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梔子女(第5/6頁)

“那就不要走到外廊去啊。”

“可是,他還是會醒過來呀。”

據說當壽水醒了,就算不走到外廊去,那女子不知何時就會坐在壽水枕畔,以袖掩口,俯視著他。

“其他和尚知道這件事嗎?”

“好像都不知道。看來他還沒有跟別人說。”

“明白了。也就是說,此事持續了七天。”

“不,我估計昨晚也是一樣,所以應該是持續八天了。”

“你跟壽水什麽時候見的面?”

“昨天白天。”

“噢。”

“他知道我和你的交情,說是可以的話,希望在這事還沒鬧開之前請你幫幫忙。”

“但是,我行不行還不知道呢。”

“嘿,難道還有你晴明辦不成的事嗎?”

“咳,去看看吧。”

“你肯去呀?太感謝啦。”

“我想看看那女子的臉。”

“對啦,我想起來了……”

“什麽事?”

“哎,第七天的晚上,那個晚上與平時有些不同。”

“怎麽不同?”

“哎,等等……”

博雅右手伸入懷中,取出一張紙片。

“請看這個。”

說著,把紙片遞給晴明。

紙片上有字。

“咦,這不是和歌嗎?”

晴明的目光落在紙片上。

無耳山得無口花,心事初來無人識。

“大概是《古今和歌集》裏的和歌吧。”

晴明微帶醉意地說。

“一點不錯。好厲害呀,晴明!實在是高。”

博雅的聲音大了起來。

“作過一兩首和歌的人,這點東西大概都知道。”

“我之前可是不知道哩。”

“你這樣子就挺好。”

“你是在嘲笑我吧?”

說著,博雅將最後剩下的酒一飲而盡。

“這首和歌跟那女子有什麽關系?”

“哦,是第七個晚上的事吧。壽水這家夥,把燈放在枕邊,躺著讀《古今和歌集》。好像是打算盡量挺著不入睡,挺不過才睡。這樣就不會半夜醒了。”

“哈哈。”

“但是,還是不成。半夜還是醒了。一留神,發現那女子就坐在枕邊,《古今和歌集》正翻到有這首和歌的地方。”

“噢。”

“說是那女子用左手指著這首和歌。”

“然後……”

“然後就沒有了。壽水望向和歌時,那女子便悄然消失了。”

“有意思。”

晴明饒有興趣地喃喃道。

“光是有趣倒好,這還挺危險吧?”

“我不是說過,危險不危險還不知道嗎?總之,先得讀懂這首和歌,因為那女子指著它。”

“唉,我看不出什麽名堂。”

博雅的目光也投向晴明手中的紙片。

我想弄到耳成山的無口花(梔子花)。如果用它染色,則無耳無口,自己的戀情既不會被人聽見、也不會生出流言飛語……

和歌大意如此。

博雅也明白和歌的意思。

意思是明白了,但問題在於,那女子為何要指著它呢?

這首和歌作者不詳。

“女子沒有嘴巴,和這裏的無口花(梔子花)應該有關聯。”

博雅說道,但是,再往下就不明所以了。

“你有什麽頭緒嗎,晴明?”

“好像摸到一點門道了……”

“哦?”

“總之,還是先到妙安寺走一趟吧。”

“好。什麽時候動身?”

“今晚就行。”

“今晚?”

“嗯。”

晴明點點頭。

“行啊。”

“好。”

事情就這樣定下來了。

夜間寒氣侵人。

庭院的花木叢中,晴明和博雅在月色下靜靜地等待著。

夜半三更,該是那女子出現的時候了。

空中懸掛著一輪滿月。滿月的光輝自西面斜照,月色如水。

月光也照在僧房的外廊內,即兩人藏身的花木叢的正對面。

“是時候了吧?”

“嗯。”

晴明只是低聲應了一下,若無其事地掃視一遍月暉下的庭院。

刷拉刷拉,潮濕的風吹動庭院的樹木。

“噢……”

晴明探頭去嗅吹過的風,叫出聲來。

“怎麽啦?”

“這風……”

晴明小聲說。

“風怎麽了?”

“馬上要進入梅雨季節了啊。”

晴明輕聲回答。

此時,一直注視著僧房的博雅突然緊張起來。

“門開了。”

“嗯。”

晴明點點頭。

僧房的房門開了,壽水從裏面走出來。

“看那女人!”

晴明提醒博雅。

果然,外廊內出現了一個蹲著的影子。

晴明說的沒錯,那正是他們聽說過的、身上穿著紗羅單衣的女子。

壽水和她相對無言。

“出去吧。”

晴明低聲對博雅道,然後從草眾中現身,穿過庭院向外廊走去。博雅緊隨其後。

穿過庭院來到外廊邊上,晴明止住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