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日色賦 第十章 玉娘湖上月應沉(第2/4頁)

余小計出身大荒山一脈,感覺原就要比一般人為靈。他一聽到“匠作監”三個字,心頭忽然一驚。他臉色微變,已覺四周隱有殺機。他低語了一聲:“李大哥,咱們走,有問題。”

他一語才罷,已覺身邊人雖多,但已有人無聲地悄悄向他們身邊擠來。他一拉那李華的手,就向外擠去。李華身列十二膽衛,本是技擊出身,又身經百戰,一語提醒,已自警覺。但四周聲音太雜,他也無法發出事先約定的暗號。他拉了小計只想快走,可四周之人太多,怎麽也走不快。余小計正要施出身法,忽覺手被李華用力一拉——那李華身材壯健,一步就已把小計環到自己身後。他這一突然錯步,小計已一驚,接著,卻驚心地發現李大哥胸前,已露出了一截匕尖。他才要驚叫,李華雙手一拋,忽已把他拋入空中。擲向人群之外,然後一回首,一把擰斷了暗襲自己的人的脖子,人群中有兩人就要向小計落身處湧去。李華忽一伸臂已拉住了一人的領子,那人回身一打。李華合身一抱,把那人死死抱住,胸口的刃尖也由此插入那人心口。他反臂一拍拍向自己背後,那刃芒竟貫穿他的胸肺,直插入那人心臟。余小計在空中看得熱血一湧,只見李華最後向自己望了一眼。他已叫不出來了,可那一眼的意思分明就是讓小計快走。四周人聲喧嚷,那火樹銀花太明亮了,反沒有人注意到身邊的異動。小計只看著李華的身影無聲的撲下,沒入人潮中。

這分明是籌劃好的刺殺!——那匕首似是小計見過的“龍門刺”,那是龍門異中的獨門兵器了。可這場景的布置分明得之於匠作監,東宮今日分明已令各部全力出手!余小計的身形才騰出人群外,已有三人在他落地處等著——這是完美的圍襲,余小計躲他不過。可這時,忽有人影閃出,他一人先於小計直壓向那三人挺向空中的兵器,那是十一膽衛中的吳亮。他在空中只做了一件事,就是一腿踢飛了小計,把他踢向左首。然後,他突然而落,全不管紮穿自己身體的利刃。雙手已自一挾,一挾就挾住了其中一人的脖頸,後面雙腿卻也夾住了另一人的頭。那二人大驚,余下一人不及追擊小計,一刀突閃,就向他腰間劈來。那膽衛吳亮卻用盡最後一點力氣,空中身子突旋,手足一絞,只聽得低微的咯嘣聲傳來,那是他已絞斷了那兩人的頸骨。可那一刀已然劈下,吳亮的身子被斬為兩段,可他的手與腳還各卡在被他絞斷了頸骨的兩人的身上,再沒分開。

余小計目眥欲裂。他一落地就要回奔相救,手卻已被等在那裏的趙卓牽住。他被趙卓把身子一送,已送上了一匹馬的馬鞍。趙卓用力在那馬臀上一擊,那馬已驚馳而起。四周都是行人,還有小商小販。夜很明,那是燈明,但燈光下的街市人群其實很暗。余小計才待扭身,卻見趙大哥也騰上馬來,卻把他的身子一壓。余小計耳邊只聽得暗器破風的聲音,然後聽到趙卓一聲低哼,知道他已受傷。小計才待挺身出手,可他於這稠人廣眾中的圍殺全無經驗。卻覺趙卓把他的脖子一按,余小計整個人忽被他塞入了馬腹之下。趙卓卻昂坐馬上,加鞭疾馳。這裏本近東市南邊的出口,余小計身在馬腹之下,此時才得出刀。他懷裏一直揣著鍔哥的短匕“含青”,可他的刃短,但他匕尾纏的有絲索。趙卓手裏的一根套索也遠攻近襲,飛快地已帶著小計沖向了東市南面的出口。

他們才一到出口,那面卻有幾匹馬兒和七八個才趕到的膽衛已等著。趙卓手一揮,小計已被他擲出,被那邊膽衛接個正著。余小計還不及說話,人已被一個膽衛拉到馬上,向南疾馳。他回頭一看,卻見趙卓重傷之下,忽有一道刃芒飛起,趙卓的頭已飛了出來。

東市之外,光線本就已很暗,那頭濺著血飛向暗處,趙卓的眼卻還怒睜著,看著小計奔跑的方向——他是死士,他們可以刺殺小計,但他死也不會讓敵人得手的!

連玉傳令派出的人趕到太平坊漠上玫的住處時,突然發現,這裏情形不對!

那是一個花園,不大的花園,可園中此時枝葉淩亂,分明藏得有人。——他們連這裏都知道了?韓帥知小計思子台有警,就要請漠上玫出馬以助一臂之力。報信的人在連城騎呆過,知道那個女匪的實力。他知道自己要傳的信極重要,才待開口示警,同時也撲向那個還點著燈的房間,這時脖子忽被一根絞索套住。那龍城衛兵士拼力掙紮,可口裏開不出一點聲音來,他聽著自己的氣息越來越短。他的使命未完,他不甘,他不甘啊!

安上門外,平康與宣陽兩坊間的街道卻遠不如東市的熱鬧,反而闃寂無人,顯出一點黑暗——今日長安城的熱鬧都集在宮中與東西二市了。一匹騅馬忽馳入這條街道,它奔行甚快。這裏,離思子台已經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