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對決(第2/11頁)

蔔福強笑了一下,唇邊髭須微微抖動:“這說明受刑刺客是在不久前才收到刺殺令的,甚至可能是在下手之前剛剛接到最終的刺殺令。”

這句話一說,無極淵中一陣騷動。如果蔔福這話屬實,那麽當時在場的所有人都有可能是向裴盛發出最終刺殺令的人。

在場的人中大部分是李景遂手下,這些人早就在無極淵中出入,而且這些天在無極淵中都待過很長時間,所以反而嫌疑不大。而今天早上來到無極淵的有很多是韓熙載、馮延巳、李弘冀帶來的親信,他們為了及時得到準確的刑審結果,所以都安排了自己的人盯著刑審現場。而如果說是刺殺之前剛剛得到最終刺殺令的話,當時跟著蔔福和書童一起進來的只有吳王府的德總管。而且德總管是蔔福和童兒要出竹月堂時,李弘冀突然間改變主意臨時讓他跟過來的。

雖然蔔福這話說出了,雖然本該有什麽人主動提出將當時在場的所有人扣下細查的建議,但是出乎意料的是齊王、太子以及兩個重臣沒有一個人順著蔔福的說法繼續。因為他們都是聰明人裏的聰明人,所以都不會把話頭往那上面引。因為不管誰提出這個建議,也就得罪了其他所有的人,這相當於是擺明了對他們的不信任。再說了,他們幾個誰都有手下人在現場,而眼下這種狀況下誰都不敢保證自己手下百分百沒有問題。所以最好還是馬上離開這裏,然後自己細查此次帶來的手下。如果當著這麽多外人查出來,自己也會被扯上關聯。而且把手下交給別人去查,說不定莫名其妙就會扯上關聯。

所以王爺、太子、兩位重臣,以及鬼黨顧子敬,嘴裏都是敷衍著不明所以的哼哼哈哈。隨即在哼哼哈哈中很快達成共識,刺客審訊之事到此終結,第二天早朝時一起向元宗詳報前後經過。然後各自帶著手下紛紛離開了秦淮雅築。

也就在這個時候,佝僂枷中的裴盛終於被一口濃厚的血塊堵住了呼吸,依舊被佝僂枷扭曲著的軀體逐漸僵硬。雖然他是個殺人之人,但已經在人間遭受到地獄般的折磨。不知道真正到了地獄之後,會不會不再讓他如此受罪。

裴盛在離恨谷的隱號是“銳鑿”,但並非所有人都知道這隱號的真正含義,只以為是他的“石破天驚”攻擊力強,所向披靡。但其實裴盛的“銳鑿”隱號是因為兩點,一個是他斷腕中藏有銳利臂骨,且練成了以銳利臂骨一擊奪命的絕技。還有就是他曾經過專門的承刑訓練,具有極強的意志力和忍耐力,就像專門鑿擊硬石的鑿子。其實一個人可以將自己的斷腕臂骨練成致命一招,並且在無數次練習中將臂骨磨得如鑿子般尖利,那麽此人天性中承受痛苦的能力就已經可想而知了。

但他這一次究竟充當的是個什麽角色?身處怎樣的一個刺局?他進入的刺局實際從什麽時候開始的?刺殺蔡復慶真的是為了下一步的刺齊王嗎?又是誰在指揮他完成這一次幾乎不可能完成的刺殺?這許多的疑問並非解不開的謎,除了死去的裴盛外應該還有一些人知道,問題是知道答案的那些人本身也是謎。

十目佛爺蔡復慶被一個關在佝僂枷裏正在受刑的刺客殺死,這事情很快就在金陵城裏傳得沸沸揚揚。世上本就沒有不透風的墻,就算李景遂無極淵中都是嚴守府中內情不亂說、不外傳的家丁、屬下,還是免不了他們會在不經意的渠道將刑審細節流傳出去,何況知道當時細節的還有李弘冀和其他幾位大人的屬下。

不過這一次李景遂也沒有特別強調此事不能外傳,不是忘記了,而是就要讓一些人用不經意的渠道、很自然的方式將這情況流傳出去。因為蔔福說蔡復慶是被蓄意刺殺的,那麽別人擺這樣一個刺局肯定是有目的的。如果只是單純為了報仇來殺蔡復慶,根本不需要這麽費工夫,再一個無需做這麽大的犧牲。而從最直接的推測來看,刺殺蔡復慶的目的應該是為了下一步對付自己。所以李景遂要將信息傳出去,他一則想盡快看到主持此事或知道此事的人後續會有什麽行動。再則這消息傳播出去,其實也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誰都知道了這件事情,那麽某些想對自己下手的人就會有所顧忌了。

齊君元只用了一壺酒,便讓酒館中一個好酒但更愛誇誇其談的酒客將裴盛刺殺蔡復慶的細節全說出來了。

聽了這些細節後,齊君元並沒有因為裴盛為自己刺齊王掃除障礙而高興,也沒有因為裴盛喪命無極淵而難過,不喜不悲的心境中再次疑雲洶湧。

齊君元的思路是從煙重津開始的。因為之前和裴盛有關的一些疑問唐三娘已經解釋了,他們兩個接到亂明章前去往上德塬放迷煙奪皮卷,但是失利之後一直都跟隨齊君元同行,即便在東賢莊脫險後分道而行,本該追趕上德塬的族人的唐三娘、裴盛還是轉而趕到呼壺裏。這所有原來無法解釋的現象都是因為他們兩個在上德塬之後接到了秦笙笙傳遞的“一葉秋”,讓他們兩個始終跟隨秦笙笙,聽命於秦笙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