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危邦行蜀道 亂世壞長城(第2/11頁)

這一日行經鴻圖嶂,山道崎嶇,天色漸晚,他心中焦急起來,催馬急奔。一口氣奔出十多裏地,到了一個小市鎮上,主仆兩人大喜,想找個客店借宿,哪知道市鎮上靜悄悄的一個人影也無。張康下馬,走到一家掛著“粵東客棧”招牌的客店之外,高聲叫道:“喂,店家,店家!”店房靠山,山谷響應,只聽見“喂,店家,店家”的回聲,店裏卻毫無動靜。正在這時,一陣北風吹來,獵獵作響,兩人都感毛骨悚然。

張朝唐拔出佩劍,闖進店去,只見院子內地下倒著兩具屍首,流了一大灘黑血,蒼蠅繞著屍首亂飛。腐臭撲鼻,看來死者已死去多日。張康一聲大叫,轉身逃出店去。

張朝唐四下一瞧,到處箱籠散亂,門窗殘破,似經盜匪洗劫。張康見主人不出來,一步一頓的又回進店去。張朝唐道:“到別處看看。”哪知又去了三家店鋪,家家都是如此。有的女屍身子赤裸,顯是曾遭強暴而後被殺。一座市鎮之中,到處陰風慘慘,屍臭陣陣。兩人再也不敢停留,急忙上馬向西。

主仆兩人行了十幾裏,天色全黑,又餓又怕,正狼狽間,張康忽道:“公子,你瞧!”張朝唐順著他手指看去,只見遠處有一點火光,喜道:“咱們借宿去。”

兩人離開大道,向著火光走去,越走道路越是窄小。張朝唐忽道:“倘若那是賊窟,豈不是自投死路?”張康嚇了一跳,道:“那麽別去吧。”張朝唐眼見四下烏雲欲合,頗有雨意,說道:“先悄悄過去瞧一瞧。”於是下了馬,把馬縛在路邊樹上,躡足向火光處走去。

行到臨近,見是兩間茅屋,張朝唐想到窗口往裏窺探,忽然一只狗大聲吠叫,撲了過來。張朝唐揮動佩劍,那狗才不敢走近,只是亂叫。

柴扉開處,一個老婆婆走了出來,手中舉著一盞油燈,顫巍巍的詢問是誰。張朝唐道:“我們是過路客人,錯過了宿頭,想在府上借宿一晚。”老婆婆微一遲疑,道:“請進來吧。”張朝唐走進茅屋,見屋裏只有一張土床,桌椅俱無。床上躺著一個老頭,不斷咳嗽。張朝唐命張康去把馬牽來。張康想起剛才見到的死人慘狀,畏畏縮縮的不敢出去。那老頭兒挨下床來,陪著他去牽了馬來。老婆婆拿出幾個玉米餅來饗客,燒了一壺熱水給他們喝。

張朝唐吃了一個玉米餅,問道:“前面鎮上殺了不少人,是甚麽匪幫幹的?”老頭兒嘆了口氣,道:“甚麽匪幫?土匪有這麽狠嗎?那是官兵幹的好事。”張朝唐大吃一驚,道:“官兵?官兵怎麽會這樣無法無天、奸淫擄掠?他們長官不理嗎?”

老頭兒冷笑一聲,說道:“你這位小相公看來是第一次出門,甚麽世情也不懂的了。長官?長官帶頭幹呀,好的東西他先拿,好看的娘們他先要。”張朝唐道:“老百姓怎不向官府去告?”老頭兒道:“告有甚麽用?你一告,十之八九還陪上了自己性命。”張朝唐道:“那怎樣說?”老頭兒道:“那還不是官官相護?別說官老爺不會準你狀子,還把你一頓板子收了監。你沒錢孝敬,就別想出來啦。”

張朝唐不住搖頭,又問:“官兵到山裏來幹麽?”老頭兒道:“說是來剿匪殺賊,其實山裏的盜賊,十個倒有八個是給官府逼得沒生路才幹的。官兵下鄉來捉不到強盜,擄掠一陣,再亂殺些老百姓,提了首級上去報功,發了財,還好升官。”那老頭兒說得咬牙切齒,又不停的咳嗽。老婆婆不住向他打手勢,叫他別說了,只怕張朝唐識得官家,多言惹禍。

張朝唐聽得悶悶不樂,想不到世局敗壞如此,心想:“爹爹常說,中華是文物禮義之邦,王道教化,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人人講信修睦,仁義和愛。今日眼見,卻是大不盡然,還遠不如浡泥國蠻夷之地。”感嘆了一會,就倒在床上睡了。

剛朦朧合眼,忽聽見門外犬吠之聲大作,跟著有人怒喝叫罵,蓬蓬蓬的猛力打門。老婆婆下床來要去開門,老頭兒搖手止住,輕輕對張朝唐道:“相公,你到後面躲一躲。”

張朝唐和張康走到屋後,聞到一陣新鮮的稻草氣息,想是堆積柴草的所在,只聽見格啦啦一陣響,屋門已被推倒,一人粗聲喝道:“幹麽不開門?”也不等回答,啪的一聲,有人給打了記耳光。

老婆婆道:“上差老爺,我……我們老夫妻年老胡塗,耳朵不好,沒聽見。”哪知又是一記耳光,那人罵道:“沒聽見就該打。快殺雞,做四個人的飯。”老頭兒道:“我們人都快餓死啦,哪裏有甚麽雞?”只聽蓬的一聲,似乎老頭兒被推倒在地,老婆婆哭叫起來。

又聽另一個聲音道:“老王,算了吧,今日跑了整整一天,只收到三兩七錢稅銀,大家心裏不痛快,你拿他出氣也沒用。”那老王道:“這種人,你不用強還行?這幾兩銀子,不是我打斷那鄉下佬的狗腿,這些土老兒們肯乖乖拿出來嗎?”另一個嘶啞的聲音道:“這些鄉下佬也真是的,窮的米缸裏數來數去也得十幾粒米,再逼實在也逼不出甚麽來啦,只是大老爺又得罵咱們兄弟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