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第2/3頁)

碧雲已經習慣了,拿著調羹舀了水送至主子嘴邊。

麻木地張開嘴,品到了甘甜,陳元若閉上雙目,兩滴淚溢出,腦中是姑母吊死在慈寧宮的畫面,奉安國公府的厄運就是從這開啟的。她穿著宮妃曳地裙跌跌撞撞地跑到慈寧宮外,全是禁軍,遙可見帝王頎長的背影。

堂堂皇太後,一國之母,到底犯下了什麽事才會自戕於慈寧宮,引得聖上震怒,誅殺奉安國公府九族!

姑母,您為什麽會在新帝登基未滿三年就搬去護國寺?是真的心系天下為國祈福,還是……還是逼不得已而為之?

喂完半盞茶,碧雲拿帕子給主子擦了擦嘴:“待天亮了,奴婢還得去回了夫人,再請姜太醫來看一看,”掖好帕子,繼續喂水,“今年柔嘉公主府的紅梅宴,姑娘還是別去了,萬一再被凍著,那就……”

“不,”陳元若驀然睜開眼睛,眼神是從未有過的堅定:“我要去。”若真如噩夢所示,那能在帝王之怒下救奉安國公府的就只有一人。

皇帝的妻子,李氏安好。對,就是現任寧誠伯那位年已十九的嫡女。

她懷疑噩夢所示是真,還要多謝朱薇嵐那個賤人。因為這些莫名而生的噩夢,她想到了與自己一同墜湖的朱薇嵐,便讓奶嬤嬤的三個兒子輪流盯著承恩侯府。

九月二十九日那天,朱薇嵐利用瘋馬欲害寧誠伯府三姑娘,已說明了一切。朱氏賤人與她一樣,都預知了一些……一些以後可能會發生的事。

只她與朱氏賤人不同,朱氏看不清,以為害了皇後,結果便會不一樣。

可她卻知皇帝從未想過自奉安國公府又或是承恩侯府擇妻,所以自己亦未想過去動皇後。

且奉安國公府的先祖於寧誠伯府有恩,這對她日後相求之事有助益。只是在夢裏自己驕傲得像只孔雀鳥,並沒有去求皇後。

雪一直下,至第二日午後才停,天放了晴。屋裏燒著銀霜炭,溫暖如春。李安好拿著個花繃子窩在榻上看著九娘領著小雀兒教導幾個新“徒弟”,看夠了低頭繡兩針。

先前答應宏哥兒,要給他繡三只香囊。半個月過去了,就還有最後一只沒繡好。

旬嬤嬤帶著幾個粗使婆子走了趟大廚房,背回來兩大筐的菜,交給了寶鵲後凈了手,回房換了身衣裙入了堂屋:“二夫人昨兒才搬回淺雲院,今兒一早就鬧上了寧余堂。”

圍著九娘母女坐的幾個丫頭都有些愕然,紛紛看向神色無異樣的姑娘。

“看我幹什麽?”再有幾針,小老虎的耳朵就繡好了,李安好手下沒停:“祖母既然已開口讓六妹妹侍疾,就不會因著二嬸不願而改變主意。”況且親娘都病了,李安馨還去公主府參加紅梅宴,這是置公主名聲於不顧。

“二夫人和六姑娘這是還沒死心,”旬嬤嬤給李安好添了茶,後站到一旁伸頭去看姑娘的花繃子,瞅見那只尚缺一角的小老虎耳朵,不禁笑著打趣:“您這只小老虎香囊是準備給七少爺拿來裝壓歲銀子嗎?”

李安好也樂了:“不會繡到過年的。”周氏和李安馨打的什麽主意,她心裏大概有點底。

皇帝修繕坤寧宮,娶妻在即。這當口柔嘉公主邀各家閨秀齊聚公主府紅梅林賞梅煮酒,難免會叫人遐想連篇,周氏和李安馨自然也不例外。她們這是想與天賭,奮死一搏。

還真是自私又可恨!

不說皇帝會不會去柔嘉公主府,單論李安馨欲要在柔嘉公主府算計皇帝這份心思,就是罔顧寧誠伯府全族的命。母親在世時,就說周氏為人太“獨”,做不得世家宗婦,真是一語中的。她教出來的李安馨,也是一樣。

而歷經之前種種,也應了舅母所言,周氏母女聰明有余眼界不足。可眼界不足看不清大局,太聰明只會使其自視甚高,不但不美還很致命。

周氏抱病,拉著女兒在寧余堂苦苦哀求。一開始老夫人還沒多想,後見她們不依不饒,就不禁往深裏想了,終著人叫了二老爺回來,直接將周氏母女關了禁閉。

十一月五日清晨,李安好在寧余堂陪著祖母用了早膳,說了會話,旬嬤嬤就來稟,車馬備好了。

老夫人趕忙起身,讓江嬤嬤把準備好的東西拿出來:“柔嘉公主請的都是尚未出閣的深閨淑女,祖母也不好陪你去,”將做工精致的香囊塞到孫女兒手裏,叮囑道,“若是遇到什麽事也不要慌,這香囊裏是兩千兩銀票……”

“這個安好不能收,”李安好又將香囊塞回祖母手裏:“您放心吧,有錢能使鬼推磨安好還是懂的,銀票、金票,我都帶足了。”

水至清則無魚,外祖雖是寒門出身,但位高至吏部尚書,能拿的多少拿了一點。外祖母又深諳商戶那些道道,家底交到大舅母手裏並不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