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二)(第6/11頁)

麻豆社是台灣南部平原上最大的土著部落,擁有足足上千戶的人口,作為麻豆社頭領的兒子,莫納自小就想成為村中的英雄。而在十四歲的成年禮“出草”之中,他也果然表現出色,通過一次巧妙的伏擊,成功殺死了兩個正在狩獵的新港社土人,並躲過新港社的追擊,成功帶回了這兩個倒黴鬼被砍下的頭顱。

從那一天開始,莫納光榮地通過了祖靈的考驗,獲得了紋面的資格,成為了一名真正的勇士。

接下來的日子裏,為了證明自己的偉大和非凡,讓周邊的部落一聽到自己的名字就發抖,莫納十分熱衷於“出草”……時至今日,這位“英雄”的屋子裏已經擺放了三十幾個收藏品,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其中大部分是台灣土人的腦袋,也有一些腦袋屬於倒黴的漢人商販,甚至還有幾個紅毛人的頭顱。

如此頻繁的“出草”,自然給麻豆社帶來了不少仇敵,但莫納和他的父親——麻豆社的上一任頭領都對此不太擔心。相對這個島上的其他部落,麻豆社本身就人口格外眾多,能夠動員五百多名戰士,在跟其他部落的征戰之中擁有碾壓式的兵力優勢。而附近的另一個大部落目加溜灣社,也是麻豆社的親密盟友。紅毛人的“雷銃”固然很厲害,但他們人少,麻豆社並不怕他們,只要出了大員港半天的路程,就不再是紅毛人的勢力範圍了。所以莫納和他的父親一直都認為,這世上沒有什麽勢力能威脅到他們的部落和獵場。

然而,從六年前開始,麻豆社終於遇到了真正的大敵:一夥來自大海對岸的漢人異族在麻豆社的獵場登陸,並且這夥人不像過去的那些海商一樣來去匆匆,而是開荒伐木,興建房屋,似乎要在這裏常住下去。

如果他們僅僅是占了那片名為“打狗”的荒涼海灘,麻豆社或許還不會很在意,但這些漢人卻得寸進尺,不斷地向內陸深入,很快就漸漸接近了麻豆社的幾處主要聚居地。莫納的父親自然不能容忍部族的獵場被侵占,於是帶著部落裏的勇士打過去“出草”,殺了他們的好幾個人,然後割下他們的頭顱,祭奠祖靈,以懲罰他們冒犯麻豆社神聖獵場的罪孽。可對方也同樣展開報復,燒毀了麻豆社的一座小村子。

這樣零星的戰鬥持續了很久,雙方誰都奈何不得誰。雖然麻豆社一方仗著熟悉地形,殺死的漢人更多,但漢人總是不斷有後援從大海對面趕來……最終,一場決戰爆發了,麻豆社的四百戰士和目加溜灣社的兩百援軍,在祖靈庇佑之下殺進了漢人的村子。但迎接他們的卻是彌漫的硝煙和一陣陣密集的槍響!比莫納在下暴雨時聽到的雷暴聲還要密集!想不到漢人居然擁有這麽多的“雷銃”!比大員港的紅毛人還要多!

一時間只聽到煙霧裏“雷銃”的聲音乒乒乓乓此起彼伏,到處是紅色的火光。等到硝煙散去的時候,沖在隊伍前面的部落勇士已經全部被打倒了。莫納的父親同樣是胸口濺出血花,在密集的槍聲中第一個倒下,莫納見狀大駭,趕緊和一個戰士攙起還在冒血的父親,轉身就拼命向著村子跑去。

而陰險的漢人在放完“雷銃”之後,又從四面八方沖出了許多穿著鐵甲衣的長矛兵,堵住了不少沒來得及逃跑的勇士,並且粉碎了他們絕望的抵抗,讓他們再也無法回到自己的家園。

那一天,莫納從來沒有覺得返回麻豆社主寨的路途是如此遙遠,父親的血幾乎染紅了他全身的衣服,但即便如此,只剩最後一口氣的父親,還是在他耳邊虛弱地念叨著,一定要保護好部落,千萬不能讓敵人打進去……莫納很想哭,但是勇士從來沒有哭泣這種表情,只能通過不斷的嘯叫來發泄心中痛苦。

莫納的父親最終也沒有活著回到村子,活著回來的麻豆社勇士只有出發時的一半,並且沒能帶來任何一個敵人的頭顱——這是麻豆社近年來損失最慘重的一次出草。

一片愁雲慘淡之中,莫納繼承了麻豆社頭領的位置。接下來的日子裏,漢人派出更多的大船來到打狗,登陸的漢人越來越多,多到了去打探的勇士根本無法數清楚的程度。面對這樣無法抵抗的強敵,為了麻豆社的安全,莫納只得帶著部落向內陸退縮,放棄了漢人登陸地點附近的獵場,以及不少已經開墾出來的山欄稻田……雖然社員的生活從此變得困難了一些,但總算是暫時避開了覆滅的災禍。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海邊登陸的漢人越來越多了,他們用難以置信的速度運來人口——其中大多是漢族,但也有很多莫納不認識的奇怪異族,一刻不停地建設房屋,大片大片地開墾土地……

這就是上次那個來傳教的紅毛人,向自己誇耀的“文明的力量”嗎?莫納撫摸著那個紅毛傳教士早已風幹的腦袋,恐懼而又無奈地看著這一切變化的發生,在繼承了父親的頭領之位後,他就必須為全族的生存而考慮了,所以,他不想和實力強大的漢人繼續沖突,也不再像以前一樣為證明自己而經常去“出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