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紅禧餅(第2/17頁)

“是。”我點頭,之後她又叮囑了我好些細節,讓我把包袱和烏龜放下,重新去洗了臉和手,才帶我回到少爺讀書的屋子這邊來,在門外她就問我:“會烹茶麽?”

我怔了怔,才點頭:“會的。”

韓奶奶又故意道:“少爺脾胃不太好。”

我聽出她在試驗我,便答:“喝團茶不傷脾胃,略加點姜還可祛風散暑邪。”

“哦?”韓奶奶笑了,引我到檐下的一角去,那裏有專門的小灶和風爐:“你來做吧?”

燒茶的銚子、茶具一應俱全,韓奶奶打開一個木櫃,裏面有一排貯茶的錫罐,各個打開給我看,有的茶我是認得的,有些卻不認得,沒有姜,但有冰糖和甘草,我便按照以前隨桃三娘學的烹茶方法,小心翼翼地煮水烹出一壺茶,倒好一杯後,照韓奶奶的示意,雙手捧到屋裏去給二少爺。

那少年仍專致看著書,我捧茶到他身邊他眉毛也沒擡起一下,我低聲道:“二、二少爺,請用茶。”

“放著吧。”少年還是淡淡的。

我放下茶杯就趕緊出來,韓奶奶問我:“少爺嘗了嗎?”

我搖搖頭,然後我又倒了另一杯遞給韓奶奶,韓奶奶抿了兩口,似乎還算滿意,又問我家住哪?幾個兄弟姊妹?我一一答了,她聽我說到柳青街和竹枝兒巷,就問那裏否有一家飯館叫歡香館,老板娘是北方過來的人,治廚烹調十分了得?我連忙說:“歡香館與我家最近,桃三娘不但飯菜做得好,酒糖糕餅做得更好,中秋、重陽的時候,大家街坊都要買她的點心吃才算過節呢。”

“是這麽著,那我就把家裏那事托她去做好了。”韓奶奶笑道,我才知道原來是她的親生兒子過幾天就要娶親,那位新媳婦也是嚴家的下人,名叫玉靈,當初同樣是伺候老夫人的,老夫人沒了以後,玉葉出家,她就跟隨了那位二夫人,但二夫人脾性大,對老夫人身邊過來的丫鬟更是沒什麽好氣,主仆間不合,便幹脆讓她擇婿嫁人了事。

韓奶奶要找桃三娘做的是婚慶時擺設和分送的“紅禧餅”,新人拜完天地入洞房後,還要同吃一個這種餅,表明團圓甜美,因此這餅也成了婚嫁儀式上最不能馬虎的一樣吃食。韓奶奶喝完茶就出去了,臨走還不忘叮囑我好生呆在這,少爺若有事叫人的話,記得答應等等。

面對這片陌生而安靜的庭院,我不敢隨意多走一步,便在灶邊的板凳上坐著,雙手撐著下巴出神。

也不知什麽時候,烏龜竟從那邊屋子裏爬了出來,我看它四下裏東張西望一番,就慢騰騰地往我這邊過來,許是這裏情景陌生,只認得我吧?它一直爬到我腳邊,我抓起它來,低聲說:“到了這裏你可不許亂跑了,萬一被他們拿去燉湯怎辦?”

烏龜眨了眨它那雙明亮的小綠豆眼兒,似乎並不害怕似的,我便摘了一片青草葉子逗它玩,這時候遠處的長廊有人聲傳來,我趕緊把烏龜藏在草叢裏,走過來的是唐媽,她提著食盒立在檐下,看見我還站在這,便招手叫我過去,低聲對我道:“韓奶奶出去前,沒告訴你要在申時二刻來廚房拿點心?”

我只好搖搖頭:“沒有。”

唐媽微皺眉道:“以後要記住,雖然每日三餐都由廚房的人送飯菜過來,但申時二刻,你就得到廚房來拿點心,夜宵或者你這裏小灶做,或者到廚房做,少爺身體不好,往往食欲不佳,因此更要少食多餐……以後你可要在這方面特別留意才好啊?”

“是……我知道了。”我接過唐媽手裏的食盒拿進屋裏去,按照唐媽指示,在一張桌子上把食盒打開,裏面有一碟蜜酥、一碗紅豆湯,唐媽又低聲告訴我說:“你擺好碗筷,就去請少爺出來用點心,他如果說等等,你就過一陣子再進去問,如果他說不用了,你再收好拿到那邊櫥裏放著,晚上少爺都不吃的話,你就可以自行處置,或吃或倒掉,記得了?”

我點頭,唐媽這才拿著空食盒走了,我對著桌上的食物發了會愣,還是只好硬著頭皮進那屋去,意外的是那少年竟已經伏在桌面睡著了,我之前給他端進去的茶,似乎沒有碰過,窗外微微吹進的風把他手邊的書頁吹得輕輕翻過去,我想還是不要吵醒他,便轉身出去,不曾想我剛走到門邊,那少年卻醒來:“茶涼了,替我換一杯來。”

我回身去拿茶杯,並且詢問道:“廚下送來了點心,您用不用?”

少年重新拿起書本:“不必了,你換茶來就是。”

“是。”我退出去,那少年書不離手,也不曉得他看的是什麽,更難怪他老母親在世時對他這般牽掛,他的身量看來比我高不了多少,面容清瘦,眼眶下有些烏青,想是睡得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