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危邦行蜀道 亂世壞長城(第4/11頁)

張朝唐忙上前道謝,請問姓名。乘馬客見兩名公差躺在地上哼哼唧唧的叫痛,向他怒目而視,說道:“這裏不是說話之所,咱們上馬再談。”張康拿回包裹,牽過馬來,三人並轡而行。

張朝唐說了家世姓名。乘馬客道:“原來是張公子。在下姓楊,名鵬舉,江湖上人稱摩雲金翅,是武會鏢局的鏢頭。”張朝唐道:“今日若非閣下相救,小弟主仆兩人準是沒命的了。”

楊鵬舉道:“這一帶亂的著實厲害,兵匪難分,公子還是及早回去外國的為是。在下也正要去廣州,公子若不嫌棄,咱們便可結伴而行。”

張朝唐大喜,一再稱謝。這幾日來他嚇得心神不定,現今得和一位鏢客同行,適才又見到他武功了得,登時大感心安。

三人行了二十幾裏路,尋不到打尖的店家。楊鵬舉身上帶著幹糧,取出來分給兩人吃了。張康找到個破瓦罐,撿了些幹柴,想燒些水來喝,忽聽得身後有人大叫:“強盜在這裏了!”張康嚇了一跳,手一震,把瓦罐中的水都潑在柴上。

楊鵬舉回過頭來,只見剛才逃走的公差一馬當先,領了十多名軍士,騎了馬趕來。楊鵬舉叫道:“快上馬。”三人急忙上馬。楊鵬舉讓二人先走,抽出掛在馬鞍旁的單刀,在後掩護。眾軍士高叫:“捉強盜哪!”縱馬急追。

楊鵬舉等逃出一程,見追兵越趕越近,軍士紛紛放箭。楊鵬舉揮刀撥打,忽見前面有條岔路,叫道:“走小路!”張朝唐縱馬向小路馳去,張康和楊鵬舉跟隨在後,追兵毫不放松。那公差大嚷:“追啊,抓到了強盜,大夥兒分他金銀。”

楊鵬舉見追兵將近,索性勒轉馬來,大喝一聲,揮刀砍去。那公差嚇得倒退,其余軍士卻挺槍攢刺。楊鵬舉敵不過人多,混戰中腿上中了一槍,傷勢雖然不重,卻已不敢戀戰,雙腿一夾,提韁縱馬向前急沖,揮刀將一軍士左臂砍斷。其余軍士嚇得紛紛後退,楊鵬舉已回馬疾馳。眾軍士見他逃跑,膽氣又壯,呐喊追來。

不一刻楊鵬舉已追上張氏主仆,這時道路愈來愈窄,眾軍士畏懼楊鵬舉勇猛,不敢十分逼近。

三人縱馬奔跑了一陣,山道彎彎曲曲,追兵呐喊之聲雖然清晰可聞,人影卻已不見。急馳中前面突然出現三條小岔路,楊鵬舉低喝:“下馬!”三人把馬牽到樹叢中躲了起來,片刻間追兵也已趕到。那公差略一遲疑,領著軍士向一條岔路趕了下去。

楊鵬舉道:“他們追了一陣不見,必定回頭。咱們快走。”撕下衣襟裹好腿傷,三人向另一條岔路急馳而去。

過不多久,後面追兵聲又隱隱傳來,楊鵬舉甚是惶急,見前面有三間瓦屋,屋前有一個農夫正在鋤地,便下馬走到農夫身前,說道:“大哥,後面有官兵要害我們,請你找個地方給躲一躲。”那農夫只管鋤地,便似沒聽見他說話。張朝唐也下馬央告。

那農夫突然擡起頭來,向他們從頭至足打量。就在這時,前面樹叢中傳來牛蹄踐土之聲,一個牧童騎在牛背上轉了出來。那牧童約莫十歲上下年紀,頭頂用紅繩紮了個小辮子,臉色黝黑,一雙大眼卻是炯炯有神。那農夫對牧童道:“你把馬帶到山裏去放草,天黑了再回來吧。”小牧童望了張朝唐三人一眼,應道:“好!”牽了三匹馬就走。

楊鵬舉不知那農夫是甚麽用意,可是他言語神情之中,似有一股威勢,竟然不敢出言阻止牧童牽馬。這時追兵聲更加近了,張朝唐急的連說:“怎麽辦,怎麽辦?”

那農夫道:“跟我來。”帶領三人走進屋內。廳堂上木桌板凳,墻上掛著蓑衣犁頭,但收拾得甚是潔凈,不似尋常農家。那農夫直入後進,三人跟了進去,走過天井,來到一間臥房。那農夫撩起帳子,露出墻來。伸手在墻上一推,一塊大石翻了進去,墻上現出一個洞來。那農夫道:“進去吧!”

三人依言入內,原來是個寬敞的山洞。這屋倚山而建,剛造在山洞之前,如不把房屋拆去,誰也猜不到有此藏身之所。

三人躲好,那農夫關上密門,自行出去鋤地。不一刻,公差已率領軍士追到。那老王向農夫大聲吆喝:“喂,有三個人騎馬從這邊過去嗎?”那農夫向小路的一邊指了一指,道:“早就過去啦!”

公差軍士奔出了七八裏地,不見張朝唐等蹤跡,掉轉馬頭,又來詢問。那農夫裝聾作啞,話也說不大清楚。一名軍士罵道:“他媽的,多問這傻瓜有屁用?走吧!”一行人又向另一條岔路追了下去。

張朝唐和楊鵬舉、張康三人躲在山洞之內,隱隱聽得馬匹奔馳之聲,過了一會,聲音聽不見了,那農夫始終不來開門。楊鵬舉焦躁起來,使力推門,推了半天,石門紋絲不動。三人只得坐在地上打盹。楊鵬舉創口作痛,不住咒罵公差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