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秤砣(第2/3頁)

高道穆帶來一個人。

周子儒。

雲郁看到這人,表情微微有些異樣。

周子儒見了他,伏地叩首:“臣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萬歲。”

雲郁見他態度恭敬,心情稍稍好了些:“你不是投降了雲灝,如何又來見朕?”

“臣是從洛陽來的。”

周子儒道:“當初雲灝入洛,陛下北狩。臣本想追隨陛下,高道穆建議臣,說陛下早晚會反攻洛陽,讓臣留在朝中,觀察敵情,以伺良機。臣聽了高道穆的話,所以留在洛陽。而今聽聞太原王大軍已至,陛下正要攻取洛陽,遂連夜出城前來投奔。”

雲郁吃驚地望著高道穆。

高道穆道:“的確是臣讓子儒留在洛陽,觀察敵情的。”

雲郁是聰明人。

腦子裏只稍微轉了轉,他很快想明白了是怎麽回事。

周子儒是高道穆的堂弟,這二人關系一向很好。高道穆追隨自己北狩,勸子儒留在洛陽,觀察敵情,按理這事,大可不必瞞著自己。

高道穆之所以不說,想必是藏著私心。朝中局勢,瞬息萬變。當初他那般倉皇出逃,誰又知道他一定能回來?高道穆和子儒兄弟,想來是做了兩手準備。如果接下來自己占了上風,周子儒就能跑過來,說自己是留在洛陽觀察敵情。如果是雲灝占了上風,周子儒的投降就是真降了,間諜這事就當沒有。萬一自己死了,有子儒在,高道穆也能保全性命。

說簡單點,叫腳踩兩只船。高道穆也是世家大族出身,他雖是自己的死黨,但絕非沒有私心。

不過這也是人之常情。

雲郁心想,若換了自己,為了家族,為了保命,他也會這麽做。這是世家大族慣有的做事方式。

尤其是亂世,為了分散風險,不至於將所有的資源投到一個君主身上,一旦失敗,整個家族覆滅。同一個世家大族的成員,常常會選擇加入不同,甚至敵對的陣營。這樣不管哪一方最終得勝,家族都能獲利。

雲郁想到此,心中一嘆,越覺得楊氏一門可貴。能傾其家族追隨自己一人,除了楊氏,而今天下再無第二人。

楊逸倒沒想這麽多,只是看到子儒,萬分高興。

不過周子儒眼下能來投奔,證明他在雲灝和自己中間,最終選擇了支持自己,雲郁已經大喜過望了,並不戳破、苛責他的心機,連忙感動地上前,親手攙扶他:“卿用心良苦,朕總算是體會到了。卿快請起。”

子儒衣衫單薄,渾身狼狽,一路行來,兩腳踩的都是泥,臉被風吹的面無血色。雲郁忙親賜了自己的狐裘大氅,替他披上。子儒瑟瑟發抖地謝了恩,雲郁又讓人賜他熱酥酪飲。子儒一飲而盡,看來是真渴了。

雲郁關切道:“卿是如何出得城來?洛陽城現在防守如何?”

子儒文弱,擡袖子擦了擦唇邊的酪漿,道:“高道穆給臣寫信,問城中情形。生死攸關,臣怕信中說不清楚,所以親自出城,向陛下面奏。臣是用繩子從城墻上面墜下,潛逃出城的。洛陽城而今守衛森嚴。臣趕了兩日夜的路,後有追兵追過來,多虧遇上了韓將軍。是他接應的臣。”

雲郁看向高道穆,心中頓時有些感動。

“愛卿……”

高道穆有些慚愧,道:“臣沒做什麽,這事多虧了韓烈。”

雲郁看向韓烈:“愛卿,你怎知道子儒會出城?”

韓烈道:“是高道穆拜托臣去接應的,臣只是做了分內之事。”

雲郁上前,握住他的手:“韓將軍有功了。子儒欠你一命,如同朕欠你。”

君臣感動一番,便說起洛陽城中的事。

子儒道:“洛陽雖守衛森嚴,但值守的,都是禁衛軍的人。陳慶之的人已經全部調去河橋,而且這幾日死傷慘重,恐怕堅持不了多久。”

雲郁道:“那南梁呢?蕭衍是什麽態度?”

“太原王率軍南下時,陳慶之就已經上疏,向蕭衍請求增援。但不知為何,蕭衍沒有增兵。聽說是因雲灝也上了一道疏,告訴蕭衍,不需要增兵,蕭衍才沒有增兵的。”

“果然不出朕的所料。”

雲郁道:“這意思,陳慶之跟雲灝的關系,必然不合了。”

“不僅如此,蕭衍恐怕也不信任他二人。”

這個雲灝也蠻天真。屁股在皇位上還沒坐熱,就開始跟陳慶之作對了。

這過河拆橋未免也太早了點。陳慶之大概也沒想到。他以為雲灝是個蠢貨,好掌控,自以為這樣就能挾天子令諸侯。卻不想想,他跟雲灝在這件事上,本就是唇齒相依。他那點力量根本沒到挾天子令諸侯的程度。在自己實力尚弱小的情況下,找個聰明的夥伴合作,互相助力,才是明智之舉。

而今挾天子不成,雲灝反倒扯起他後腿。

這人會打仗,是個將才,但政治水平實在不怎麽樣。只能謀一域,不能謀全局。他靠雲灝入的洛,而今也正因為雲灝,進退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