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同窗及回禮(第2/2頁)

劉玉真笑得臉都僵了,但又不好多說什麽,正在此時,段嬤嬤笑盈盈地走了進來,道:“給各位老太太、太太、奶奶們請安,老奴是三奶奶身邊的嬤嬤,剛我們三爺有事找三奶奶商議,便派了老奴來請,向各位告罪了。”

鄉下婦人們哪被稱過太太、奶奶的,一下子便愣住了,有反應快的不由笑道:“這是我們舉人老爺找他娘子呢,舉人娘子快去吧哈哈哈。”

一陣哄笑。

劉玉真連忙站起身子,向諸位長輩嬸娘及妯娌們告罪離去,一走出堂屋便松了口氣,問道:“夫君找我何事?”

段嬤嬤也有些疑惑道:“姑爺未曾說,不過先前姑爺從老太爺處回來,聽說您在陪太太們待客,於是便吩咐老奴將您喊回來。”末了小聲補充道:“瞧那神色不像是大事。”

劉玉真定了定神,從西側的小院門回到了後院,穿過蒼翠的竹林回到了西廂房。西廂房前頭,和後院正房相隔的地方幽幽地生長著幾株牡丹,如今正是晚秋時節,牡丹花期已過,那花枝張牙舞爪地生長著。

“我瞧著這牡丹沒有府裏園子裏的長得好。”劉玉真隨口問道。

“可不是,”段嬤嬤解釋道:“家裏的牡丹院有十幾個下人侍弄呢,這院子裏的我瞧著有一兩年沒修剪了,這牡丹花想要養得好,冬日裏的修剪施肥必不可少,不然第二年就沒法看了。”

劉玉真提起裙擺拾級而上,道:“那到了冬天嬤嬤你吩咐下去,讓人來修剪,我記得我的陪房裏有個精通花木的小廝?”

“對,李三先頭是在梅園伺候的,他老子娘大半輩子都在園子裏度過,對這些個花花草草的最擅長不過,回頭我便吩咐下去。”段嬤嬤示意桂枝守在門邊,自己跟著劉玉真走進屋子,半響轉身出門去了耳房。

屋子裏沒有旁人,陳世文脫了鞋盤坐在窗邊的榻上,桌上放了一卷書冊,沒翻開幾頁。

劉玉真的腳步微不可見地停了一會兒,復又起步走近,笑道:“夫君,您讓段嬤嬤尋我回來,可是有事?”

陳世文示意她坐下,柔聲道:“沒什麽大事,只是聽說來了好些嬸娘,擔心你應付不過來,便讓人喊你回來歇歇。”

劉玉真有些驚喜,臉上露出了一個甜美的笑容。嫁到陳家這條路雖然是她無奈之下的選擇,對於其中的艱難也有些準備,但今天這種鄉下三姑六婆七嘴八舌的,還真有些不適應。

不得不說陳世文不愧是考中舉人的古代成功人士啊,員工激勵做得好,她這麽一說頓時讓她覺得剛剛那幹坐著的付出有了回報。

這老板還是不錯的。

陳世文並不知道新娶的小娘子腹誹他是個“老板”,他正斟酌著接下來的話應該怎麽說,“此外,”他猶豫了一下,道:“我與祖父、爹娘商議了一番,往後家裏的事情都還是由娘來打理……”

劉玉真愣住了,腦海中想起了早上回禮一事頓時解釋道:“可是早上我吩咐人給您的兩位同窗回禮一事?其實我是想起了以前家裏頭給劉府那邊的節禮,二嬸每每都是要說的,所以我才……”

劉家富、陳家貧,所以一直以來劉家的當家二太太都不大瞧得上陳家,嘲諷陳家送過去的年節禮物已經是劉家的保留節目了。可見兩家的家境差距,從中也可以看出陳家當家太太送禮是多麽的經年如一,不知變通。

所以今天一聽說兩位秀才要走,劉玉真的腦海中就浮現出他們回到家裏後一拆禮盒——三瓜裂棗的連路費都及不上,那得多損陳世文的個人形象啊!

所以才急急吩咐了桂枝去加禮,但現在陳世文這麽一說,難不成還錯了?那可不行,她是把陳世文當老板看待的,操持家務是為了給他幫忙,不是為了添亂,所以前傾了身子問道:“可是有什麽不妥?”

“你別誤會,”陳世文探過身子握住了她的手,笑望著她道:“你今早上做得很好,封兄和劉兄都是我的至交好友,你給他們備的回禮很妥帖。”

“只是這樣讓我想起了之前的人情往來,玉珠不愛理會這些,向來都是由身邊的嬤嬤做主的,娘又沒有準備過,難免有些疏漏。”

“我想了想,往後我們這房的人情往來便都交給你吧。”他遞了個冊子過來,笑道:“我這裏有一本冊子,上頭這些年來與師長、同窗走禮的記載以及我中秀才和舉人時收到的賀儀。”

“除此之外還有兩百兩銀子,往後家裏的事就勞煩娘子打理了。”陳世文道:“至於其他的親戚,尚未分家還是由娘管著為好,親近的你再添一份也就是了。 ”

“你既嫁了我,我自是信你的,”陳世文緊握著她的手,聲音沉穩而柔和,“自那日後我便知你是一個好姑娘,良善、明理,你我夫妻一體,我也沒什麽可瞞著你的,這家裏的事你慢慢的也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