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鐵血之陣 第一章 潛行(第2/7頁)

孟七河天生身材矮瘦,早就習慣了跟遠比自己高大的人相處,與虎玲蘭同行,並沒有什麽不快;倒是她用的大刀,竟然比他的還要長,這就教孟七河心裏有點不是味兒。

他跟一班臭男人困在山上久了,見了這樣的大美人,忍不住逗逗她說:

「女俠,走得辛苦吧?要不要我背你一程?」孟七河拍拍自己肩後:「來來來!」

「呼」地一物朝孟七河迎面襲至,他惶然一記「八卦掌」往外一撥,把虎玲蘭刺來的鞘尾架去!

虎玲蘭這一招去勢甚速,那長長的刀子連著鞘更加沉重,她單手使來卻還是輕松得很。孟七河狼狽擋去這一刺,不禁吐吐舌頭。

「說笑!說笑!」孟七河說著就展開步法倒行上坡,跟虎玲蘭拉遠了一丈,心想這日本女刀客果真冒犯不得。

「老大,吃豆腐吃著石頭啦!」後面的山賊哄笑起來,精神士氣又提高了不少。這正是孟七河希望的事。

孟七河回過頭去,收起了笑容,又再全神貫注開路上山。

他雖然沒有負重,但其實不比部下輕松:為防備波龍術王可能在這青原山東麓布下哨戒,孟七河充當箭頭探索,先確定前路沒有敵人,再回頭通知大隊前進,因此每段路他都要走三次,尤其第一次無聲潛行,更是非常耗費精力。

雖然術王眾在這野林布防的機會不大,但孟七河不敢輕率,只因他深知自己這一路奇兵,在王守仁進攻「清蓮寺」的戰略裏有多重要。

一想到王大人,孟七河的眼睛就在越來越昏暗的樹林裏亮起來。

他回想今天早上,回到久違的縣城老家時那個情景:

孟七河得到唐拔快馬通報,知道波龍術王挾持泗塘村四百余人,並將要定時逐一處死的可怕消息,於是火速集合人馬,趕往縣城會合。

一年前他再次落草為寇,無人送別之下,帶著既憤怒又無奈的心情,愴惶乘夜離城;今日他帶同百人回來,廬陵縣民大開城門夾道相迎,一個個瞧著他走過時,都露出欣慰與期盼的表情。孟七河見了,心裏喟然感嘆。

孟七河上次雖得王守仁招安免罪,但在廬陵的日子並不好過。他終究已非清白之身,作賊時也確實曾經殺傷過人命,在城裏不免常遭白眼;稍有體面的商家富戶都不敢雇用他,只能幹些低三下四的粗活,還要常受官府淩辱。

生於廬陵,也長於廬陵,孟七河這廿多年來,從未像今天般受到如此尊重。

——是王守仁,教他尋回當一個人的真正價值。

可是在關王廟外與王守仁再聚時,兩人卻都沒有說什麽。王守仁只看了孟七河一眼,連招呼也沒有打一個,就展開草草繪畫的「清蓮寺」地勢圖,開始講解他擬定的計策。

——現在不是浪費光陰聚舊的時候。有什麽要說,留待救人殺敵之後。

孟七河過去與王守仁為敵,受他指揮是頭一遭。但孟七河本來就有率領大隊山賊的豐富經驗,對王大人的策略,一聽即時了解,並迅速安排手下去張羅所需物資器具,又從部下裏挑選了一支二十人的健旅。未過午時,他們共二十二騎,連同三匹馱物的馬兒,已經出發離城。

出動之前,孟七河把其余大隊主力交給獨眼的老親信梁福通指揮,並且向暫時分別的手下說:

「今天,絕不要留情。」孟七河掃視眾部下。他雖然作賊,但畢竟並非兇殘好殺之徒,平日經常約束手下,做買賣和跟官府對抗時,要盡量少傷人命。

——但今天是解禁的時候了。

「這一次,他們才是賊!」

孟七河舉起八卦大刀高呼,然後在兄弟的轟然和應之下,策馬出城。

在王守仁的戰略裏,孟七河與虎玲蘭等廿二人負責的是最重要的突襲,首務是要躲過術王耳目,因此繞遠道馳往青原山之東。一行人馬意氣高昂,結果只花不足兩個時辰就抵達山腳。

然而這東麓的險惡山林,卻比孟七河估計中更難穿越。上山後才不久,就有一個兄弟扭傷腳踝無法再走,留了在後頭,因此只剩這十九人。

——這樣下去不行。那邊每半個時辰就要死一個人!而且我們要配合主力進攻,非得在午夜前登頂不可!

孟七河在前頭,一邊用唐拔給他的鐮刀砍枝開路,一邊加快登山的腳步,無形中也在催迫身後的同伴加速跟上。他深知這樣做正把部下的體力消耗推到界限,恐怕隨時又有更多人意外受傷。但他別無選擇。

後頭的喘息漸漸加重,再也聽不見調笑聲。就連虎玲蘭的存在也失去了激勵的作用,眾山賊已再無閑情瞧她一眼。

倒是虎玲蘭本人,仍然挺著腰上的刀傷,緊跟著孟七河的腳步。孟七河抓抓一頭鳥窩般的亂發,對這女子的毅力很是訝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