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死(第3/16頁)

對這些問題的解答,有待於以後的長期論證和檢驗。但無論如何,這樣的現象,在最近這一個世紀左右開始的、近期才終於具有名副其實的“地球性規模”的、對地球這一星球所進行的科學探查和觀測歷史中,一次都不曾觀測到和想象過會發生。這一點是千真萬確的。

在這樣的興奮狀態下,在專家學者中,作為古代人的空想和神話,過去幾乎從未被認真考慮過的亞特蘭蒂斯的急劇破壞和沉沒,開始成為了一部分學者認真討論的對象。由於氣象學者對地質學是外行的緣故,而曾經一度被埋葬的魏格納的“大陸漂移說”,因為戰後古地磁學的發展,而被重新提出來並完全復活了。正像曾經有過的這樣的先例一樣,曾被視為偽科學的“沉沒的亞特蘭蒂斯”,現在至少有了“日本沉沒”這個旁證了,這才是出現地質學熱潮的真正內因。在印度和澳大利亞的一部分學術界中,甚至出現了認為應該重新審視卡其瓦多的姆大陸神話的風潮,它比亞特蘭蒂斯傳說更為荒誕無稽。

全世界各個階層的持各種立場的人,正帶著各種各樣復雜的心情,凝視著正時刻逼近的“龍之死”。——“龍”的消亡,對這個行星上的陸地總面積,只會帶來不到百分之零點三的損失而已。可是,在思考作為“人類的土地”的這一地域的消亡時,其影響對世界整體來說,則是非常巨大和復雜的。在這塊土地上,居住著世界總人口的百分之二點六,他們過著人平均每年支出超過三千美元的世界最高水平的生活。在這塊土地上,每年生產著接近世界總產量百分之七的商品,世界總貿易量的百分之十四以上,在這個島國與世界之間進行。特別是日本作為“亞洲的工廠”,在成為石油、煤炭、鐵礦石、銅、鋁礦、鈾、矽砂,以及原棉、羊毛、詞料、食品、水果等發展中地區的一次性產品的大市場。同時,又是向世界市場提供鋼鐵、機械、船舶、汽車、電子產品、家電、纖維制品、雜貨、名牌產品等工業產品的重要供給國。而且這幾年來,它又是世界資本市場的重要成員。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它還作為長期信用的提供國,正急速受到重視。日本在世界經濟中所發揮的作用,已經非常巨大。如今,它那些巨大的積累將會消失,組織會遭受重大的打擊,國民的生活將突然成為剩下的世界各國的巨大負擔……而且,這場變動所帶來的危害,估計還會擴大到日本海域附近非常廣的範圍。

全世界的人,通過電視機、新聞電影、報紙畫報雜志的版面,正聚精會神地關注著往空中噴出濃烈的火與煙霧的同時,又不斷下沉的這條龍的身影。

雖然“拯救日本”的呼聲,已經成為了國際機構、各國政府以各種團體的宣傳口號而響遍世界,各國的街頭也舉行了募捐和集會,但大部分人的心中,卻對遙遠的遠東一角正在發生的悲劇性奇觀充滿了第三者的好奇心。內心深處各種心情復雜地交織在一起,慶幸他們的災難未在“自己的土地”上,對異常“繁榮”的國家的滅亡,感到些微的幸災樂禍,對自己國家不得不大量地接受這些難以理解的工作狂式的國民而不安,等等。

確切地說,真正拼命去面對這個問題的,只有悲劇的當事人他們自己。——日本的救援組織,似乎對這場災難也要創造“日本的奇跡”似的,夜以繼日地連續工作著。隨著最後時刻的逼近,日本救援組織本身的犧牲也直線上升。在各國救援隊中,美國海軍的規模最大,它與日本配合得最密切而且取得的成績也最大,並已出現了超過兩百人的犧牲。救援作戰司令格蘭德準將,在接受電視采訪時,吃驚地這樣說道:“日本的救援組織、官、民、軍人都令人吃驚地勇敢。連經歷過幾次實戰、久經沙場而經驗豐富的海軍士兵都會猶豫不前的危險地帶,他們都能勇敢地沖上去。為了挽救同胞的生命,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理所當然的。即便如此,我們有時也會議論,他們不會是因為國土行將消亡,而悲哀得發瘋了吧……”

盡管在播放時這一段被刪除了,但準將在這段話之後又補充說:

“我認為他們從本質上來看,是神風國民。——或者也許可以說,他們個個都是勇敢的軍人。——即便是‘過於柔弱’的年輕一代,在組織中也同樣如此……”

面對步步逼近的最後時刻,日本不斷地進行著殊死的搏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許這一點已經做到了。在那年7月以前,六千五百萬人在地震、噴火和海嘯中,最終逃離了日本的本土。這可是月平均達一千六百萬人的高速度。在維持如此奇跡般的高效率方面,世界上赫赫有名的日本綜合商社,在大變故開始前便接受密令,全面展開活動,在情報處理、組織運作上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然而,隨著損壞和下陷的加劇,因為列島內的交通隔斷,港灣和機場遭到破壞,救助進入了艱難的階段,主要采取把各地區少數零散、孤立的人們逐漸集中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