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心理史學家(第5/11頁)

心理史學成功的基礎,在於“謝頓函數”的發展與應用。這些函數表現的性質,全等於社會與經濟力量的……

──《銀河百科全書》

4

“午安,博士。”蓋爾說,“我……我……”

“你沒想到我們今天就會見面吧?在正常情況下,我們不必急著碰頭。但是現在,假如我們想雇用你,就必須盡快行動。如今找人可是越來越不容易了。”

“博士,我不明白。”

“你剛才在觀景塔上跟一個人聊天,對不對?”

“沒錯,他叫傑瑞爾。除此之外我對他一無所知。”

“他的名字沒有任何意義。他是公共安全委員會的人,從太空航站一路跟蹤你到這裏。”

“但是為什麽呢?只怕我越來越糊塗了。”

“那人沒有對你提到我嗎?”

蓋爾有些猶豫。“他管您叫烏鴉嘴謝頓。”

“他有沒有說為什麽?”

“他說您總是預測災難。”

“我的確如此──川陀對你有什麽意義?”

好像每個人都會問他對川陀的感想。蓋爾實在想不出其他的形容詞,於是又說一遍:“壯麗無比。”

“那是你的直覺印象。如果改用心理史學呢?”

“我從來沒想過用它來分析這種問題。”

“年輕人,在我們的合作結束之前,你就會學到用心理史學來分析所有的問題,而且會視為理所當然。注意看——”謝頓從掛在腰帶上的隨身囊中取出一台電算筆記板。傳說他在枕頭底下也擺了一台,以便突然醒來時隨手取用。現在他手中這一台,原本灰色光亮的外表已稍有磨損。謝頓的手指已經起了老人斑,卻仍然能在密集的按鍵間敏捷地舞動。位於電算板上方的顯示屏,立刻出現許多紅色的符號。

謝頓說:“這代表帝國目前的狀況。”

然後他開始等待。

蓋爾終於說:“但這當然不是一個完整的表現。”

“沒錯,並不完整。”謝頓說,“我很高興你沒有盲目接受我的話。然而,這個近似表現足以示範我的命題。這點你接受嗎?”

“接受,但我等會兒還得驗證函數的推導過程。”蓋爾很小心地避免可能的陷阱。

“很好。讓我們把其他因素的已知幾率都加進去,包括皇帝遇刺、總督叛變、當代經濟蕭條的周期性循環、行星開發率的滑落……”

謝頓進行著計算。他每提到一個因素,就會有新的符號出現在顯示屏上,然後融入原先的函數,使得函數不斷地擴充與改變。

蓋爾只打斷他一次。“我不懂這個‘集合變換’為什麽成立?”

謝頓以更慢的速度示範了一遍。

蓋爾又說:“但是這種做法,是理論所禁止的‘社會運算’。”

“很好。你的反應很快,可是仍然不夠快。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允許這樣做。讓我用展開式再做一遍。”

這回過程變得很長,等到算完之後,蓋爾謙遜地說:“對,我現在懂了。”

謝頓終於停下來。“這是三個世紀以後的川陀。你要如何解釋?啊?”他側過頭去,等著蓋爾回答。

蓋爾感到不可置信。“完全毀滅!但是……但是這絕不可能。川陀從來沒有……”

謝頓突然既激動又興奮,一點也不像個老態龍鐘的老人。“說啊,說啊。你已經看到了導致這個結果的過程。現在用口語說出來,暫且忘掉數學符號。”

蓋爾說:“當川陀變得越來越專門化,也就變得越來越脆弱,越來越無法自衛。此外,它越發是帝國的行政中心,也就成了首要的覬覦之的。隨著帝位的繼承越來越不確定,以及大世族間的摩擦越來越劇烈,社會責任感也就消失了。”

“夠了。川陀在三個世紀內完全毀滅的幾率是多少?”

“我看不出來。”

“你一定會做‘場微分’吧?”

蓋爾感受到明顯的壓力,但是謝頓並未將電算板遞給他,他的眼睛離電算板有一英尺之遙。他只好拼命心算,不一會兒前額就冒汗了。

最後他說:“大約85%?”

“不壞,”謝頓努著下唇,“但也不能算好。正確的數值是92.5%。”

蓋爾說:“這就是他們叫您烏鴉嘴的原因?在學術期刊中,我從來沒讀到過這些。”

“你當然讀不到,這是不能發表的。你想,帝國怎麽可能讓這種動搖的傾向,如此輕易地曝光呢?這只是心理史學一個非常簡單的示範。不過,我們一部分的結果,還是泄露到了貴族手中。”

“那可糟了。”

“也不盡然,一切都在我們考慮之中。”

“可是,他們是不是為了這個原因調查我?”

“對。只要和我的計劃有關,都會成為調查的對象。”

“博士,您有危險嗎?”

“喔,沒錯。我會被處決的幾率有1.7%,但即使如此,我的計劃也絕對不會終止。我們也已經將這點納入考慮。好了,不談這些。明天你會到川陀大學來見我,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