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 5(第4/13頁)

聽了這一席話,小野寺總覺得腳下的地板好像已經融化一樣軟綿綿的,心裏不禁有些害怕。雖然人們常說“如大地一樣安如磐石”,但實際上,人類卻是站在一個直徑一萬二千七百公裏的巖質行星表面的薄膜上,連同他們的文明、歷史以及生物的全部進程都在……大洋底僅厚五公裏的 ……只有地球半徑的一千二百五十分之一的厚度上——如同站在一個厚度僅為0.2毫米、直徑50厘米的氣球上!

“再說地幔,其構成的物質一般都認為是橄欖石。從地震波傳播的方式看,盡管通常認為它是固體,但從超長時期——即地質年代上看,它似乎是像液體一樣發生著對流,這一點,最近已經越來越明確了。最早在1929年,在魏格納有名的‘大陸漂移說’最為流行的時候,愛丁堡大學的霍爾姆斯就對大陸漂移的原動力進行了假設,此後,隨著魏格納學說不再時興,這個假設也被遺忘了。最近這十四五年間,隨著大洋底調查的深入,又出現了許多現象,這些現象只有通過那些假說才能解釋。雖然有人認為這種現象與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英國的蘭凱和布萊克從古地磁學領域重新證明了地球曾發生過‘大陸漂移’——有所不同,但多倫多大學的威爾遜卻再次把它與大陸漂移的原動力聯系在了一起。總之,地幔在地球深部,每年以一至二厘米的速度流動,在地表附近的某些地方,甚至以二至六厘米的較高速度在地殼下流動,這就帶動了地殼表層板塊——尤其是大洋板塊的移動,並且帶動巨大的大陸板塊移動,從而導致大陸邊緣地帶形成高大綿延的大褶皺山脈……片岡君,世界地形圖……”

片岡操作按鈕,投影台上立刻出現了色彩斑斕的世界地圖。

“要不要投到大屏幕上?”片岡問,“那樣更容易看一些。”

黑板旁降下的大屏幕上顯示出清晰的地圖,田所博士站在前面,兩手背在身後,繼續講解道。

“全世界的大規模的深海海底調查,不過是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才開始的……”博士用圓珠筆指著大西洋,“而且,由於發現海底的地熱流量同大陸板塊的地熱流量幾乎相等,而這一事實又與過去所提出的預測相悖,因此‘地幔對流說’再次被采納……復雜的理論在此就不多說了。大陸板塊上的花崗巖中所含放射性物質的熱量是地熱流的最大成因,但只含有微量放射性物質的海底玄武巖地殼也存在同大陸板塊一樣的熱流量。 對此,我們只能認為是:地球深處的內部熱量由於地幔的對流而被搬運了上來。大家都知道地幔內部幾乎不含放射性物質,而且,即便是地幔含有放射性物質,其熱量也只能通過熱傳導極小的地幔以傳導的方式輸送到地殼。如果是這樣,那麽,地球誕生之初——即四十五億年前地下僅數百公裏處所產生的熱量,經歷漫長的歲月後,現在才終於到達地表。因此,我們不得不考慮,大洋底的地熱流是由於地幔的對流從地球深部帶出的東西。請看這兒……”

博士將圓珠筆沿大西洋的中心地帶滑動著。

從北極圈冰島附近開始,在南、北美洲大陸與非洲西海岸之間形成“S”形的大西洋中心地區,巨大的中央大西洋海嶺縱貫其間,其跨度逾千米,高度逾三千米,且呈完全相同的“S”字形,延伸至遙遠的南極圈。

歐洲大陸、非洲大陸西海岸同北美洲、南美洲大陸的東海岸的凹凸部分正好能相互拼合在一起。魏格納的“大陸漂移說”——南、北美洲大陸在白堊紀以後,從歐洲、非洲分離向西漂移的假說最初得到的啟發就在於此。

“從北極圈到南極圈,縱貫南北大西洋中央的巨大的海底山脈——也就是大西洋海嶺,它以其怪異的特性備受關注。就是說,在這個海拔三千米的山脈中部有一條深深的縱向斷裂谷,沿著斷裂谷的中線一帶,地殼熱流量大得異常驚人,大西洋海底地震的震源幾乎都集中在這些山脊處——如此等等。根據這些特性,威爾遜提出,大西洋海嶺正處在地幔對流的上升通道,地幔對流從地殼深部上升到地表,再向兩側分流致使板塊移動,而板塊移動導致魏格納所說的古代大陸——‘泛古陸’——形成巨大的裂縫,並成為將南、北美洲大陸向西擠壓的原動力。後續的調查越來越印證了這一學說的正確性。我們知道,地殼擠壓出斷裂,斷裂帶上形成的海底山嶺——即因地幔對流而隆起的部分,它將遍及世界各大洋的海洋底部。”田所博士稍稍停頓了一下,環顧四周,低聲道,“但是,迄今為止,地幔對流和海底山嶺的相關結論都只是通過一些旁證歸納推理得出的,能夠揭示其對流真相的更直接的、權威的證據還在探索中。不過,根據我自己研究的尚未發表的方法,不但能夠制作出極為詳盡的地幔對流示意圖,還能綜合分析過去不曾認知的眾多新現象,並在研究分析的基礎上,預測未來將出現的全新現象,對此,我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