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第2/2頁)

皇帝點首,轉身面向寢殿,也不用範德江,自己開口問到寢殿中人:“母妃現下可好,朕甚是擔憂。”

話音一落,一方臉嬤嬤出了寢殿,深屈膝行禮:“奴婢請皇上安,娘娘服下固心丸已好了不少,這會正醒著,請皇上進去說話。”

“有勞龔嬤嬤了,”皇帝意思下扯了扯唇角,龔嬤嬤立時側身退至一旁。

待皇帝進了寢殿,她一步上前攔下了欲要跟著的範德江,語帶歉意地說:“江公公,懿貴太妃娘娘想與皇上說些體己話。”

“懂,”範德江沒做猶豫就收回跨出的右腳,抄手笑看著龔嬤嬤,他太懂了。

先帝立太子不過半年,就因一時不節制猝死在了新妃床上。當時太子東宮只有兩側妃、一庶妃和六侍妾,太子妃是一點沒影。

這若是擺在上頭那四個皇子身上,是萬萬不可能會如此。正妃未娶側妃就進了門,於嫡可不利。

皇上虧就虧在這身份上,哪方都不靠。

靖文二十六年,先帝陳皇後大概是窺得帝意了,想將自己的表外甥女定給將滿十五歲的皇七子。而皇七子的生母聞訊自是不願,她屬意的是與她一心的同族表侄女。

二人相爭不下,皇七子了然她們心思,則是兩位都不願娶,去了幹正殿,陪先帝下了兩盤棋。

不過半月,皇七子滿十五歲,先帝封其為雍王。不久後陳皇後的表外甥女被納進了宮,成了康嬪。而懿貴妃的同族表侄女則連同武靜侯的嫡次女被賜予雍王為側妃。陳皇後大概是氣不過,一次賞下六侍妾。

新帝登基,照例封賜後宮。武靜侯的嫡次女韓側妃為淑妃、懿貴太妃的表侄女葉側妃為德妃。幾年過去了,皇上中宮一直空懸著。陳太後雖遠居護國寺,但也沒消停,常招娘家侄女陪伴。懿貴太妃也看出了德妃不中用,又大力扶持母家。

想到承恩侯的那個嫡幼女已長成,範德江敢拿項上的這顆腦袋賭,今兒懿貴太妃肯定會借著馮嬪失子再提中宮之事。可不巧,早朝時諫大夫馬晨上了折子,勸諫皇上盡早封後。

聽好了是封後,不是娶妻。馬晨的夫人是武靜侯嫡姐的長女,而現下這後宮裏頭,四妃位上有二。不過馬晨這一番動作,估計也只是出自武靜侯府的試探,畢竟明年又是大選之年。

寢殿中,面色蒼白的懿貴太妃,頭上包著抹額,倚靠著纏金絲軟枕,慈愛地看著坐在床邊椅上的皇帝,不掩眼中的痛和愧疚,無力地張了張口,似不知要說什麽一般。無奈深嘆一聲,像不願相信地憂戚道:“你又失了一個孩子。”

“母妃不用自責,只能說他與朕無緣,”皇帝凝視著半躺著的貴婦人,這位想什麽,他心裏很清楚,只是不願成全罷了。

“可……可那是你的孩子呀,母妃心疼,”懿貴太妃眼眶又紅了,淚汪在眼裏:“說到底還是中宮無主的禍,”眼神撞進皇帝黑不見底的眼眸中,放在被上的手不禁一緊,氣弱了兩分。

“母妃所言,朕記在心裏了,”皇帝微微扯了下唇角,他確實缺一位皇後。不過馮嬪失子,全屬自找。

皇帝既已這麽說,懿貴太妃也就不敢再多言。兒子不是自己一手教大的,這母子情分要淡薄許多。皇帝心思又難測,手段更是厲害,她還有一個兒子指著她。

她得好好攏著皇帝,面露疲態:“讓龔嬤嬤進來伺候吧,你也回去休息會兒。朝政繁忙,別太累。”

“好”

送走了皇帝的禦駕,龔嬤嬤進了寢殿,就聞一聲哀嘆:“娘娘。”

“給承恩侯府傳句話,哀家想薇嵐那丫頭了,讓她進宮陪侍,”懿貴太妃又嘆一聲,但願這次扶起的是個明白人。

出了慈安宮,走至千蓮白雲池旁,皇帝驀然刹住腳:“那幾個人查得怎麽樣了?”

弓腰綴在後的範德江會意,立馬回道:“除了寧誠伯府的三姑娘,其他三位都查清楚了。”

皇帝微斂一雙雙鳳眼,手背到身後繼續前行:“今年初雪,柔嘉公主府上應還會設宴。”宮裏虎狼太多,他的皇後品性要好,但卻不能太和善。

“是,奴才知道該如何做了,”範德江吞了口口水,皇上不想當鰥夫的心,他很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