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段秉(下)(第4/8頁)

“啪。”王桂扇了自己一個嘴巴,連聲道,“是奴婢荒唐了,是奴婢發了昏。奴婢這便去問馬將軍有什麽要緊的事。”

“不如直接請進府來吧。”宋別道,“太子定有話囑咐於他。”

“是。”

不過片刻,馬堅便疾步進來,門前請了個安道:“臣行事魯莽,致太子爺染恙時受驚,死罪,死罪。”

“既是事出緊急,將軍又何必拘於俗禮?”段秉笑道,“進來坐吧。”

“是。”

馬堅雖在政變之前於外省領兵,甚少回京,但兄長馬敘與段秉卻是十多年的交情,說起來都是段秉嫡系,當下也不客氣,撿了個位子坐下,道:“大理市面上有些不安靜,臣唯恐亂民驚擾太子與中原公主,便擅做主張,將幾個街角先把守了。”

“原來如此。”段秉道,“不過,我中午回來時,城裏還是好好的,怎麽半天功夫就到了動用人馬駐守要害的地步了麽?”

馬堅道:“臣也覺蹊蹺,也不知哪裏傳出的謠言,說王上今早答應了中原合兵平苗,眼看出兵在即等等,街上的苗人便有些不太平,聚在一處,大概是商量著要出城。大理京畿衙門的差役恐他們聚眾鬧事,便結隊上前驅散,那些苗人卻抗命不從,鬧了一陣子。”

“那還好啊。”段秉道,“想來衙門裏已憚壓下去了吧?”

“哪裏!”馬堅道,“苗人如此一鬧,激怒不少城中居民,有不少原就不本分的漢子和輕浮少年,結夥搶掠苗人財物,搗亂苗人商鋪,調戲苗人婦女。”

“這還了得!”段秉大吃一驚,回頭對宋別道,“蘇先生你看此事如何才能按下去?”

宋別搖頭道:“大理城中的百姓同苗人素來不睦,也怪苗人野蠻無禮,如果一味壓制大理人,反助長了苗人的氣焰,也不甚妥----難啊。”

“蘇先生,”馬堅道,“這卻不能拖了,一旦在京城演變成雙方械鬥,可就鬧大了。”

“唯今之計,只得由衙門差役維持市面上的安靜。”宋別道,“京畿戍兵萬不可卷入其中,否則便有朝廷鎮壓苗人的謠言,屆時收場就更難了。”

“末將明白。”

段秉道:“無論如何,王宮是最是要緊,我這裏人少些倒也罷了,如果王上有所閃失,沒法向天下人交待。”

馬堅欲言又止,想了想,只得道:“是。末將告退。”

段秉點了點頭,目送他到門前。馬堅卻又回過身,道:“太子爺,臣覺得王宮固然是重

中之重,可是太子府上卻有更要緊的人物,如果太子妃稍有差池,大理怎麽對中原皇帝說明。”

“啊,你說的是正經。”段秉拍了一下手,“我這便叫王桂加派人手巡視王府。不過,也沒有必要從幾條街外就全部戒嚴吧?百姓出入不方便,惱的還是朝廷。”

“太子爺大概忘了,”馬堅道,“幾條街外有個所在,也是不容有失,那人一旦趁亂脫逃,可是天大的麻煩。”

段秉終於變了臉色,“你說的有理,還是隨你安排。”

宋別看著馬堅退去,不住頷首,道:“其兄勇,其弟智,了不起。”

“是啊。”段秉想到馬敘在自己面前自刎而死,仍不住傷感。

宋別道:“此人今後必成大器,太子爺要好好的用。”

“那是一定的。”段秉道,“馬敘之前也就是這個遺願,怎能讓他死不瞑目。”他的意興闌珊也不過片刻功夫,想到京中局面動蕩,不由又興致高漲起來,“如今大理城的局面就如先生所料,先生看盛京何時會傳來消息?”

“大概就是明天早晨。”宋別道,“盛京不似大理戒備森嚴,苗人很快就會與大理人沖突,水到渠成只在一兩天內。”

既然京畿戍備兵馬不予調動平息事態,至閏六月三十日,大理城與盛京兩處,苗人與城中百姓的沖突已然不可收拾,大理城中商家店鋪俱已關閉,街上行人稀少,處處都有苗人持械亂奔,結眾咒罵大理王與大理朝廷,而圍毆差役,與大理居民械鬥已屬平常,甚至有苗人妄徒沖擊官府,在大臣府邸周圍走動。

這日下午,守衛太子府的駐軍在巷中捉拿到兩名意圖不軌的苗人,染病多日,閉門不理公務的太子段秉方知天下大亂,連忙乘轎趕往宮中與大理王段希商量對策。

幾日來大臣唯恐大理王怪罪,盡量遮掩,因此段希這才知道起因,對段秉道:“誰說寡人要出兵苗疆!事不宜遲,立即著人發布榜文辟謠。”

“辟謠也無濟於事了。”段秉道,“這些苗人膽大包天,居然欲意行刺朝中大臣,不派兵鎮壓,只怕愈發不可收拾。”

“那就調京畿戍兵平亂。”段希無可奈何地道,“王宮附近可安全麽?”

段秉道:“王上放心,臣已問過,前兩天王宮附近便已加派禁軍守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