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太 空(第6/7頁)

“我可不想打包票,也許不是全部。總之,在哈裏・謝頓的時代,已經存在二千五百萬顆住人行星。聽起來雖然很多,其實只是所有恒星的一萬二千分之一。而謝頓時代距今已有五個世紀,帝國的崩潰並沒有阻礙人類繼續殖民,我認為反倒有鼓勵作用。銀河中還有許多適宜住人的行星,所以如今或許已有三千萬顆有人居住。在基地的記錄中,有可能漏掉一些新的世界。”

“但是那些老的呢?它們當然應該都在裏面,不會有任何例外。”

“我的確這麽想,當然我也無法保證。可是,如果有哪個歷史悠久的住人行星,在記錄中竟然查不出來,我會感到十分驚訝。讓我給你看一樣東西,希望我有足夠的能力控制電腦。”

崔維茲雙手微微用力,手掌便似乎陷得更深,而且被電腦抓得更緊。或許他沒有必要那麽做,或許他只需要隨隨便便、輕輕松松地默念:端點星!

他動的正是這個念頭,電腦也立即有了反應,在巨大漩渦的極邊緣處,出現一顆閃亮的紅寶石。

“我們的太陽在那裏,”他興奮地說,“它就是端點星所環繞的恒星。”

“啊。”裴洛拉特發出低沉而顫抖的嘆息。

接著,在銀河心臟地帶的群星叢聚之處,突然迸現一個閃亮的黃色光點。這個光點並非位於正中央,而是較偏向端點星那一側。

“那一顆,”崔維茲說,“是川陀的太陽。”

又嘆了一聲之後,裴洛拉特才說:“你確定嗎?可是人們總是說,川陀位於銀河的中心。”

“就某個角度而言,它的確如此。在所有的可住人行星中,川陀是最接近中心的一顆,遠比任何主要的住人星系更為接近。銀河系真正的中心,被一個巨大的黑洞占據,它的質量超過百萬顆恒星,所以銀河中心是個可怕的地方。根據我們現有的資料,那個實際的中心沒有任何生命跡象,也許根本就不容許有生命存在。川陀位於銀河旋臂的最內環,而且請你相信,你若有機會目睹它的夜空,必定認為它的確位於銀河中心,因為它被無比稠密的星叢層層包圍。”

“你到過川陀嗎,葛蘭?”裴洛拉特帶著明顯的羨慕問道。

“其實也沒有,但我觀賞過川陀夜空的全息模型。”

然後,崔維茲懷著憂郁的心情,凝視著面前的銀河影像。在騾的時代,整個銀河都在尋找第二基地,當時曾有多少人絞盡腦汁參研銀河地圖?後來,記載、討論、演義這段歷史的書籍又有多少?

這都是因為哈裏・謝頓一開始就說,第二基地將建立在“銀河的另一端”,一個名為“群星的盡頭”之處。

銀河的另一端!崔維茲閃過這個念頭之際,一條細微的藍線已經出現,以端點星為起點,穿過中心黑洞之後,又一路延伸到對角的盡頭。崔維茲差點就跳起來,他並未下令叫電腦畫出這條線,卻曾經清楚地想到這一點,這對電腦而言已經足夠了。

不過,當然,這條跨越銀河的直線,不一定就是指向謝頓所說的“另一端”。艾卡蒂・達瑞爾曾經使用“圓沒有端點”這句話(只要你願意相信她的自傳),來說明一個目前公認的事實……

雖然崔維茲趕快將這個想法壓下去,電腦卻比他快了無數倍。那條直線隨即消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環繞銀河邊緣的藍色圓圈,它剛好穿過那個深紅色光點,也就是端點星的太陽。

圓沒有端點,如果這個圓周的起點是端點星,若想找出另一端,最後勢必回到端點星上。當年,果然在那裏發現第二基地,它和第一基地竟然處於同一個世界。

可是,倘若事實上,根本沒有真正找到它,萬一所謂的“尋獲第二基地”只是個幌子,那又該怎麽辦?針對這個謎語,除了直線與圓周,還能有什麽合理的答案?

裴洛拉特問道:“你在制造什麽幻象嗎?為什麽有個藍圓圈?”

“我只是在測試對電腦的控制。你想不想找出地球的位置?”

愣了一會兒或兩會兒之後,裴洛拉特才說:“你在開玩笑嗎?”

“沒有,讓我試試看。”

崔維茲試了試,並無任何反應。

“很抱歉。”他說。

“沒有嗎?沒有地球?”

“我猜大概是我沒把命令想對,但這又不大可能。更可能的原因,我猜是電腦並未收錄地球的資料。”

裴洛拉特說:“也許記錄中是用另一個名稱。”

崔維茲立刻追問:“什麽另一個名稱,詹諾夫?”

裴洛拉特卻什麽也沒說,崔維茲只好在黑暗中微微一笑。他突然想到,凡事必須等待時機成熟,才有可能水到渠成,姑且暫時不提這件事吧。於是,他故意改變話題說:“我想試試能否操縱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