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針其膏兮藥其肓(第6/15頁)

正贊嘆前賢卓識、行復自傷之際,忽聽得隱隱蹄聲,自谷外直響進來,不多時已到了茅舍之外,只聽一人朗聲說道:“武林同道,求見醫仙胡先生,求他老人家治病。”

張無忌走到門口,只見門外站著一名面目黝黑的漢子,手中牽著三匹馬,兩匹馬上各伏著一人,衣上血跡模糊,顯見身受重傷。那漢子頭上綁著一塊白布,布上也是染滿鮮血,一只右手用繃帶吊在脖子中,看來受傷也是不輕。

張無忌道:“各位來得真是不巧,胡先生自己身上有病,臥床不起,無法為各位效勞,還是另請高明罷!”那漢子道:“我們奔馳數百裏,命在旦夕,全仗醫仙救命。”

張無忌道:“胡先生身染天花,病勢甚惡,此是實情,決不敢相欺。”那漢子道:“我三人此番身受重傷,若不得蝶谷醫仙施救,那是必死無疑的了。相煩小兄弟稟報一聲,且聽胡先生如何吩咐。”張無忌道:“既是如此,請問尊姓大名。”那漢子道:“我三人賤名不足道,便請說是華山派鮮於掌門的弟子。”說到這裏,身子搖搖欲墜,已是支持不住,猛地裏嘴一張,噴出一大口鮮血。

張無忌一凜,心想華山劍派鮮於通是胡先生的大仇人,不知他對此如何處置,走到胡青牛房外,說道:“先生,門外有三人身受重傷,前來求醫,說是華山派鮮於掌門的弟子。”胡青牛輕輕“咦”的一聲,怒道:“不治不治,快趕出門去!”

張無忌道:“是。”回到草堂,向那漢子說道:“胡先生病體沉重,難以見客,還請原諒。”那漢子皺起眉頭,正待繼續求懇,伏在馬背上的一個瘦小漢子忽地擡起頭來,伸手彈出,只見金光閃動,拍的一響,一件小小暗器擊在草堂正中桌上。那瘦漢子說道:“你拿這朵金花去給‘見死不救’看,說我三人都是給金花的主兒打傷的。那人眼下便來尋他的晦氣,‘見死不救’若是治好了我們的傷,我們三人便留在這裏,助他禦敵。我三人武功便算不濟,也總是多三個幫手。”

張無忌聽他說話大剌剌的,遠不及第一個漢子有禮,走近桌邊,只見那暗器是一朵黃金鑄成的梅花,和真梅花一般大小,白金絲作的花蕊,打造得十分精巧。他伸手去拿,不料那瘦子這一彈手勁甚強,金花嵌入桌面,竟然取不出來,只得拿過一把藥鑷,挑了幾下,方才取出,心想:“這瘦子的武功不弱,但在這金花的主兒手下卻傷得這般厲害,他說那人要來尋仇,倒須跟先生說知。”於是手托金花,走到胡青牛房外,轉述了那瘦小漢子的話。

胡青牛道:“拿進來我瞧。”張無忌輕輕推開房門,揭開門簾,但見房內黑沉沉的宛似夜晚,他知天花病人怕風畏光,窗戶都用氈子遮住。胡青牛臉上蒙著一塊青布,只露出一對眼睛。張無忌暗自心驚:“不知青布之下,他臉上的痘瘡生得如何?病好之後,會不會成為麻皮?”胡青牛道:“將金花放在桌上,快退出房去。”

張無忌依言放下金花,揭開門簾出房,還沒掩上房門,聽胡青牛道:“他們三人的死活,跟我姓胡的絕不相幹。胡青牛是死是活,也不勞他三個操心。”波的一聲,那朵金花穿破門簾,飛擲出來,當的一響,掉在地下,張無忌和他相處兩年有余,從未見他練過武功,原來這位文質彬彬的神醫卻也是武學高手,雖在病中,武功未失。

張無忌拾起金花,走出去還給了那瘦漢,搖了搖頭,道:“胡先生實是病重……”猛聽得蹄聲答答,車聲轔轔,有一輛馬車向山谷馳來。

張無忌走到門外,只見馬車馳得甚快,轉眼間來到門外,頓然而止。車座上走下一個淡黃面皮的青年漢子,從車中抱出一個禿頭老者,問道:“蝶谷醫仙胡先生在家麽?崆峒門下聖手伽藍簡捷遠道求醫……”第三句話沒說出口,身子晃了幾下,連著手中的禿頭老者,一齊摔倒在地。說也湊巧,拉車的兩匹健馬也乏得脫了力,口吐白沫,同時跪倒。

瞧了二人這般神情,不問可知是遠道急馳而來,途中毫沒休息,以致累得如此狼狽。張無忌聽到“崆峒門下”四字,心想在武當山上逼死父母的諸人之中,有崆峒派的長老在內,這禿頭老者當日雖然沒曾來到武當,但料想也非好人,正想回絕,忽見山道上影影綽綽,又有四五人走來,有的一跛一拐,有的互相攜扶,都是身上有傷。

張無忌皺起眉頭,不等這幹人走近,朗聲說道:“胡先生染上天花,自身難保,不能為各位治傷。請大家及早另尋名醫,以免耽誤了傷勢。”

待得那幹人等走近,看清楚共有五人,個個臉如白紙,竟無半點血色,身上卻沒有傷痕血跡,看來都是受了內傷。為首一人又高又胖,向禿頭老者簡捷和投擲金花的瘦小漢子點了點頭,三人相對苦笑,原來三批人都是相識的。張無忌好奇心起,問道:“你們都是被那金花的主人所傷麽?”那胖子道:“不錯。”那最先到達、口噴鮮血的漢子問道:“小兄弟貴姓?跟胡先生怎生稱呼?”張無忌道:“我是胡先生的病人,知道胡先生說過不治,那是決計不治的,你們便賴在這裏也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