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3/4頁)

皇帝有猜測過太後與父皇的死有關,卻從未想過年紀輕輕她就有膽敢偷龍轉鳳。

“陳林氏醒來,身邊的繈褓中就是個女嬰,”唐五摳著字眼,生怕自己哪句說得不對,會讓皇上想偏:“而太後生的則是個男嬰,當時沒人懷疑。會敗露全是因皇六子越長越像陳林氏,老國公是第一個發現不對的。他讓老國公夫人進宮試探太後,結果如他所料。”

“太後還以此做威脅,讓老國公全力助皇六子奪嫡。老國公沒有表示,不久皇六子就在後雲潭假山上摔了下來,沒了命。”

皇帝皺眉:“奉安老國公動的手?”倒是有這個可能,太後有子才可奪嫡,沒了皇六子,也就沒了奪嫡的根本,算是釜底抽薪。

“皇上聖明,”唐五輕出一口氣繼續說:“皇六子死後,奉安老國公就將太後從陳氏族譜中除名了,並且令世子不得聽從其任何私令。”

“可太後卻不願意放過權勢鼎盛的母家,屢屢拿偷龍轉鳳之事做要挾,這讓老國公生了殺女的心。可惜因有皇六子之事在前,太後早就提高了警惕,老國公幾次都沒有得手,終抱憾離世。陳弦痛哭說老國公死不瞑目,入殮都沒閉眼。”

好歹毒的婦人,竟拿自己犯下的錯,以陳氏一族人的命要挾年邁的老父,鎮國公為奉安老國公感到痛心。他也終於明白為何皇帝要不顧名聲,將她送去護國寺了?

唐五還有話要說:“皇……皇上,陳弦還告知臣,太後仰慕前朝豐天女皇。在閨中因喜《豐天呈黃經》,被老國公夫人斥責過多次,都沒什用。”

她這是做春秋大夢呢?前朝的豐天女皇幼時家逢大變,四處漂泊,見識多廣,妙齡之年就在廣陵門集舌戰江都十三俊才。要知那十三俊才後來個個都是賢能。

太後被養在深閨,見聞過什麽?讀一本《豐天呈黃經》就想學豐天女皇,簡直是不知所謂。

“陳弦除了這些醉話,就沒拿出點旁的?”皇帝手指輕彈著龍案,話誰都會說,但證據呢?他下旨廢太後,總要有證據來向天下交代。

鎮國公扭頭看向有了媳婦忘了爹的孽障:“皇上問你要證據。”

唐五舔了舔發幹的唇:“那個……那個臣嶽父肯定是裝醉,借著臣的口向皇上投誠。奉安國公府世子陳一耀去了平中省,幫韓逾打掩護就是個樣子。臣相信奉安國公府遲早會拿出證據指認太後,與其割裂。”

“朕等著,”皇帝打量起唐五,一些日子沒見,其面上的輪廓都剛硬了幾分,便知這半年多是沒少練,“出了七月,你和陳氏女就要成婚,朕會讓皇後賜陳氏女一份添妝。”

唐五明了聖意,興奮地立時磕頭謝恩:“皇上聖明,臣一會就去告知陳小九這個大喜。”

“不用急著謝恩,”皇帝斂目:“兩年之內,若奉安國公府拿不出讓朕滿意的東西,朕就當你之前的話沒說。”

兩年時間,足夠燕茂霖摸清戶部的底。

“臣代奉安國公府叩謝皇恩,”唐五並不覺兩年時間太短,至少有這兩年的時間,奉安國公府還有機會。

“退下吧。”

待鎮國公父子離了大殿,長相平凡的中年男子從盤龍柱後走出,多嘴問了一句:“皇上相信唐逸清說的話?”

起身走下大殿,站到山河千秋圖下,皇帝沒有回應天甲。陳弦借唐逸清之口傳到他這的話,他信。給奉安國公府機會,也是有原因的。

被立為太子那日,他在幹正殿陪父皇下了一夜的棋。父皇說京中勛貴與各方大氏族牽扯愈來愈深,再那般下去,遲早有一天勛貴與世家可左右朝政。

會娶太後,是父皇自己向皇祖求的。不為其他,只因父皇有一次代皇祖去奉安國公府參宴,偶然發現太後在讀《豐天呈黃經》。而那時還是閨中淑女的太後,在知道他是太子,便有意展示才學。

交談之中,父皇將話引到朝政,太後毫不避忌侃侃而談。這叫父皇看到了太後的勃勃野心,他求娶她,養大她的野心,想的便是將開國勛貴——戰功赫赫的奉安國公府連根拔起。

皇帝並不認同先帝的做法,勛貴與大氏族滲透太過,當政者可打壓、離間氏族勛貴,重學重科舉,拱寒門士子入朝,成多方制衡。

而除盡功勛,只會讓有識之士寒心,再到戰時,還有誰會主動請纓沙場點兵禦敵?

仰望山河千秋圖,皇帝眼底清明,他要盛世長榮、開疆擴土,就不能鳥盡弓藏,濫殺那些開國勛貴。當然若他們真有心叛逆,他亦會趕盡殺絕,讓他們永無翻身之地。

父皇,您有後悔當初的決定嗎?

一頂著張圓臉,看起來還十分稚嫩的宮女拎著金絲楠木食盒從後殿走出:“主上,皇後娘娘讓臣給你送三寶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