。而且裴盛舍命刺殺蔡復慶的事情還提醒了齊君元,離恨谷的刺客就算死了,都會留下一些很寶貴的東西和信息。於是告別那個愛說話的酒鬼之後,他沒有馬上回長幹寺,而是先去秦淮雅築的周邊轉了一圈,特別是出口周圍的官街民巷,以及不遠處的大小石壩。

震魂橋北邊過了東關鐵閘有大小石壩,大石壩是在秦淮河主河道上,小石壩是在南北的支流上。這兩個壩都是秦淮河蓄水防汛用的,平時落閘蓄水滿足金陵城中百姓用水的需要,到了汛期,開閘排澇,以免金陵被淹。

這周圍轉完之後,他再次來到六指設局刺殺齊王的三角地。齊君元在這個地方待了很久,因為他心中有些細節需要六指留下的痕跡來加以印證。直到天色昏暗再也看不清周圍的東西時,他才面無表情地離開三角地。

定棄肢

回到長幹寺後,齊君元決定先和“套圈”湯吉聊一下。其實有很多事情他早就可以和湯吉有深度地交流一下的,但是齊君元並沒有急著這麽做。因為那時他還不知道自己的下一步計劃是什麽,也不知道自己能利用到湯吉什麽,所以還是不談的好。

現在自己有了計劃,而身邊這幾個人裏只有湯吉技承天謀殿,所以和他交流一下也許可以考慮得更加周全。另外“套圈”還是除齊君元以外唯一一個和齊王手下的高手過過招兒的人,齊君元應付不了的番羊就是被他逼逃的。蔡復慶雖然死了,但齊王身邊的高手仍然很多,其中那個番羊就是個非常棘手的人物。他能敏銳地感覺到無形的殺意,確定心懷殺意的刺客,所以對自己下一步設計的刺局可能會是個很大的威脅。

齊君元和湯吉交談時並沒有刻意避開其他人,他們兩個就盤坐在大佛殿的中央。寬敞空蕩的大殿中,其他人包括偶爾進出的僧人都可以看到他們倆,而他倆也可以看到其他人。這有一個好處,誰都別想偷聽他們說話。這還有一個好處,雖然別人聽不見或聽不清他們兩個說的具體內容,但依舊可以顯得他們兩個很坦然。

“從最近我們打聽到的信息可確定,齊王手下番羊不僅擅長操控銀皮子的妖術,而且能感覺到附近心懷殺意的人。但是那天小巷外的河邊,我與番羊對戰時,為何他沒有感覺到你的出現?”這個問題齊君元其實早就想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