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儒家教育(第2/2頁)

不是質疑忠誠,而是受限於家族的影響。

相比起來,聞仲孑然一人,無妻無子,比幹就是王室中人,才可托付重任。

“很好!”

顧承點了點頭,從懷中取出第二卷儒家之道,遞了過去。

武平亂世,文定江山,天樞十二卷中,即便是後來居上的墨家,受到的重視程度,終究還是不如治國齊家平天下的儒道。

顧承首選兵家之道,是知道王朝末年,首重兵力,沒有兵權在手,其他一切都是虛妄,再起儒家之道,則是為了江山穩固,讓大商王朝變得中央集權,名副其實。

聞仲接過儒家之書,心領神會:“臣不僅傳授兵法之道,更要教導他們為國為民,盡忠盡力!”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洗腦也是。

這批現在的孩子,未來的貴族,才是制度改變的根基,至於他們的父輩祖輩,若是食古不化,自然要被淘汰。

顧承點點頭,突然問道:“西伯侯姬昌到了嗎?”

聞仲答道:“十日前已至,四大諸侯,他是最快來的。”

來得最快,不見得是忠心,還可能是野心與試探。

帝乙托付之時,曾言及四大諸侯的危害,聞仲第一個呼應,正是因為他也看出來了四大諸侯和大商是此消彼長的關系,無法真正的和平共存,此次登基大典,表面上是慶賀新的帝王繼位,實則也是一次試探。

如果大商強,則諸侯蟄伏,如果大商弱,那麽昔日成湯如何反的夏桀,今日就能再度上演。

顧承唇角微微一揚,關心起下一代來:“姬昌的兒子們可曾跟來?”

聞仲道:“只帶了長子伯邑考。”

“朝陽山對他敞開。”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