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陽光①(第4/11頁)

誠然,某張照片是否有研究價值是一種偶然,但是,還原的成功率也是檢驗分析師水平高下的關鍵。感光塵結構復雜精細,可以整理出來的數據浩如煙海,要進行還原非同一般,需要物理、化學、光學、數學等方面的深厚學術基礎,並且有敏銳的圖像直覺和想象能力。如果成功還原的照片多,自然說明分析師水平高。野原的成功率比中村高兩倍左右,找到有價值的照片的機會當然也就多。但中村對此很不服氣,因為感光塵都是所裏的野外工作人員收集來,統一掃描生成立體模型,然後再由各分析師選取任務進行分析的,野原那個家夥和負責掃描的廣瀨關系好,所以每次都能第一時間得到信息,領走那些比較容易分析出結果的感光塵顆粒,而把那些難以分析的留給中村,這純粹是看他好欺負。當然,這些事中村不便宣之於口,就是跟田中老師也不便說。

但田中老師似乎察覺了他的不快,經常勸慰他,告訴他最細微的景物也是歷史的一部分,也有自身的價值,而他是一名優秀的分析師,讓他不要放棄自己的事業,說不定某一天就能找到驚人的發現……

忍著吧,總有一天,我比野原那個混賬做得更好,中村對自己說,我會得到一張真正有價值的感光塵照片,一個偉大的鏡頭,能呈現出世界和歷史的深層圖景,讓所有人都為之震撼。可能是冰河世紀,可能是金字塔的建造,可能是法國大革命……說不定還能拍到外星人造訪地球呢。

但忙碌了一年,仍然一無所獲。眼看這次的分析又出錯了……

中村焦躁地砸了一下鍵盤,熒屏上立即出現了古怪的圖案。他嚇了一跳,這才反應過來,自己執行了一個錯誤的操作,分析儀正在無差別地過濾掉一個完整層面的分析結果,雖然其中可能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垃圾,但是萬一有什麽有用的……

中村差點兒就按了停止鍵,如果他不是看到了一個明顯輪廓的話。

一個半圓形的輪廓,兩邊有不明顯的突起,好像是一個腦袋,不知道是人還是動物的。也可能一塊兩旁生了野菌的石頭,更可能只是無意義的錯誤結果。不管怎麽說,這看上去很像某種清晰圖案,他的心頓時砰砰跳了起來。

就這麽幹下去!他讓程序剔除掉那個幹擾的層面,按照剛才的線索重新進行模式識別,電腦無聲無息地工作著,但這次比之前要快許多,圖像的線條越來越明確,層次越來越豐富,這很可能意味著一次清晰的感光。

難道我歪打正著蒙對了?真不可思議!中村興奮了起來。

輪廓、線條、層次、團塊……某種東西從無到有,漸漸出現在他面前。中村呼吸急促,戰栗了起來。

他看到,那是一個人的面容。

一個似乎正盯著鏡頭看的人的正面特寫,似乎是一個女人。中村激動得幾乎血液都要沸騰了:這是感光塵第一次捕捉到人的影像——真正的人,現代智人,而不只是猿人!僅此一點,就足以成為裏程碑的事件!

這一次,掃描分析的速度很快,大概一個小時後,整體的輪廓出現了,那是一個身材勻稱的女人,穿著某種衣服,跪坐在地上,向前伸出雙手。看不清楚任何細節特征。但無疑是人,現代智人,而非猿人或尼安德特人。可能是一個克羅馬農原始人,或者一個古埃及的婦人。

在得出整體輪廓後,中村換了一種更精細的分析程序,在原來的基礎上繼續進行還原。這樣一來,速度就放慢了很多。但這是必須的過程,找到了基本成像的角度和層次後,下面就是對感光塵自身的結構進行分析,找到哪些感光點是這次感光帶來的,哪些不是,予以分離,還原出當時的色彩和光度。要完成整張照片,需要從模糊到清晰,到更清晰,導入顏色……整個過程雖然主要是電腦自動運行程序分析,但也需要他不時進行手動的操作,即使夜以繼日地工作,估計也要再花三天左右。

但沒有關系,為了這一天,他已經等了好幾年,再等上三天也無所謂。三天後,他將一舉成名。中村不無得意地想。

中村在研究所裏待到深夜才回去,興奮的他只睡了三四個小時,第二天一早又趕在同事之前來了。

這時,線條已經連貫,層次也已分明。女人的面部特征已經很明顯了,那顯然是一個年輕女人。令他意外的是,從形貌特征來看,那是一個東方女人,也許就是一個日本人。

因為,只是找出了基本的圖像模式,這時候的照片還只是一張相對模糊的黑白照,看不清楚細部,但那個女人看上去很年輕,眉目很順眼,長發散亂地披在肩膀上,既有少女的清秀,也有少婦的風韻。她戴著一對精美的耳環,看上去應該出生於比較優裕的家庭,也許是一個貴族。從發型和裝飾來看,多半是一個古代人。這令中村又增添了幾分興奮,想想吧,一個日本古代美女的高清寫真!說不定是卑彌呼女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