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 第三節(第2/8頁)

  白Ice原名白艾思,蘇醒後為了使自己顯得不那麽落後於時代,改成了現代常用的中英文混合名。他曾經是丁儀的博士生,在危機紀元末冬眠,二十二年前才蘇醒。一般來說,這麽長的時間跨度使人很難再跟上時代,但理論物理學自有其特殊性。如果說,智子的封鎖使公元世紀的物理學家到威極紀元仍不過時的話,那麽,環日加速器的建立到使物理學的基礎理論領域處於重新洗牌的狀態。早在公元世紀,超弦理論就被認為是十分超前的理論,是22世紀的物理學。環日加速器的建立,使得超弦理論有可能直接由實驗驗證,結果是一場災難,被推翻的部分遠多於被證實的,包括三體世界曾經專送的東西也被證偽,但按照三體文明後來達到的技術高度.他們的基礎理論不可能錯成這樣.只能說明他們在基礎理論方面也對人類進行了欺編。而白Ice在危機紀元末提出的理論模型是少有的被環日加速器部分證實的東西。當他蘇醒時,物理學界已經重新站到同一起跑線上,他則脫穎而出獲得很高的聲譽,又用了十多年時間,他重新回到物理學的最前沿。

  “似曾相識吧。“瓦西裏做了一個囊括一切的手勢說。

  “是啊,但人類的自信和傲慢已經蕩然無存了。”白Ice說。

  瓦西裏深有同感。看看航線的後方,海王星已經變成一個幽藍色的小點,太陽也只是一個黯淡的小光團,在天線表面連影子都投不出來。當年那由兩千艘恒星級戰艦組成的壯麗方陣在哪裏?現在只有這形單影只的兩艘飛船,全體人員不到一百人。“阿拉斯加”號與“啟示”號的距離近十萬千米,完全看不到。“阿拉斯加”號並不僅僅是作為定位網絡的另一端,上面還有一個探測分隊,編制與“啟示”號上的一樣,按總參謀部的說法是後備隊,看來上層對此行的險惡做了充分的估計。在太陽系這冷寂的邊緣,腳下的天線仿佛是宇宙中唯一的孤島。瓦西裏想仰天長嘆。但又覺得沒有意思,就從宇宙服的衣袋中掏出一個小東西,讓它旋轉著懸浮在兩人之間。

  “看這是什麽?”

  那東西初看像某種動物的一塊骨頭,實際是一個金屬零件,光滑的表面反射著寒冷的星光。

  瓦西裏指著旋轉的零件說:“一百多個小時前,我們在航線附近探測到一小片金屬飄浮物,派出一艘無人太空艇取回來幾件,這就是其中一件。我查詢過,這是危機紀元末恒星級戰艦聚變發動機上的一個零件,冷卻控制部分的。”

  “這是末日戰役的遺物?”白Ice敬畏地問。

  “應該是,這次找到的還有一只座椅上的金屬扶手和一塊艙壁碎塊。”

  這一帶是近兩個世紀前末日戰役古戰場的軌道範圍,掩體工程開始以後,經常發現古戰艦的遺物,它們有的出現在掩體世界的博物館中,有的則在黑市裏流通。白Ice握住那個零件,感到一股寒氣透過宇宙服的手套直入骨髓。他松手後,零件繼續在空中旋轉著,仿佛被附於其上的靈魂所驅動。白Ice把目光移開,遙望遠方,只看到深不見底的空曠,那兩千艘戰艦和上百萬人的遺骸已經在這片黑暗冷寂的太空中運行了近兩個世紀,那些犧牲者流的血早就由冰屑升華成氣體消散了。

  “我們這次探測的東西,可能比水滴更險惡。”白Ice說。

  “是啊,當時對三體已經算是熟悉,可對發出這東西的世界,我們一無所知……白博士,你猜過我們將遇到什麽樣的東西嗎?”

  “只有大質量的物體才能發射引力波,那東西質量和體積應該都很大吧,說不定本身就是一艘飛船……不過,這種事,意外就是正常。”

  探測編隊繼續航行了一個星期,將自己和引力波發射源的距離縮短至一百萬千米。在此之前,編隊已經減速,現在速度已經降至零並開始向太陽系方向加速,這樣,當發射體追上編隊時,兩者將平行飛行。探測工作主要由“啟示”號完成,“阿拉斯加”號退至十萬千米之外觀察。

  距離繼續縮短,發射體距“啟示”號僅一萬千米左右,這時,它發出的引力波信號已經十分清晰,可以進行精確定位,但在那個位置上,雷達探測沒有任何回波,可見光觀測也空空如也。接著,距離縮短至一千千米,引力波發射源的位置仍然看不到任何東西。

  “啟示”號上的人們陷人惶恐之中,起航前曾設想過各種情況,唯獨沒有想到與目標近在咫尺,視野中卻一無所有。瓦西裏請示預警中心,在四十多分鐘的延時後收到中心指令,繼續縮短與目標的距離,直到近至一百五十千米!這時,可見光觀測系統有所發現,在引力波發射位置有一個小白點,從飛船上用普通望遠鏡也能看到那個白點。於是,“啟示”號派出一艘無人太空艇前往探測。太空艇向目標飛去,距離迅速縮短,五百千米,五十千米,五百米……最後,太空艇在距目標五米處懸停,它發回的高清晰全息圖像,讓兩艘飛船上的人們看到了這個從外太空射向太陽系的東西——一張小紙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