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第2/2頁)

尼彌斯回到登陸飛船上,朝河的下遊飛去,試圖尋找最佳的位置,一個無法從陸上逃生的地方——有足夠茂盛的森林,可以隱藏尼彌斯和她的陷阱,又不太多,不至於讓伊妮婭和她的同夥藏身,最後,那地方還要在一切結束之後方便清理。她傾向於選擇巖石較多的地表:在回“拉斐爾”號前,很容易清洗。

沿河而下僅僅過了十五公裏,她便找到了最佳地點。在這兒,特提斯河變成一條滿是巖石的狹窄河道,驅逐者的炮轟和隨之引發的山崩造就了一系列急流。這段急流和一條匯入特提斯河的狹窄支流的兩岸上,新生的樹木已經沿著灰燼斜坡生長起來。這狹小的峽谷兩邊都是亂石地,驅逐者炮轟的時候,黑色熔巖流向山腳,冷卻後形成一塊塊的階梯。這麽崎嶇的地形讓人無法從陸路逃脫,而任何一個在急流上為木筏領航的人,都會刻意將它劃入泛著白花的水,這樣就不會有多少時間留意這些石頭或是河岸。

她把登陸飛船降落在南邊一公裏外,從艙外鎖櫃裏抽出一個真空封裝的標本袋,掖進腰帶,又用樹枝為登陸飛船做了隱蔽,之後快步跑回河邊。

尼彌斯從工具包中拿出那卷線繩,扯掉所有線,抽出肉眼看不見的單纖絲,足有幾百米長。她把單纖來來回回地布在河面上方,猶如一張無形的蛛網,又給近地面的物體上塗上樹汁般清澈的聚碳膠水,之後把單纖纏繞其上,這樣既可以方便她找到纖絲,又可以避免單纖絲切斷它所纏繞的樹木和石頭。就算有人到這裏的熔巖石地來踏青,也只會把沾上膠水的纖絲看作是樹液或者巖石上的地衣。現在,如果有人駕著“拉斐爾”號穿過這個區域,那飛船立馬會被這單纖網大卸八塊。

尼彌斯編完單纖陷阱,沿唯一的平地朝上遊走去,打開藥瓶,把幾百顆迷你克雷莫地雷撒到地面和樹上。披著聚合變色外衣的迷你爆炸物甫一落地,顏色和質地就立即發生改變,混入了周遭的環境中。如果有行走或跑動的目標出現,地雷就會跳過去,發生爆炸,爆炸力為向內爆裂。十米內,只要有脈搏、二氧化碳呼出、體溫或腳步對地面的壓力出現,地雷就會被觸發。

尼彌斯估量著這個地形。如果順急流漂來的人想從陸上逃跑,這塊平地是附近河岸上唯一可以通行的地方,而這裏撒滿了地雷,沒人能活著走過。尼彌斯慢步跑回石地,用編碼脈沖激活了地雷的傳感器。

為防止有人逆河遊回上遊,她又撕開衛生棉條的外包裝,往河底撒入裹著陶瓷外殼的“蠼螋卵”。它們躺在河底,看起來就跟周圍那些被水流打磨光滑的卵石沒什麽兩樣。不過一旦有生物從上方經過,它們就會自動激活。要是有人試圖折返回上遊,這些蚊蚋大小的蠼螋,就會從陶瓷外殼中爆發而出,尖嘯著穿過水體或空氣,刺入目標的頭骨,接觸到大腦組織之後,立即爆裂成一大堆金屬纖絲。

拉曼達斯·尼彌斯來到急流上方十米外的一塊石頭上,躺下來,等待著。她的腰帶裏還剩兩樣東西,撲克電腦和標本袋。

“電腦”是她這趟狩獵旅程中最先進的裝置,為她設計這件東西的團體稱其為“獅身人面像陷阱”,海伯利安上有一座同名墓冢,由相同的一批人工智能設計。這張卡片可以創造一個五米範圍的逆熵及超熵潮汐區,制造這樣的潮汐區所需的能量,足可為一顆人口稠密的星球,譬如復興之矢,提供十年的電能,但尼彌斯只需要產生三分鐘的時間置換。她一面撚弄著平坦的卡片,一面想,或許應該叫伯勞陷阱才對。

這名右手剝了皮的矮小女人朝上遊看去。現在,一切準備就緒。盡管入口在十五公裏之外,尼彌斯也會得到警報:她能靈敏地察覺到遠距傳輸器的失真信號。她期望伯勞同他們一起來,期待它把自己當作對手。事實上,如果伯勞不跟他們一起來,不做她的對手,她會感到很失望。

拉曼達斯·尼彌斯撥動著腰帶上最後一件東西。標本袋沒有什麽特別之處——就是一個真空封裝的艙外標本袋。她將用這東西把女孩的首級帶回“拉斐爾”號,儲存在聚變驅動接入面板後的秘密櫥櫃中。她的主人需要證據。

尼彌斯微微一笑,躺到黑色熔巖上,調整了一下身姿,讓下午溫暖的陽光照在她的臉頰上,她擡起手腕,遮住眼睛,準備打個短暫的小盹。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1. 蠼螋是一種昆蟲,傳說會通過耳朵進入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