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一章 簡化規則

陳強開始詳細講解全明星賽的策劃書。

“技巧挑戰賽,顧名思義就是一個比拼技巧的比賽,我打算挑選幾名各方面技巧都比較好的運動員,他們需要完成運球、傳球、上籃和投籃等幾個固定的環節,誰用時最少,誰將獲得技巧挑戰賽的勝利。”陳強開口介紹道。

“這聽起來並不困難,運球、傳球、上籃和投籃,可都是球員的基本功,這樣比拼基本功的比賽,會有樂趣麽?”有人開口說道。

“所以我會在比賽場內設定障礙物,並且規定路線,以增加比賽的難度。”陳強用比劃道:“比如我可以設置幾個固定的人偶,球員需要運球繞過這些人偶;再比如我可以放置一個竹筐,球員必須要在一定距離內將球傳進球筐當中。”

“就好像是關卡麽?這樣好像有些意思了。”那人開口說道。

歷史上NBA第一屆全明星技巧挑戰賽是在2003年舉行的,當時之所以舉行技巧挑戰賽,是因為2002年的夢五隊輸的有些難看。那一年的籃球世錦賽是在美國印第安納舉行的,本土作戰的夢五隊先後被阿根廷和前南斯拉夫給教訓,結束了美國男籃在國際大賽中的58連勝,並且第一次無緣世錦賽四強,這使得整個美國籃球丟盡了臉面。

美國隊在賽後總結中意識到,球員們對於身體對抗和個人表演的崇尚以及對於基本功的疏忽是夢五隊落敗的關鍵,為了激勵球員們重視“運、傳、投”這三項基本技巧,也為了讓美國籃球可以重拾失去的光環,於是2003年的全明星周末增加了技巧挑戰賽的環節。

最初幾年的技巧挑戰賽的確是頂尖控球後衛的賽場,看看冠軍獲得者就知道,比如巔峰時期的基德,巔峰時期的納什,巔峰時期的德隆,巔峰時期的羅斯,巔峰時期的帕克等等。而後來技巧挑戰賽卻成了大個子表現自己的秀場,唐斯、波爾津吉斯、約基奇、恩比德、武切維奇,一群七尺長人跑來參加技巧挑戰賽。

當然這並不是說大個子球員的技巧就一定很差,但跟那些巔峰時期的頂尖控球後衛相比,大個子的技巧真的是要遜色很多,波爾津吉斯就算是身法再靈活,能比得過巔峰的基德和納什?讓他們參加技巧挑戰賽,更多的是為了娛樂性和收視率,而不是真正的決出那個技巧的冠軍。

隨著技巧挑戰賽規則改變,比賽也從原來拼籃球基本功,變成了誰能投中一個超遠距離的三分球。由於規則允許三次傳球失敗後可以跳過此環節,對於不善於傳球的大個子來說,大不了就是瞎扔三次,然後趕緊進入到下一個環節,也不會損失太多的時間,只要是最後一球能夠盡快的扔進,差距就會追回來。所以技巧挑戰賽上出現了那種開始落後很多,卻靠著一個中場位置三分球反敗為勝的場景。

或許這也代表籃球運動發展的一種趨勢,你可以運不好球,可以傳不好球,但三分球一定要足夠的準確,三分球的射程一定要盡可能的遠,這樣才能夠取得比賽的勝利。

對於未來的球迷或者球員來說,持續了十幾年的技巧挑戰賽已經有些審美疲勞了,甚至很多人將其看作是無聊的作秀,就連參賽球員本身對於技巧挑戰賽的冠軍也並不是那麽的在意。

然而對於四十年代的人來說,陳強所提出來的技巧挑戰賽真的是太新穎了,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比拼技巧的方式。

原本眾人都以為,陳強搞出來的這個全明星賽,跟棒球MLB的全明星賽一樣,只是挑選兩隊人打一場比賽,如今聽了關於技巧挑戰賽的介紹以後,眾人都已經意識到,陳強所設計的這個全明星賽絕對沒有表面上那麽簡單。

此時陳強又開始介紹起了投籃大賽。

“投籃大賽,當然是在比誰投籃更準,我這裏采取的是定點投籃的方式,一共有五個投籃點,底腳對稱有兩個,45度角對稱有兩個,最後一個在罰球線,五個投籃點的距離都差不多。”陳強開口介紹道。

“也就是說在每個投籃點投一個球,比誰最終投的準麽?那要是五個點都投進了怎麽辦?”又有好奇寶寶開口問道。

“每個投籃點不是投一個,而是投五個球。這樣一來每個人要完成二十五次投籃,二十五次投籃都投進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陳強回答道。

“的確如此,即便是精準的射手,想要在這個距離上的五個投籃點,連續投中二十五球也是很困難的,需要很精確仔細的瞄準。”有人點頭稱是。

陳強則接著介紹道:“除此之外,我還限定的投籃的總時間,目的是讓參賽球員不可能無限制的瞄準籃筐,他必須要盡快的出手,這樣才能保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所有的投籃。”

“這是一個好主意,可以避免球員瞄準很久然後再出手,那麽球員會出現更多的失誤,命中率也會下降,這樣回更容易分出勝負。”有人應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