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頻交易商(第6/14頁)

“真是奇妙。”蓋文肅然起敬道,“這麽說,量子糾纏態的傳遞速度是可以超過光速的?”

“當然,如今我們最遠已經實現了從維也納到北京的量子通信路徑,從北京發射一個糾纏光子到地球同步軌道上的量子通信衛星,再通過衛星中轉發射向維也納,這個光子最終被我們實驗室接收到。我們比照發射到我們實驗室的光子與留在北京的另外一個光子,它們糾纏狀態的揭曉完全是實時的。”

“也就是說,信息瞬間穿越了從維也納到北京的距離?”

“是的,北京的團隊由中國科技大學潘若溪教授領導,他們的站點設在長城腳下。這很像是古代中國人在長城上使用過的通信方式——烽火台上燃起的熊熊狼煙,只是現在連光傳播的時延也沒有了。”蔡林格的臉上流露出得意的神情。

“可是我聽說光子的糾纏態是無法用來實現通信的?”蓋文道。

“是的,至少目前還無法實現。”蔡林格坦率地說,“目前光子糾纏態只能應用於通信的數據加密。”

“為什麽呢?”

“因為光子量子態的測量遵循著測不準原理,一旦從糾纏態中提取信息,量子的波函數將立刻隨機坍塌。打個比方,這就如同你拋硬幣,你無法控制從空中落回的硬幣最終會朝向哪一面,這是一個完全隨機的過程。也就是說,量子糾纏態無法人為確定信息,因此也就無法實現通信。”

蓋文頓住了,蔡林格的話潑熄了他心中的激動。半晌過後,他又試探著問:“教授,請原諒我這樣一個外行突如其來的奇怪想法,我在想,會不會存在著一種更高層次的機理,量子糾纏態可以賦予確定的信息,從而實現通信,只是我們的認知還沒有達到這樣的高度?”

蔡林格沉默了一下,“你的問題很好,這也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我們目前所了解的量子力學是否是一個終極理論,量子信息的隨機坍塌是否是因為人類現有的觀察技術破壞了量子確定的波函數,這一切都未嘗可知。”

蔡林格緩聲說著,失神的目光像是遊離到了宇宙某個遙遠的地方。

“假設糾纏量子能夠自由傳遞信息,”蓋文低聲說,他盡量地讓自己表現得不動聲色,“你能夠想到的量子通信會是什麽樣的形式?”

“需要讓兩個量子系統實現相互糾纏,然後將兩個量子系統分置在任意兩處,通過操控一處系統的量子態,另一處的系統就將瞬時獲得信息。”蔡林格仔細思考著說,“我並不認為在可見的未來會出現這樣的通信。”

蓋文茫然地點了點頭,線索戛然中斷,他又退回到無路可走的迷宮中。

他不甘心地追問道:“除了你們這樣的實驗室外,還有哪些地方有可能生成量子糾纏?”

“沒有了,目前量子糾纏態的產生條件極為苛刻,維持時間也不過幾百微秒,但是……”蔡林格頓住了,他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麽,“幾年前英國的《自然》雜志刊發表了一篇文章,稱牛津大學的斯科爾斯教授取得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發現,有一種叫歐亞鴝(1)的鳥類眼睛中能夠維持量子糾纏狀態。”

“歐亞鴝的眼睛中存在著量子糾纏?”蓋文懷疑自己聽錯了,歐亞鴝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鳥類。

“沒錯,後來我與斯科爾斯取得了聯系,他告訴我,他們發現歐亞鴝的眼睛中含有一種被稱為隱花色素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能夠生成一對對相互處於量子糾纏態的電子。”

“這些量子糾纏態的電子對鳥兒有什麽用?”

“用於感知地球磁場,以確定飛行的方向。”

“這……如何辦得到?”

“研究發現,當地球磁場微弱的能量進入歐亞鴝眼睛時,會影響隱花色素蛋白質,使處於量子糾纏態中的一個電子獲得能量,移動數納米,而與它同處於糾纏態的另一個電子將探知到微弱不同的磁場。理論上,大量這類反應疊加在一起,會使鳥類眼中呈現出明暗不同的圖像,這樣的圖像就是地球磁場的分布。就這樣,歐亞鴝便能用眼睛‘看見’地球磁場。”

“真是難以想象。”蓋文感嘆道,蔡林格的話讓他得到了啟發,他猛地想起了卡爾森曾是一名生物學家,他會不會研究過這種鳥類?

“我們同樣感到非常困惑,在一個有機生命系統裏能夠進化出人類需要在諸多苛刻的實驗條件下才能搞出來的量子態,這讓人不得不驚嘆於大自然的神奇。”蔡林格意味深長地說。

“確實令人驚奇。”蓋文贊同道,此刻的他強壓住心中的激動,直覺告訴他,歐亞鴝應該就是破解卡爾森超光速之謎的鑰匙。

歐亞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