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生死從來輕 上者局中戲 (第3/13頁)

如此三年,唐父見學宮之中學風不正,思量著將唐寧接回,正當此時,不知何故,學宮竟要棄文習武,一些學生便散去了。唐寧也要回家,閻峰再三勸留不住,只得放他去了。如今已過四年,唐寧見閻峰竟能主持這江湖大會,深為其高興。

安樂寨主仇六安眼見無人應招,索性將招賢榜扯了,坐在台上,冷眼看漕幫動靜,眼看欲投漕幫的也不過是些三四流的角色,不覺哈哈大笑,拿出酒來,邊看邊喝。

唐寧與張議潮看了一陣比鬥,只覺亂哄哄一片。二人江湖見識淺,也看不出那些人的武功師承,俗話講“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二人雖然都學過武,但連別人的招式都不知道,也只能是看熱鬧了。

剛從場中退出,到得場邊,見一輛推車“咿咿呀呀”從林中推出,那車上竟裝滿書籍。唐寧奇道:“怎的江湖大會也要靠四書五經?”

那推車人是個農夫,看他推車的架勢十分熟練,步履沉重,顯是不會武功。身旁跟著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人,錦衣華服,手持團扇輕搖,卻是個王孫公子,富貴人家。那農夫將車停定,抖一塊麻布鋪在地上,再將書籍從車上卸下,成堆碼好,抖開粗嗓叫道:“古今兵書、內外武功秘笈圖譜,應有盡有,欲購從速。”

唐寧與張議潮甚感有趣,上前來看,見地上書籍共有上千冊,《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太公兵法》、《鬼谷子》、《少林內功心法》、《少林絕技》、《拈花指》、《並州刀》、《遊俠必讀》、《殺人十二絕招(並圖)》等等,果真琳瑯滿目,隨手翻開,大多嶄新如故,只有首頁發黃,想來這書歷時日久卻少經翻閱。這時許多人圍將上來,詢問書價,那農夫道:“兵法二兩銀子一本,其它三兩。”便有人紛紛購買。

唐寧翻閱之下,除兵法乃是正本,其它書籍顯然不可信。《少林內功心法》竟大抄道家《老子》中文,甚麽“戴營魄抱一,能毋離乎,搏氣至柔,能嬰兒乎?”“陵行不辟兕虎,入軍不被甲兵”,所繪圖譜謬誤百出,經絡穴位亂標,顯然便是偽書,《拈花指》居然手捧荷花。唐寧見有一書封皮已失,拿來翻看,居然是工尺譜,注著《少年行》《從軍行》《關山月》《長幹曲》等樂府音譜,便將此書向那農夫揚了揚道:“這也是武功秘笈麽?”

那農夫看了一眼,便道:“三兩。”那工尺譜他如何認得?只道同其它書一樣。

那中年人原本站在一旁,輕搖團扇,十分悠閑,此刻聽唐寧一問,瞥了一眼,這工尺譜卻是認識的,不覺臉色微微一紅,忙從唐寧手中抽了去,丟在一旁。

張議潮也四下翻看,選了兩本兵法,待要去選那《少林內功心法》,被唐寧伸手止住,使個眼色,從人群中退出來。唐寧悄聲將這些乃是偽書之事告知,張議潮點頭恍然。

購書之人大多是些紈絝子弟,也不細觀,只看封面,一種選得一本便慷慨解囊。有一人挑了三十多本包起,背在背上,唐寧見他衣著雖新,卻不華麗,並非富貴,卻花這許多銀子購此無用之書,心中老大不忍,便上前道:“小哥何以如此不惜銀錢。”

那人笑道:“若是掏我自己腰包,自然不花這份冤枉錢。不瞞小哥,這是給我家公子買的。”將嘴一努,果見遠處涼棚中有一位公子正側臥搖扇。

唐寧細看卻認得,也是從前學弟,平日裏與宰相杜佑的孫子杜牧是形影不離,此刻杜牧一定便在左近。唐寧四下裏尋望,果見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年,依稀便是杜牧,四處轉悠,盡向那些到會的少年女子身邊靠。

那杜牧相貌俊俏,雖然年幼,詩歌文章已露頭角,只是人不風流枉少年,何況是相府公子?此刻見這麽多少女,又不同那長安城裏的小姐一般濃妝艷抹,都是清水芙蓉、天然本色,怎能不心花怒放?沒多久,便與書記門幾位女弟子混熟了。

原來此人是那公子的隨從,笑道:“這些書在長安西市中買,要五兩銀子一本。今天是那位公子清理舊書,所以便宜。”

唐寧道:“便是那位搖扇的中年人麽?”

那人笑道:“你莫看他如今年紀大了,當年那是長安城最有名的遊俠,號稱‘關山月’,最是慷慨好義,是長安少年遊俠會的首領。大約,大約十多年前吧,在曲江池率一眾兄弟堵了唐安公主的路,這位還擠進轎中摸了公主兩把,嘿嘿。”這位居然口水都笑了出來,顯見十分企羨。

唐寧道:“這人也太大膽了吧,居然調戲公主,不怕殺頭麽?”

那人笑道:“他父親是同華節度使,皇上也怕他三分,公主不過被摸兩把,又沒吃什麽虧,怕他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