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九王朝闕(第7/17頁)

樂之揚權衡形勢,除了默認,別無他法。平日插科打諢,黃子澄不是對手,當真玩弄權術,樂之揚還是差了一截。緊要關頭,黃子澄輕輕一擊,就把他逼到了墻角。

朱元璋不知二人的過節,但他聽過樂之揚吹笛,知道這小子擅長音律,黃子澄所言一定不虛,當下拈須點頭:“如此說來,小道士真是絕好人選,不過太孫乃天下儲君,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只許勝,不許敗,若是輸了,朕可不好看。”

他說這話時,盯著樂之揚,不無威脅之意。這意思十分明白,樂之揚代表東宮參會,只能勝,不能敗,如果不能奪魁,損傷太孫的威望,事後追究起來,樂之揚一定吃不了兜著走。

樂之揚心叫“晦氣”,可又不得不答,只好說:“陛下放心,道靈一定盡力而為。”說話之時,忽見朱微定定望來,眼裏大有憂慮之意。樂之揚見她目光,只覺心中清涼、煩悶全消,忽又歡喜起來:“好啊,你雖然要嫁別人,心裏卻是在意我的。我輸了樂道大會,一定會被砍頭,我若死了,你一定會哭,讓你痛哭一場,那也是好的。”想到這兒,不覺自憐自傷,心中漸漸酸楚起來。

朱元璋鬧了一陣,困倦起來,當下擺駕回宮,諸王仍是不許騎馬,一律步行遊街。朱允炆將祖父送入禁城,方才返回東宮,到了書房,關上房門,忽地厲聲喝道:“黃子澄,你打的什麽主意?”

黃子澄笑道:“殿下說什麽?”朱允炆看了看樂之揚,冷哼道:“當然是樂道大會的事,你為何不跟我商量,貿貿然就推舉道靈?”

黃子澄笑道:“殿下可有別的人選麽?”朱允炆搖頭,黃子澄說道:“殿下若說沒有,陛下一定不快,我推舉仙長,也是為了太孫不受責怪。”

朱允炆神色稍緩,說道:“仙長若是輸了大會,又當如何是好?聽陛下的意思,我東宮的樂師,非得奪魁不可。”

黃子澄笑道:“這可要看仙長的本事了。”他轉眼看向樂之揚,笑嘻嘻說道:“大會還有十天,仙長須得朝夕苦練,千萬不可懈怠。”

樂之揚心中大罵,嘴上卻不作聲。朱允炆面有憂色,說道:“此次大會,共有三輪比試,第一輪是五樂,比試古琴、洞簫、編鐘、琵琶、羯鼓,優勝者十人,方可進入第二輪玄音,挑選拿手樂器,演奏規定曲目。優勝者三人,又可進入第三輪鈞天,這一輪由陛下親自考較,從三人之中挑選勝者。”

黃子澄接口道:“只要能到第三輪,陛下愛屋及烏,一定讓我東宮奪魁。”

“那也未必。”朱允炆沉著臉說,“若是差距太大,陛下一心偏袒,必定落人口實。”他見樂之揚一言不發,心生不耐,問道:“道靈,你怎麽不說話?”

樂之揚嘆道:“小道無話可說。”朱允炆聽出不妙,忍不住瞪著黃子澄,大有責怪之意,可是話已出口,不能臨陣換將,無論輸贏,也只能讓樂之揚一試。

黃子澄低頭垂目,心中卻是竊喜,樂之揚參會,一定會輸,只要輸了,朱元璋必然怪罪,到那時,樂之揚是死是活,可就難說得很了。

他算盤打得如意,樂之揚卻也並未絕望,樂韶鳳身為祭酒,掌管朝廷樂坊,各種樂器均有涉獵。樂之揚身為他的義子,雖然不及義父,但也差不到哪兒去。而今還有十日,溫習數遍,未必會輸,只要挺過第一輪,二、三兩輪任選器樂,他笛子在手,大有勝算。

正盤算,忽有太監來報:“谷王求見。”朱允炆一聽,忙叫:“快快請進!”

過不多久,進來一個年輕男子,正是九王之中的谷王朱橞,他二十出頭,肩寬臂長,瘦削挺拔,一雙眼又黑又亮,不時閃爍詭譎光芒。

樂之揚聽道衍說過,谷王屬於太孫一黨。只不過,道衍和尚十分狡猾,他的話未必可信。不過朱允炆前腳送走朱元璋,谷王後腳便來東宮,兩人的交情應該不淺。

朱允炆見了谷王,含笑上前,兩人把臂寒暄,意甚親密。谷王說話之時,不時左顧右盼,突然間,他湊近太孫耳邊,悄聲說了兩句。朱允炆臉色微變,揮手說道:“你們幾個都出去吧。”

黃子澄說道:“我還有事稟告……”朱允炆不耐道:“待會兒再說,先去外面等候。”

眾人只好退出書房,站在滴水屋檐下待命。黃子澄向來參與機密,忽被排斥在外,心中老大不快,當下便在樂之揚身上撒氣,笑嘻嘻說道:“仙長今日真是大出風頭,先解了圖畫之謎,蓋過九大藩王,不過你要小心,諸王心高氣傲,未必不會懷恨在心。至於樂道大會,你若勝出,就是我東宮的大功臣,太孫一定虧待不了你。照黃某的意思,仙長不如還俗,人生在世如白駒過隙,守著清規戒律,哪兒比得上妻妾成群,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