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祝純(第2/7頁)

“沒有什麽。”成親王咬著牙,冷笑了一聲,“賤!”

時值六月二十三日,戍海黑州親王杜桓的王府長史馬林,終於向成親王遞上了貼子。

“今天忙,”成親王微笑道,“就不見了。明天再說。”

話傳了出去,馬林對趙師爺道:“王爺真沉得住氣,我們卻等不得了。就說好是明晚吧,趙師爺想辦法說兩句好話。”

趙師爺接過他遞來的銀票,順手掖在袖筒裏,笑道:“那是自然的。”

“什麽地方合適呢?”馬林想了想道,“想必王府裏也不方便吧。”

“見面的地方麽,王爺會定下來,卻不知馬長史現在下榻何處?明晚去哪裏相請過府?”

“我們人生地不熟的,不過住在客棧裏罷了。住得膩了,就隨便換個地方,明日裏卻還不知在那家客棧呢。”

趙師爺微笑,“這就不好辦了。”

“好辦好辦。”馬林道,“我們幾個酉初在燃春橋梅林相候,定不會誤事。”

“我這裏是一萬個答應了,只看王爺怎麽說。”趙師爺道,“我進去問問。”他臨轉身,仍不忘仔細看了一眼馬林身後的青年,嘴裏吃吃地低笑,搖頭而去。

成親王擺足了架子,不會再冒險故作姿態,當下答應次日面談。酉初時,命於步之去梅林與馬林等人相會。

火熱夕陽裏,眾人坐在酒廬翠綠的大竹傘下,卻不見於步之有絲毫挪步之意。馬林忍不住問道:“於大人,這是等誰?”

“當然是等王爺了。”於步之笑道,“王爺酉時從宮裏出來,回府更衣,總要大半個時辰。各位稍安勿躁,相會的地方離此不遠。”

“哦。”馬林十分領會似的點了點頭。他身邊的青年目中微有怒意,扭頭抿緊了嘴。

果真等到了酉正,卻見江面上一只大船緩緩靠岸,船頭的人向著梅林方向揮舞紅手巾。於步之站身道:“各位,王爺的船到了,請吧。”

兩層的座船,沒有刻意的雕梁畫柱,竹簾擋著窗門,裏面早早地點起燈火,影影綽綽有人走動。

“還是王爺想得周到。”馬林見狀大喜,“船上都是王爺的人,說話方便。”

於步之引眾人到了碼頭,船夫搭下跳板來,趙師爺翩翩然走下來,笑眯眯拱手:“馬兄,我家爺在內等候,請。”

馬林當先而行,身後的兩個人卻被趙師爺伸手攔住,“這兩位是……”

馬林低聲道:“這是王府武官祝純,對寒江一帶的軍備戍防極是撚熟,說不定可為王爺參詳軍務。那個是下官的小廝。”

“我家爺指了名要見的是馬兄,帶這兩個人上船,恐怕我家爺怪罪呢。”趙師爺有意拔高了聲音,一邊側身回望船艙。

果見竹簾動了動,成親王露出眼睛來向外打量,那青年似乎為了讓他看得更清楚似的,沖著燈光揚起臉來——少見的端麗青年,線條清朗的下頜和飽滿的紅唇,混合出奇特的陰桀氣質——成親王對著趙師爺微微點了點頭。

“如此,祝將軍請上船。”趙師爺為他讓開了路。

“你留在岸上。”馬林不等趙師爺開口,對自己的小廝道,“回去等我。”

“我便告辭了。各位盡興。”於步之知道自己的職責已盡,望著祝純矯健背影,黯然笑了笑。

這是馬林第一次見到成親王,人都道這位小親王風流不羈,此時端坐在燈光下的青年,卻是輝輝然寶相端莊,比之在外領兵的東王父子,更多了一派精明的貴胄華彩。馬林帶著祝純報名叩下頭去,成親王已一疊聲地叫請起。

“開宴吧。”成親王道。

船身微微一蕩,起錨向江心行去。絲竹清音漸漸從後艙飄來,兩個青衫小廝順序搭出四桌酒席,布好箸盞,悄然退下,偌大船艙中只剩了這密談的四人。趙師爺執壺篩酒,道:“馬長史遠來,王爺不得在府中款待,甚覺不安,兩位見諒。”

“哪裏話。”馬林笑道,“有幸見王爺一面,得陳東王肺腑之言,無論是小人還是鄙上,都足感王爺盛情。”

杜桓還是成親王的長輩,景儀欠了欠身,“老王爺安好?”

“甚好。”馬林站起來答道,“鄙上只是憂慮前方戰事,寢食不安。”

“是啊。”成親王知道他正將話引入正題,接口道,“我等臣子不能為皇上分憂,卻讓皇上親征在外,賜我等一片太平,得以在此聞雅樂,飲夜宴。唉,”他嘆了口氣,“雖說我坐纛京中,仍覺愚臣掣肘,替皇上辦的事還是少了。若京中大臣都似老王爺般深明大義,豈不少了我許多煩惱。”

一番話說得冠冕堂皇,卻又將其心志講得明明白白,馬林暗贊一聲,道:“王爺在京師操勞,定有自己的決斷,皇上從前日理萬機,想來能體會王爺的苦心。王爺何不放手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