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藍色的陽光(第2/5頁)

小方忽然覺得胸中也湧起了一股說不出的蕭索淒涼,忍不住問:“他為什麽不跟你回去?為什麽要一個人走?”

過了很久蔔鷹才回答:“因為他天生就是個孤獨的人,天生就喜歡孤獨。”蔔鷹慢慢地說,“他這一生中,大部分歲月都是在孤獨中度過的。”

“你知道他要到哪裏去?”

“不知道。”蔔鷹回答,“沒有人知道。”

這時天終於亮了,旭日終於升起,第一線陽光正照在藍色的陽光身上。

“我不喜歡孤獨。”她拉緊蔔鷹的手:“我們回家去。”

小方從未想到蔔鷹也有家。

蔔鷹有家。

蔔鷹的家就在藏人心目中的聖地——拉薩,他的家也是他的夥伴子弟心目中的聖地。

他不但有家,而且遠比大多數的家都寬大、幽美、華麗。

過了達賴活佛的布達拉宮,有一座青色山崗,一片綠色湖泊。

他的家就在山腳下,青山在抱,綠水擁懷,遠處的宮殿和城堞隱約在望,晴空如洗,萬裏無雲,白色的布達拉宮在驕陽下看來亮如純銀。到了夕陽西下時,又變得燦爛如黃金。

小方也從未想到,在塞外的邊陲之地,竟有如此美妙的地方,美得輝煌而神秘,美得令人心迷惑,美得令人都醉了。

貨物需要清點,盈利必須算清,盡快分給每一個應得的人,讓他們去享受應得的歡樂。

所以蔔鷹將小方交給了陽光。

他們都年輕,他們彼此相悅,蔔鷹希望陽光能夠照亮小方心裏的陰影。

波娃的陰影。

日出時候,他們漫步在山崗上,蔔鷹的宅第園林湖泊在他們腳下,遠處的宮殿仿佛近在眼前。

陽光問小方:“你喜不喜歡這地方?”

小方點頭,他只能點頭,沒有人能夠不喜歡這個地方。

陽光又問:“你以前來過這地方沒有?”

小方搖頭。

他以前沒有來過,如果來過,很可能就不會走了。

陽光拉起小方的手,就好像她拉著蔔鷹的手時一樣。

“我帶你出去玩。”她說,“他們在做生意,我們去玩。”

“到哪裏去玩?”

“我們先到布達拉宮去。”

石砌的城垣橫亙在布達拉宮和恰克蔔裏山之間,城門在一座舍利塔下,塔裏藏著古代高僧的佛骨,和無數神秘美麗的傳說與神話。

通過圓形的拱門,氣勢逼人的宮殿赫然出現在他們右方。

宮殿高四十丈,寬一百二十丈,連綿蜿蜒的雉堞,高聳在山巖上的城堡,古老的寺院、禪房、碑碣、樓閣,算不清的窗牖帷簾,看來瑰麗而調和,就像是夢境,就像是神話。

小方仿佛已看得癡了。

——波娃呢?

——如果他身邊的人是波娃?

為什麽一個人在被“美”所感動時,反而更不能忘記他一心想忘記的人?

為什麽人們還是很難忘記一些自己應該忘記的事?

太陽照在他身上,陽光在看著他,陽光美麗而明朗。

——波娃呢?

——波娃並不像雪,波娃就像是雨,綿綿的夏雨,剪不斷的離愁,剪不斷的雨絲,小方忽然說:“我們到大昭寺去。”

他知道大昭寺外,圍繞著寺院的八角街,是這城裏最繁華熱鬧的地方,所有最大的富家行號,都在那條街上。

蔔鷹的鷹記商號也在那條街上。

小方希望“熱鬧”能夠讓他“忘記”,哪怕只不過是暫時忘記也好。

大昭寺是為唐代文成公主所建。

在那個時代,西藏還是“吐蕃”,拉薩還是“暹娑城”。大唐貞觀十四年,吐蕃的宰相“東贊”,帶著珍寶無算,黃金五千兩,到了長安,把天可汗的侄女,“面貌慧秀,妙相具足,端莊美麗,體凈無瑕,口吐‘哈裏旃檀香粒’,而且虔誠事佛”的文成公主帶回了暹娑城,嫁給了他們的第七世“贊普”,雄姿英發,驚才絕艷的“棄宗弄贊”。

為了她的虔誠,為了她的美麗,他為她建造了這座雄偉宏麗的寺院。

但是寺院外的街市,卻是這城市的另一面。

城市亦如皮革,有光滑美麗的一面,也有粗糙醜陋的一面。

有些街頭上垃圾糞便狼藉,成群結隊的年老乞丐,穿著破舊襤褸的衣服,剃光頭打赤足,匍匐在塵土中,嘴裏喃喃不停地念著他們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彌吽”,等待著行人香客的施舍。

在沙漠中,在那場大風暴裏,小方失去了他的食水和糧食,卻沒有失去他的銀錢。

他將他身上所有的全都施舍給他們,不僅是因為同情和憐憫,還像是被一種奇異的力量所催使感召。

“我不想到大昭寺去了。”小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心裏為什麽會有這種奇異的變化,“我們能不能到你們的商號去看看?”

“你能去。”陽光說,“你是大哥的朋友,你想到哪裏去,我都帶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