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四回 守師命星額收遺骨 受殘舍跛僧告禍殃(第3/6頁)

當下蜑崎照文拿過狙公太刀,舉過頭頂兩三次,為了讓七犬士也看看,便往走廊那邊湊湊,以便一同觀看。那口刀長過二尺,從表面裝潢上看,護手已多處銹蝕,纏刀把的線繩已脫落,刀鞘也破了。拔出來一看,裏面刀鋒毫未生銹,寒氣襲人,真乃稀世名刀。小煆冶(4) 的小烏,幹將、莫邪的太阿、龍泉(5) 也不過如此。刀棱上刻著十六個字:“依弓馬之力,不料得到狙公之刀。源季基。”眾人一見,疑念頓消,都一致嘆賞。照文將刀納入鞘內,還給、大說:“有關這口名刀的來歷,法師可知道嗎?犬士們恐怕就更不知道了。請星額長老也聽聽。卑職年幼時聽家父輝武在夜談時講過。從前先君季基朝臣在上野的官邸時,一日帶領四五名近侍去遊山射獵,在蕃山山麓有個無底池,池畔長著兩三棵繁茂的松樹。樹下有個耍猴的(注:即狙公) 漢子,將胳膊肘拄在樹樁上睡覺。季基朝臣騎著馬從蕃山來到這山麓,遙望池畔,見那漢子的頭上有條可怕的巨蟒,其身軀無異千載之老松,從那池中出來,頭在樹枝上,尾巴在水中,其長也就可想而知了。它眼睛像兩面銅鏡;口似血盆,伸著長長的舌頭,猶如噴射火焰似的。那漢子馴養的獼猴驚恐萬狀想逃生,但因被繩索拴著難以脫身,正在掙紮之際,便被那大蟒給吞了。然而蟒還不飽,又要吞那狙公,頭朝那松樹枝垂下,張口吐舌地到了那人身邊。說也奇怪,那個狙公所帶的腰刀,忽然脫鞘騰空而起,想截住那蟒將它殺死。大蟒嚇得急忙退回躲在松樹上。蟒退回去後,刀也就自然地回到鞘中。過了一會兒,大蟒又伸出頭來想去吞食那狙公,腰刀又從鞘內飛出,抵禦的情景如初。季基朝臣在百米外的蕃山腳下駐馬,對這聞所未聞的奇觀,既驚且怪,回顧侍從們說:‘汝等看見了吧?那漢子有德,刀護其身;但那把腰刀一定是世間稀有的寶物。我們只是這樣旁觀,未免太無惻隱之心了,得快去救他。’他說著拔出兩支獵箭,策馬向前來到射程之內,把箭搭在弓弦上等著。這時大蟒又把頭伸出來想去吞狙公,季基手疾眼快,彎弓放箭,不偏不倚正射在那大蟒的右眼上,那蟒疼得立即向後一仰,季基接著射出第二支箭,恰好射在大蟒的咽喉上,兩次都射中了要害,大蟒咕咚從樹枝上掉下來死了。狙公雖被這聲響驚醒了,但可能是受了蛇毒,既不能說話,也站立不起來。季基朝臣讓侍從去把方才的情況告訴那個狙公,侍從騎馬來到他的身邊,取出腰間所帶的解毒丹藥給他服了,狙公才蘇醒過來,聽到人家告訴他事情的原委,再看看那大蟒,嚇得他神色大變,過了片刻才又十分高興地跪下稟報說:‘小可是某村人,名叫朝暮七,是個耍猴的。今天被鄰鄉的村長找去為馬棚做祈禱,喝了點喜酒喝醉了,回來走到這裏不覺在樹下睡著,以後之事便不曉得了。倘若不是老爺奮勇相救,不僅喪失了獼猴,小可也將葬身那大蟒之腹,這等再生之恩,何時能報?真太走運了。’那人感激得噙著眼淚叩頭。季基點頭道:‘哪裏的話,汝之不死,是因有那奇異的腰刀。我將大蟒射死是後來之事。汝之腰刀定是名貴之物。是祖傳的,還是汝買的?’朝暮七答道:‘這把刀是父親傳給我的,雖然每次出來耍猴都帶在腰間,但既不懂拔刀術,也辨不出刀的好壞。倘若您想要的話,小可就把刀獻給您也在所不惜,以報答救命之恩。’季基聽了甚為喜悅,便說:‘那麽我就買下了,請到我的住處來。’季基於是就帶著他回官邸。路上見到走過來的莊客,季基便將此事告訴他們,說如將那個大蟒的屍體燒掉,就可以肥田。近村的百姓聽說既驚且喜,都稱贊季基的武德。按他的話照辦之後,次年的莊稼果然得到了很好的收成。殺蟒的好處還不僅如此,多年來因那個池塘有主神,村民害怕,不敢撒網或垂釣,夏季天旱時也不用那池塘的水灌溉田地,所以實是個無用的池塘。自此以後,人們沒有顧忌了,因撒網捕魚而得利者不少;或在淺水處種植荷花、慈姑出售;另外在稻田缺水時可從池裏引水灌溉。因此不僅人人歡喜,而且連青蛙叫都好像在歌頌領主之德,所以近村的百姓便把它稱之為武德池,這都是後話。

且說狙公朝暮七,同著季基朝臣來到官邸,季基讓近侍把他的腰刀拿過來抽出來一看,上面刻著‘退蛇之神刀’五個字,無疑此刀是珍品,便給狙公一百兩黃金作為刀的價錢。朝暮七幾乎都嚇呆了,喜出望外地以為這是今生無上的洪福,收下金子啟稟道:‘小可正愁著獼猴被大蟒吞了,以後何以為生呢。不知這把刀竟值這麽多錢,賞賜了一百兩黃金,真是恩上加恩,您太慈悲了。有了這些錢,今後不耍猴也可安度晚年了。以您這慈悲為懷的余蔭,定會使尊府永遠昌盛,子孫繁衍,千秋萬代,萬歲,萬歲,萬萬歲。’他連聲祝福稱謝。季基又賜給他酒,這次他仍未接受教訓,喝得醺醺大醉回去了。朝暮七之事到此為止。再說季基朝臣,重新裝潢了那把腰刀,命名叫狙公刀,每天都帶在身邊愛不釋手。季基戰死時不知這狙公名刀落入何人之手?瀧田的老侯爺同股肱之臣杉倉和堀內曾見過此刀,閑談時提到此事都十分惋惜。如今過了這麽些年,連知道名字的都很少了。不料先君的遺骨和那把名刀又出世,正好做庵主帶回去的禮物,真是件大的奇事,二位國主一定大為喜悅,連我們都感到光彩。然而這既是寶珠、星額二位法師所賜,也是庵主的功德所致,真是難得的造化呀!”照文一五一十地說明了這把刀的來歷,、大自然很高興,七犬士們也為之耳目一新,對先君更加崇敬,趨膝向前與照文一同又向佛壇上的遺骨叩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