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倫塔(第5/12頁)

“這裏的日落有什麽不一樣嗎?”

“好好想想。太陽落到西邊那些山巔後面的時候,示拿的平原就變成了黑夜。可在這兒,我們比那些山更高。所以哪怕太陽落到了山後,我們還是能看見它。要讓我們這兒變成黑夜,太陽必須落到更遠的地方。”

希拉魯姆聽懂了,不由得感到震驚。“那些大山投下影子,下面就變成了黑夜。在地面,黑夜來得比這裏更早。”

庫答點點頭。“你們可以眼看著黑夜順著這座塔爬上來,從地面爬到天空。爬得很快,但你們還是能看見這個過程。”

他觀察著球狀的紅色太陽,過了一會兒,又朝下方望去,然後手一指,“快看!”

希拉魯姆和南尼向下望去。在巨塔的塔基,小小的巴比倫城已經籠罩在陰影中。緊接著,陰影順著塔身向上蔓延,像一把華蓋向上撐開。一開始,它爬得不是很快;希拉魯姆覺得自己可以數清流逝的時間。但隨著陰影接近,它變得越來越快。希拉魯姆還沒來得及眨一下眼睛,陰影已經掠過了他。他們身處黃昏之中了。

希拉魯姆翻過身來,向上望去,剛好趕上看見夜色飛快地漫過上面的塔身。慢慢地,太陽朝遙不可及的世界的邊緣沉了下去,天空黯淡下來。

“真壯觀,對吧?”庫答說。

希拉魯姆什麽也沒說。平生頭一次,他真正明白了黑夜是什麽——它是這個世界投下的影子,投射在天空中。

繼續攀登。又過了兩天,希拉魯姆漸漸習慣了高處。這裏高出地面差不多一裏格,他卻可以鼓起勇氣站在坡道邊緣,向塔下張望。希拉魯姆抱緊邊緣處的一根梁柱,小心翼翼地仰起身子,向上望去。他發現這座塔不再像一根光溜溜的柱子了。

他問庫答:“上頭的塔身好像變寬了。這怎麽可能?”

“看仔細些。那是伸在塔身外面的木頭陽台。柏木做的,用亞麻繩子吊在塔上。”

希拉魯姆眯縫著眼睛仔細打量。“陽台?要陽台幹什麽?”

“上面鋪著土,可以種蔬菜。這個高度缺水,種得最多的是不需要多少水的洋蔥。更高的地方雨水比較多,還能種豆子呢。”

南尼問:“既然比這兒高的地方有雨,雨水怎麽不落到這裏來?”

庫答有些奇怪地看著他。“這還用問嗎?沒等落下來就蒸發了唄。”

“哦,確實如此。”南尼聳了聳肩。

第二天結束的時候,他們來到了那些陽台所在的地方。所謂陽台,其實只是平台,上面種滿了洋蔥。陽台用粗繩子吊在上面的塔身上,那些繩索上方則是上一層陽台。每一層陽台對應的塔身內部都有一些狹小的房間,拉車漢們的家就安在這裏。婦女們坐在房門口縫縫補補,或者在外面的菜地裏拾掇洋蔥。小孩子沿著坡道上下追逐,在拖車間穿梭來往,繞著那些陽台邊緣奔跑——毫無懼色!這些高塔裏的居民一眼就認出了新來的礦工,所有人都朝他們微笑和招手。

晚餐時間到了。拖車全都停放妥當,食品和其他貨物從車上卸下,供應給這裏的居民。拉車漢們問候過家人,邀請礦工們共進晚餐。希拉魯姆、南尼和庫答一家子一同用餐。晚餐很豐盛,有幹魚、面包、椰棗酒和水果,大家吃得十分盡興。

就希拉魯姆所見,高塔的這一段已經形成了一個小小的鎮子,分布在上行下行兩條坡道之間。鎮子裏有一座神廟,可以舉辦各種節日慶典和儀式。這裏有排解紛爭的治安官,有各種商店,它們的貨物來自拖車隊。整個鎮子與車隊是不可分割的,沒有其中一個,另一個也無法存在。不過,從本質上說,車隊意味著旅行,從一個地方開始,到另一個地方結束。所以,從一開始,這個小鎮就不是一個永久性的居住地,它僅僅是一次長達數百年的旅行的一部分。

晚餐之後,他問庫答和他的家人:“你們有誰去過下面的巴比倫嗎?”

庫答的妻子阿麗特姆回答道:“沒去過。我們去那裏幹什麽?需要爬上爬下那麽多天,再說我們這兒什麽都不缺。”

“你們就不想實實在在地在大地上走一回嗎?”

庫答聳聳肩,“我們住在通往天堂的大道上,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延伸這條大道。就算要離開這座塔,我們也會走上行坡道,走向天堂,而不是向下。”

時間一天天過去,礦工們不斷攀登。到了這一天,他們發現從這裏的坡道邊緣探頭望去,無論是朝上看還是朝下看,兩個方向的高塔成了一個模樣。往下看,塔身漸漸收縮,越來越小,最後消失。它從視線中消失的地方離地面還遠著呢。向上也是一樣,礦工們仍舊遠遠望不到塔頂。上下兩個方向,能看到的都只有長長的塔身。仰視和俯視都令人惶恐——讓人心裏踏實的連續性消失了,他們不再是大地的一部分。這座塔完全可能是懸在半空中的一段線頭,向下踏不著大地,向上挨不著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