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陽州城外一破廟

陽州城外以富春江風景最美,城內則以瘦湖風光最佳,此時已然入夏,湖面上蓮葉如田,湖畔柳樹成蔭,說不出的清幽怡人。

前往西陵神殿參加光明祭的紅袖招歌舞團,如前些年一樣,還是住在瘦湖畔的宋閥別院裏,氣氛也如前些年那次一樣壓抑低沉。

前來發請柬的,還是那年那位崔閥的四管事,這位管事並沒有把手收在身後,隱藏自已的斷指,而是平靜地放在身前,仿佛是要這些來自長安的姑娘們看清楚,自已當年曾經因為她們受過怎樣的傷害。

三年前,紅袖招前往爛柯寺參加盂蘭節祭,恰逢崔老太爺百歲壽誕,崔閥要紅袖招獻一曲已然失傳的霓裳。寧缺寫了一封信,這位傲氣淩人的四管事便斷了數根手指,挨了很多記板子。

隨著時間流逝,很多事情已經發生了變化,今日崔閥的請柬,是邀請紅袖招往富春江畔崔園,為族長崔湜賀壽,並且依然指明要她們獻上一曲霓裳。上次還能靜而微傲相迎的小草,現在變得愈發低調,如今的清河郡已經不再是大唐的一屬,書院的威名並不足以確保姑娘們的安全。

小草望向身旁那名西陵神殿神官,神官仿佛什麽都沒有聽到,雖然他接到的命令是把紅袖招好好帶回西陵神國,但這並不代表他不願意看到這些驕傲的唐女,在清河郡受到一些羞辱。

看著這位年輕的紅袖招主事姑娘收了請柬,崔家四管事滿意地笑了笑,輕輕撫摩有些發癢的斷指,仰首走出了宋氏別院。

來到陽州城街上,一陣擾嚷聲進入青簾小轎,四管事微微蹙眉,掀起轎簾一看,沉聲說道:“堂少爺在那裏做什麽?”

……

……

寧缺和王景略回到了陽州城,他們戴著草帽,看上去就像普通的百姓,沒有任何起眼處,也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懷疑。

在街上走著,寧缺忽然停下腳步,擡頭望向匾額上寫著的清河郵所四個字,不由想起當年這裏還叫大唐郵所,桑桑在這裏給渭城寄了張銀票。

還沒有來得及感慨,他的注意力便被街頭的喧鬧聲吸引了過去。他和王景略走過去一看,只見人群圍著數名書生模樣打扮的年輕人,其中一人正在大聲地說著什麽,其余數人則是和維持秩序的諸閥武裝怒目相向。站在人群裏聽了會兒,寧缺才知道那名正在大聲說話的年輕人,原來是崔閥某旁支子弟。

那名崔公子揮舞著手臂,看著街上那些面露驕橫神色的燕人或南晉人,大聲憤怒說道:“我們唐人憑什麽要讓異國人在自已的土地上囂張?昨天夜裏打傷那小姑娘的神殿執事,為什麽今天被送出了陽州城?”

那些握著佩刀的諸閥子弟,臉色有些不豫,人群裏也有人惱怒地駁斥他的意見,最後爭論自然而然地來到清河人究竟是不是唐人這個方面。

“什麽褻瀆昊天?這都是西陵神殿的一面之辭!誰能證明?我崔華生從出生起就是唐人,驕傲了二十余年,現在卻要說我不是唐人,要我像那些南晉人,燕人一樣去卑賤地做狗,我憑什麽要同意!”

人群漸漸變得安靜下來,寧缺冷眼旁觀,發現這個叫崔華生的還有他身旁那幾名年輕人居然都是諸閥子弟,確認清河郡裏確實還有很多人心向大唐,尤其是那些沒有被青苔院墻蒙蔽眼睛的年輕人。

便在這時,人群漸分,一輛青簾小轎走了進來。崔族四管事掀簾下轎,看著崔華生寒聲說道:“堂少爺,你的堂兄叔父,還有我清河諸姓數百條人命,就葬送在長安城的會館裏,難道你還要以唐人自居?”

崔華生見是此人,先是微怔,然後面色蒼白悲愴說道:“我妻家秋氏去年秋天被你們滅族,一家四十余口死不見屍,便是我那外甥不過四歲,都被你們殺了,我兄乃太守府知書,被你們用棍棒活活打死,按照管事您的意見,我如果還以清河諸姓子弟自居,如何有面目去見他們?”

四管事的臉色愈發陰沉,說道:“堂少爺你應該清楚,此乃我清河千年大願,事至已此再便再也沒有回頭的可能,你何必如此執念?”

崔華生厲聲喝道:“我便是如此執念,你又能拿我如何?今日之清河乃無國之地,無律之土,難道你還能治我的罪?”

四管事寒聲說道:“沒有律法,還有族規,來人啊,把堂少爺給我綁了,送到祠堂去交族裏處置!”

話音落處,人群裏沖出好些人,把那幾名年輕人踹倒在地,用麻繩緊緊縛住,綁在木棍上挑起,向著城外的族祠走去。

……

……

依然是美麗的富春江畔。

寧缺直到此時才發現,江邊放著好些竹子編成的籠,大概便是浸豬籠的用具,無數年來,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男女,被活活淹死在美麗的富春江中,江水裏那些柔順美麗的水草裏不知有多少冤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