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地 球(第6/7頁)

“不大可能,這不符合人類的習性。過去一萬兩千年來,川陀一直是銀河的首都;而且足足有兩萬年的時間,它都是銀河中人口最多的世界,可是川陀並沒有將它的自轉周期——1.08個銀河標準日——強行推廣到銀河各處。端點星的自轉周期則是0.91個標準日,我們也沒有強迫各行星用這個時間當做一天。每一顆行星都有本身的當地行星日,用它作為計時的標準,而在處理星際間的重要事務時,就會借助於電腦,將行星日和標準日彼此互換。所以說,銀河標準日必然源自地球!”

“為什麽必然呢?”

“最重要的一個理由,地球曾經是唯一的住人世界,因此地球上的日和年,自然就會成為標準。而人類殖民到其他世界時,由於社會慣性,這兩個單位很可能繼續被當做標準。所以我建立的地球模型,自轉周期剛好是二十四個銀河標準小時,而它圍繞太陽公轉的周期,則剛好是一個銀河標準年。”

“這難道不會是巧合嗎?”

裴洛拉特哈哈大笑。“現在輪到你認為巧合了。你想不想打賭,賭這件事真是巧合?”

“這……這……”崔維茲吞吞吐吐。

“事實上,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古老的時間單位,稱為‘月’……”

“我聽說過。”

“它顯然就是地球衛星環繞地球的公轉周期。然而……”

“怎麽樣?”

“嗯,我的模型中有個相當驚人的特點,就是那顆衛星實在太大,它的直徑超過地球的四分之一。”

“從沒聽過有這種事,詹諾夫。放眼銀河,不論哪個住人行星,都沒有一顆那麽大的衛星。”

“但這可是好現象,”詹諾夫手舞足蹈地說,“如果只有地球才能產生各式各樣的物種,還能演化出智慧生物,它就應該具有獨一無二的自然條件。”

“可是產生各式各樣物種和智慧生物,以及其他一切特點,又跟一顆大衛星有什麽關聯?”

“好啦,現在你問倒我了,我也不知道答案。不過這點很值得深入探討,你難道不覺得嗎?”

崔維茲站了起來,雙手抱在胸前。“可是這又有什麽困難呢?你只要查查住人行星統計表,找一顆自轉周期等於銀河標準日、公轉周期等於銀河標準年的行星。如果它剛好擁有一顆巨大的衛星,你就等於找到了。你說過你‘已經胸有成竹’,我猜這就代表你已經這麽做了,也已經找到了那個世界。”

裴洛拉特露出困窘的表情。“嗯,這個,不是如你想象的那樣。我的確查過統計資料,至少曾經請天文學系幫我查過,結果——嗯,讓我直說吧,根本沒有那樣的世界。”

崔維茲又猛然坐下來。“但這就意味著你的整個推論都失敗了。”

“我倒覺得並不盡然。”

“什麽叫並不盡然?你建立了一個模型,囊括所有詳盡的細節,結果卻找不到實際符合的行星。這就代表你的模型毫無用處,你必須從頭來過。”

“不,那只代表住人行星統計表並不完整。畢竟,住人行星總共有幾千萬顆,其中一些位置非常偏僻隱匿。比方說,有將近一半的行星,其中人口數目並不精確。此外,還有六十四萬個住人世界,除了名稱之外,有些頂多再附上方位,其他資料一律空白。根據銀河地理學家的估計,未登錄於統計表的住人行星也許上萬。想必那些世界是故意這樣做的,在帝政時期,這樣做可能有助於逃稅。”

“而之後的幾個世紀,”崔維茲以嘲諷的語氣說,“這樣做則可能有助於把自己的世界當成賊窩。有些時候,幹強盜比正經買賣更容易致富。”

“這我就不曉得了。”裴洛拉特以懷疑的口吻說。

崔維茲又說:“無論如何,不論地球上的居民作何打算,我認為住人行星清單都該包括地球。根據定義,它是最古老的世界,早期的銀河文明不可能將它遺漏。而一旦登錄在統計表上,它就不會再消失了。這一點,我們當然可以相信社會慣性的效應。”

裴洛拉特露出了猶豫和為難的神情。“事實上,還真有呢——在住人行星清單中,真有一個叫地球的。”

崔維茲瞪大眼睛。“我以為你剛才明明告訴我,地球並不在那份清單上?”

“清單上並沒有‘地球’這個名字。然而,有個叫做‘蓋婭’的行星。”

“蓋壓?它跟地球又有什麽關系?”

“蓋子的‘蓋’,女字旁的‘婭’,它的意思就是地球。”

“詹諾夫,為什麽它的意思就是地球,而不是其他的東西?這個名字在我聽來毫無意義。”

裴洛拉特的臉孔原本難得有什麽表情,此時卻好像扮了一個鬼臉。“我不知道你會不會相信——根據我對那些神話傳說所作的分析,當年在地球上,存在有好幾種不相同的、彼此無法溝通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