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烏拉斯(第3/13頁)

在食物和腎上腺素的共同作用下,謝維克不再覺得麻痹了。他在房間裏煩躁不安地來回走動。他想要有所行動。將近一年的時間過去了,他卻一事無成,像個傻瓜一樣任人擺布。是時候做點兒什麽了。

呃,他來這裏是為了什麽呢?

為了研究物理。為了以自己的才能宣告,任何社會的任何個人都有這樣的權利:工作的權利、通過工作自立的權利、跟所有願意接受的人分享成果的權利。這樣的權利屬於每一位奧多主義者、屬於每一個人。

沒錯,這些好心的、對他呵護備至的主人讓他工作,讓他在工作時衣食無憂。問題出在了第三步。不過他自己也還沒有到達這一步。他還沒有完成自己的任務,他自己還沒有獲得成果,自然也就無法跟他人分享。

他走回到書桌邊坐下,從自己身上那條合體時髦的褲子上那個最難掏、最不常用的褲兜裏掏出兩片紙,上頭密密麻麻寫滿字。他將紙攤開,看著上面的內容。他忽然覺得,自己越來越像薩布爾了:在破紙頭上寫很小的字,總是使用縮寫。現在他明白薩布爾為什麽要這麽做了:他是個占有欲強、鬼鬼祟祟的人。那樣的行為在阿納瑞斯被視為變態,在烏拉斯卻是合情合理的。

謝維克又一次一動不動地坐著,低頭研究著那兩張小紙片,上面記著到目前為止他已經想到的統一時間理論的關鍵要點。

接下來的三天裏,他基本上就是坐在書桌面前,盯著那兩張紙片。

不時地,他會起身在屋裏走動一下,寫下一點兒什麽,用一下桌上的電腦,叫艾弗爾給自己拿點兒吃的,要麽就躺下睡覺。然後他又會坐回到書桌邊。

第三天晚上,他換了一個地方,坐到了壁爐邊的大理石椅子上。他來到這間屋子——這所條件宜人的監獄——的第一個晚上,就坐在這裏。此後有客人來訪時,他通常也會在這裏就座。現在沒有訪客,不過他正在思考著賽奧·帕伊這個人。

跟所有追名逐利者一樣,帕伊也是目光短淺,思想淺薄,缺乏感情和想象。他的頭腦說白了只是一個粗糙簡陋的器具,但其中也確實存在潛質。帕伊是一位非常機敏的物理學家,或者,更確切地說,是他在物理學方面長於判斷。他沒有做出什麽原創性的成果,但是他的投機、他對於利益的敏銳感覺,一次次地將他引向最具前途的領域。他有一種本領,能夠判斷出應該朝哪個方向努力,這種本領謝維克也有。謝維克尊敬他們共有的這種本領,因為對於科學家來說,這是極其重要的一種特質。正是帕伊給了謝維克譯自地球的那本書,書中的內容是一些關於相對論的專題論文,其中的觀點最近正逐漸地為他所接受。有沒有這種可能,他來烏拉斯僅僅是為了遇見賽奧·帕伊這個敵人?也許他一直就在尋覓這個人,知道自己能從這個敵人身上得到他的兄弟和朋友無法給予的東西、任何一個阿納瑞斯人都無法給予的東西:外星人的知識……

他把帕伊拋到一邊,開始去想那本書。他還無法說清楚,究竟是什麽讓他為這本書如此激動。畢竟,其中絕大多數跟物理學相關的東西都已經過時了,而且研究方法很繁瑣;書裏的外星立場有時候也很難令人苟同。地球人曾經是知識帝國主義者,滿懷嫉妒地建起了一道又一道圍墻。即便是這一理論的創造者愛因斯坦,也迫於無奈給出了這樣的說明:他的物理理論只與純粹的物理有關,並不含有任何形而上的哲學或倫理學隱喻。這一點當然是最明白不過的,可他還是使用了數字——正如貴族科學院最早的那些創始人所說——“無可辯駁的數字”,而數字是理性與感性、精神與物質之間的橋梁。這樣一來,他實際上就在自己的理論中引入了數學,後者居於一切學科之先,是一切學科的基礎。愛因斯坦也知道這一點,他帶著一種可愛的警惕,偷偷地承認,他相信自己的物理學理論的確反映了事實。

陌生而又熟悉:這位地球人思想上的每一步推演都給謝維克這樣的感覺,不停地吸引著他。此外,他還有一種心有戚戚的感覺:因為愛因斯坦跟他一樣,一直在追尋一個統一場理論。他已經將重力歸結為時空幾何體的一種作用,還一直努力要將電磁作用也涵蓋進來。他沒有成功。在他的有生之年以及他辭世之後的幾十年時間裏,他那個世界的物理學家們背離了他那些沒有結果的努力,致力於研究宏大的量子不相幹理論,因為這樣的研究在技術層面能有高產出。他們太過關注理論研究的技術層面,最終走入了死胡同,人類的想象力由此遭到災難性的失敗。不過他們最初的直覺卻很正確:他們在不確定性研究方面取得了進展,那種不確定性是老愛因斯坦所拒絕接受的。他的這種拒絕也同樣是正確的——從長遠角度看,只不過當時他沒有可以證明這一點的工具:薩伊巴變量、無限速率理論以及綜合原因理論。按照西蒂安物理學,他心目中的那個統一場是存在的,但它存在的前提也許是他不願意接受的,因為他那些偉大理論的基礎就是:光速是速度的極限。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都很美、很正確,經歷了這麽多個世紀之後也仍然很有用。然而,這兩個理論的依據卻是一個無法證明的假設。不僅如此,這個假設在某些條件下是可以證偽的,已經有人這麽做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