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升(第3/24頁)

淮南王笑道:“不敢當,右內史有事只管問,不過寡人不敢保證一定答得出來——那部《鴻烈》,不少篇章是我門客所撰,寡人不過附於驥尾,冒領虛名罷了。”

汲黯道:“大王過謙。請問大王,‘真人’到底是什麽意思?”

淮南王道:“混沌既開,乾坤始奠,而後方有人類萬物。若能返歸太初,自有形歸於無形,是為‘真人’。”

汲黯道:“那麽,‘真人’的神通很大嗎?”

淮南王點點頭道:“混沌未分的狀態,才是世間最強大的,孕育著所有的可能,包含著各種方向,大不可及,深不可測。當混沌分為禽、獸、蟲、魚等各種生命,便彼此隔絕,不能返歸其宗。禽獸需要呼吸,魚蝦不能離水,各種生命都有著重重禁區,時刻面臨死亡的威脅。這其中唯有人是萬物之靈,或有萬一的希望,超脫於這種命運。那便是天賦異稟之士,經過修煉,或服食仙丹,重回到混沌無形的狀態,成為水火不侵、無所不能的‘真人’。可是這種機緣,又是何等罕有?當年秦始皇求仙,自稱‘真人’,便是希望能達到那種境界。可終其一生,耗費巨萬,一無所得,可見真人之難求。”

汲黯聽得有些恍惚,搖了搖頭,才道:“請問大王,泰一神有‘真人’之號嗎?”

淮南王微微一笑,道:“真人者,太一初始未分者也。可以說,各方神明之中,泰一才是最有資格用‘真人’這一稱號的。”

張湯插口道:“我不懂什麽黃老道術,不過我想向大王請教一件事,凡人是否真有過修成‘真人’的?”

淮南王笑道:“自古修仙得道之士不知凡幾,只不過這些人既然選擇修道,自然淡泊名利,隱匿深山,不為人知。這也是證明修道有效的難處啊,成功的例子都無從宣揚,而不成者倒比比皆是。”

張湯道:“大王說這些修道之士不為人知,是因為他們淡泊名利,可在下以為,如果修道真的有效,自古至今必然有幾個無可置疑的真實事例流傳下來。譬如帝王公卿,人皆矚目,一旦得道,誰不知之?可是恕在下愚笨,實在想不出有什麽史書記載過真實的重要人物得道成仙的事例。”

淮南王道:“哦,因此你不相信世上真有得道成仙之事?”

張湯道:“如果有,大王可能舉出一例?”

淮南王哈哈一笑,道:“還要我舉嗎,剛才你們自己已經提到他了。”

張湯詫異地道:“提到誰了?”

淮南王大笑道:“軒轅黃帝啊。難道黃帝不是名動天下?難道黃帝不是在群臣面前乘龍升遐?哦,對了,據傳黃帝升天之後,成為五帝中的至尊,正是你們剛才問的泰一神。怎麽樣,廷尉對道術可還有什麽懷疑的?”

張湯張了張嘴,一時說不出話來。

汲黯道:“黃帝的事,太久遠了。百家言黃帝,各有各的說法,荒謬離奇,何足為訓?”

淮南王捋著頦下清須,道:“呵呵,那你可難住寡人了。修道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道者,幽冥玄妙,存乎一心,千萬人未必有一二得之者。自三皇五帝以來,帝王一共才多少人?而為帝王者,五音充耳,五色寓目,以致感知麻木,比常人更不容易接近道之本源,能有一個黃帝成功,已經是罕有的機遇了。足下難道非要異人遍地、神仙塞衢,才肯相信世上真的有得道成仙的事嗎?”

兩人向淮南王告辭時,淮南王似笑非笑地道:“有意思,你們今天聊的事,和陛下這段時間召見我問的,幾乎一模一樣。莫非以骨鯁敢諫聞名的右內史和不信鬼神只信刑律的廷尉,也想走燕齊方士的路子了?”

張湯與汲黯互視一眼,張湯道:“敢問大王,除了這些,陛下還問過其他什麽事嗎?”

淮南王想了想,道:“陛下問我,黃帝飛升之事,除了直接的記載,可有其他旁證?”

張湯道:“那大王認為有嗎?”

淮南王搖搖頭道:“寡人暫時想不起來。陛下的疑心病真重,不過,確實比你們問得更高明。一個傳說,如果只有單一的直接記錄,未必可靠,但若能在與此無關的史事中找到旁證,那倒十有八九是真的了。”

張湯道:“淮南王的話,你信嗎?”

汲黯低著頭想了想,道:“黃帝升遐之事,確實傳得很廣,我想,總不會是完全無中生有出來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