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一章 簡化規則(第2/3頁)

“我也考慮過出現平分的情況,所以一旦出現份數相同的情況,那麽就加賽一輪,我想以我制定的賽制,連續兩輪分數都一樣的可能性並不大。”陳強開口說。

陳強的投籃大賽自然是脫胎於未來全明星賽的三分球大賽,但是在四十年代的籃球運動中,還沒有三分線,所以陳強將投籃點設定在了罰球線的那種距離上。以當時球員的投籃技術來說,這已經算是遠投了。

而且陳強也沒有引入後世三分球大賽的彩球機制。

在後世的三分球大賽當中,投中一個橘色球算一分,而投中一個彩球是要算兩分的,彩球的出現使得三分球大賽變得更加刺激,前面普通球多丟幾個無所謂,只要彩球投中了,那麽分數就能夠追上來。

而陳強之所以沒有引入彩球機制,首先是不想將所有的創意一股腦都拿出來,其次也是以為這是第一屆籃球的全明星賽,搞出來技巧挑戰賽、投籃大賽和扣籃大賽已經算是夠花哨的了,若是再把規則復雜化的話,普通球迷一時間可能會接受不了。

事實也的確如此,對於參加會議的這些球隊的管理層來說,投籃大賽的規則都要琢磨一下才明白,普通球迷恐怕真的得想半天才能完全搞懂。

而且未來的三分球大賽是要比兩輪的,第一輪算是初賽,第二輪是決賽。而陳強也沒有打算搞那麽的復雜,投籃比賽只用一輪決勝負,目的也是避免規則搞得太復雜,球迷接受不了。

對於後世的球迷來說,全明星的三分球大賽已經看過很多年了,對於規則也是了如指掌,然而對於四十年代的人來說,這畢竟是一種新鮮事物,理解起來也是要花費一些功夫的。規則太復雜反而會讓球迷失去興趣。

緊接著陳強又介紹起了扣籃大賽。

對於未來的全明星賽來說,扣籃大賽可以說是一個核心的比賽內容,其熱度甚至不亞於最後一天的全明星對抗賽。

在1984年以前,全明星賽只有一樣內容,那就是東西部全明星的對抗賽。到了1984年之後,扣籃大賽這項扣人心弦的比賽想入第一次進入到了全明星賽當中,從此以後全明星賽也發生了質的飛躍。扣籃大賽為全明星周末帶來了無與倫比的熱度,可以說沒有扣籃大賽,就沒有如今的全明星周末。

同時扣籃大賽也成就了很多傳奇運動員,給全明星賽帶來了很多難以忘懷的經典時刻。喬丹的罰球線扣籃被譽為扣籃大賽中最經典的一刻,也在後來的扣籃大賽中被無數參賽者致敬和模仿。卡特的360度大風車,更是將扣籃這項籃球技術,變成了一項藝術。相信每一個球迷的腦海中,都能回味起一次或者數次精彩的扣籃大賽。

毫不誇張的說,扣籃大賽是整個全明星周末的靈魂。對於很多球迷來說,他們可以不去看新秀挑戰賽、可以不去看技巧挑戰賽和三分球大賽,也可以不去看全明星對抗賽,但他們絕對會去看扣籃大賽,即便是因為種種原因錯過了全明星周末,也會去專門的找視頻回看一下扣籃大賽的精彩過程。

如今陳強要搞全明星賽,當然要將扣籃大賽引入到全明星賽當中,而且還要作為核心項目進行宣傳。

只不過除了陳強之外,在場的其他人還理解不了扣籃大賽的重要意義。

扣籃是很看身體素質的,而在四十年代,還沒有黑人球員參加職業籃球的比賽,所以球場上也沒有那種身體素質爆棚的肌肉棒子,白人運動員在彈跳方面天生要比黑人差一大截,當時很多職業籃球運動員是無法完成扣籃的,四十年代的扣籃,往往都是那種兩米以上的球員才能完成了技術,甚至很多身高兩米的球員,彈跳都不足以扣籃。

所以說在四十年代舉行扣籃大賽,絕對是大個子的比拼。而且由於身體素質的限制,這些參賽的大個子球員恐怕也很難做出花哨的技術動作,他們或許只能做一些比較基礎和簡單的扣籃。

不過這已經足夠了,畢竟四十年代的籃球,扣籃本身就是一種新鮮事,在比賽當中極其罕見,四十年代的球迷也沒啥見識,他們也沒有見過很花哨的扣籃,估計簡單的空中接力扣籃,就足以驚得球迷合不攏嘴。

只聽陳強開口介紹道:“扣籃大賽的評分機制與技巧挑戰賽和投籃大賽不同。技巧挑戰賽中,評分的標準是時間,誰完成規定技術動作的所用的時間更少,那麽誰就是冠軍;投籃大賽的評分標準則是命中率,誰投進的球越多,誰的就是冠軍。然而進行扣籃比賽的話,我們卻無法找到一個統一規範的評分標準,來決定最終的冠軍歸屬。”

“那你準備怎樣來確定勝負麽?”有人開口問道。

“既然沒有統一規範的評分標準,那麽我們就只能采取打分制了,通過主觀判斷來確定誰是獲勝者。”陳強回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