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雙寶山大戰(第2/11頁)

  周世宗柴榮遠遠地看著血腥屠殺的場面,暗自生出一絲不忍。耶律賀真聚集到雙寶山來的這些人馬,已經是遼國在幽雲十六州可調動的最後一點兵力。將他們滅了,余下的就只是少量城防守軍,不會再出現有效的阻擋和堅守。而遼國要想調動北方各州軍隊以及各部落兵馬,沒有兩個月的時間是無法整合到位投入戰場的。所以接下來自己的大軍便可毫無顧忌地長驅而入,拿下幽州。自己重掌幽雲十六州的願望指日可待了。

  柴榮曾問精通術士的王樸,自己能在位多久。王樸回他可三十年。所以柴榮立下志向:“十年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遼國是他計劃的第一步,他想以十年時間先北後南統一疆土。而現在眼前的局勢已經預示著第一步即將成功,他此刻仿佛已經站在了幽州城的城頭,看城民降兵齊齊跪地參拜,看紅日入雲,沙隨風起,雲卷旗翻。

  就在這時候,一捧夾帶著黃沙的勁風甩到柴榮的臉上,讓他從遐想中猛醒過來。他顧不上吐掉沖入口中的沙粒,而是立刻調整心神、轉動眼珠重新審視戰場。他發現就在自己思緒遊走的瞬間,戰場局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局勢的變化並非由於對方進行了反擊,也不是對方組織了有效的防禦,而是大周軍隊的攻殺遭受阻礙。一股股濃黃的勁風從雙寶山山口沖出,首先就讓空中飛行的箭矢失去了攻擊力。隨即風勢進入寬闊地帶,盤旋滾掃,將戰場上更多泥沙、塵土裹帶起來。一時間遮天蔽日,讓周軍兵將目不能見,更不要說追擊攻殺了。

  雙寶山另一側便是金沙灘,這區域經常會出現沙塵暴氣候。如果沙塵暴的是向東南方向吹的話,到達雙寶山位置便會被連綿的高山阻擋。但是沙塵暴勢頭依舊可以從雙寶山相夾的谷道中擠出,而且經過狹窄谷道的作用,風力會陡增數倍。

  柴榮所在位置距離戰場較遠,所以可以清晰地看到整體的情景。那漫天風沙先是將遼軍全數掩蓋,接著又將自己這邊的攻殺前隊掩蓋。兩邊的軍隊很快都浸沒在了一團混沌之中,看不見也站不穩。

  “皇上,雙寶山口風沙突起,三步開外便辨不清敵我。這種天氣對我軍不利,將士們都眼不能睜,輕騎快射也根本不起作用了。相比之下遼軍士兵似乎更適應這種氣候,他們已經加快了向山口內退卻的速度。”一匹快馬從風沙中沖出,一飛奔到柴榮面直前。馬還未停穩,馬上大將便已經著急地向柴榮稟報突發的異常情況。

  柴榮不用看,只從聲音上便能聽出來人是手下前軍都統兼前鋒指揮使李重進。他輕輕“呸”一聲,吐掉剛才吹進嘴巴裏的沙粒,然後面無表情地說道:“已經看到了,李將軍,你有何建議?”

  “應火速收兵,後軍先行占住西邊樹林。然後全軍西移,據林結營躲避風沙。”李重進果斷答道。

  柴榮看了眼正在朝著自己這邊快速蔓延的漫天黃沙,非常清楚李重進的建議是正確的。但他心中又有一些不舍,大好的局勢就在面前,這是將遼國置於死地的機會。選擇放棄這個機會,對於一個滿懷雄心要永保北疆安定的霸主來說,確實艱難。

  但能成霸主者,必有梟雄之心。他不會抓住眼前利益,他更知道強行不可行反得不償失。何況來日方長,遼國現有兵力已經難敵周軍一摧。今日且放過也無不可,待到風清日爽之時,克敵完勝只是在舉手之間。

  柴榮舉起了手,只有具備信心和能力的一代君王,才有心胸和氣度舉起這只手。身邊自然有人知道柴榮舉手是什麽意思,於是鳴金聲接連而起,大軍迅速移動、後撤。

  聽到周軍的鳴金聲,耶律賀真重重地舒出口氣,然後整個軟伏在馬背上,隨著擁擠的馬隊退入雙寶山山口,留下滿地的人屍、馬屍。這一役遼國兩萬鐵騎損失過半,余下兵馬再無力正面對決,只能利用地形固守雙寶山。

  金沙灘的沙塵暴吹了一天一夜才停,給雙寶山外結束了卻未打掃的戰場蒙上了一層薄薄的黃沙。但死亡不是這薄薄黃沙可以掩蓋住的,而繼續的死亡更不是這沙塵可以阻止的。

  沙塵暴才停,柴榮便馬上和李重進、張藏英等大將帶小隊親兵衛隊來到雙寶山周邊觀察地勢、地形,詢問當地山民,想要找條隱蔽的路徑繞過雙寶山。然後東西夾擊,全殲雙寶山的守兵。

  雙寶山的地形很特別,難說對交戰的哪一方有利。在山口處雖然沒有城防設施,但其他隱蔽路徑也是沒有的,只有一條由兩處山體相夾而成的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