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第6/6頁)

如此觸目驚心的分屍與盜屍數目,雖無法確定分屍人弄走屍體後具體做了什麽,但此類兇手極少會主動終至犯案。

必有外力阻止了他的行為,可能是死亡或重傷失去了犯罪能力,也可能是換了一個地方繼續。

目前繼續檢驗屍體,得到新線索的概率不大。

不過,巴爾克還是暫時留在了明多拉村,處理所謂的土地勘察後續。

凱爾西與歇洛克則前往附近的特倫特河畔斯托克。

18世紀後期,英國從遙遠的東方進口了精美的瓷器,皇親貴族以擁有東方瓷器來彰顯地位身份。

瓷器漸漸變得供不應求,而海上貿易的周期長且有太多不確定性,促成了英國本土的制瓷業發展。

特倫特河畔斯托克,被稱為英國的瓷都。

早在17世紀,因占據了地理優勢,擁有豐富煤炭和陶土資源,促成了這一區域的陶器制造發展。

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此地的陶瓷產業越做越大。

先是從利物浦港運來的東方瓷,各工坊通過仿造或創新再制造本地瓷,從此瓷器也漸入英國尋常人家。

這次前往瓷都,主要查探慈善公墓的創建者赫爾曼。弄清分屍人選擇這塊廢棄墓地,是否與赫爾曼有關。

兩者之間,是否存在某種聯系,比如赫爾曼曾經營的東方遠洋貿易,是否對分屍人造成過什麽影響。

踏入瓷都,天上滿布濃霧。

一望而去此處密密麻麻地分布著高聳煙囪,黑灰霧氣源源不斷從陶瓷窯高聳的排氣口中排放出來。

若不是人聲鼎沸,來來往往的瓷廠工人不時出沒,都有種來到某種世界末日的錯覺。

且說委托人威爾遜回購項鏈後,對特倫特河畔斯托克做了一番粗略調查。

雖然他給的資料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但聯絡上的當地百事通肯特僅消息還算靈通。

在給出藥材與瓷器兩個關鍵點後,肯特花了幾天查到早就消失在商界名單上的赫爾曼。

赫爾曼三十多歲來到瓷都,一開始並沒本錢做瓷器生意。只趁著遠洋貿易興起,和搞瓷器的人合作,他販運一些東方的藥材。

搞了十幾年後積累了一些資金,也改投販運瓷器,一度收入頗豐。

可惜,天有不測風雲。

一批專供貴族的瓷器,遭遇了海上風暴。這批貴貨的血本無歸,導致資金鏈斷裂,讓赫爾曼深陷財政危機。

那時,赫爾曼也曾試圖轉型,想走低成本地自建瓷窯燒瓷,但遺憾的是未能研發出新品賺錢,他就走到生命盡頭。

赫爾曼沒有子嗣,死前已經破產,最後名下僅存一家廢棄的小瓷窯作坊。

而想通過他找到與分屍者的關系,只能碰一碰運氣,看看廢作坊留下了些什麽。

“是這裏。”

歇洛克推開了生銹的大門。

往裏走,一路蛛網成堆,積灰表明很久沒有人來過,就連作坊的煙囪也塌了一半。

二十年前,赫爾曼因肺病死亡。

諷刺的是曾出資做慈善公墓的人,死後一周無人收屍。直到遠方朋友來探望,才發現僵化的屍體,將其入葬。

當地政府曾計劃將無主的小作坊土地回收,但後來斷絕了這一念頭,主要原因是傳聞它鬧鬼。

鬧鬼的理由很充分,赫爾曼心懷不甘而死,死後又一度無人收屍。他的亡靈不時在四周出沒,詛咒來到此地的人都會和他一樣淒慘。

詛咒,又見詛咒。

別管它怎麽出現的,效果奇佳。其他作坊都早已陸續搬走,讓此地成了城市邊緣的無人區。

“這還真像驚悚故事的開頭。”

凱爾西環視了一圈,天灰蒙蒙的,破作坊四周荒無人煙。“兩人來到老作坊尋找線索,一腳踏入,背後的大門砰地關上了。”

‘砰!’

一陣對流風刮過,真的把生銹的大門給關上了。

正午時分,室內卻很昏暗,僅從幾扇破窗透入一些亮光。

歇洛克不由側頭,“的確,我們都知道詛咒是無稽之談,更有可能是分屍人所為。

但,傑瑞你能暫緩一下編寫故事的天賦嗎?在現場請保持安靜,別一開口就編造什麽頭頂傳來咚咚聲。”

‘咚!咚!’

又一陣風吹過,鉆入破洞的屋頂,正發出了奇怪的聲響。

凱爾西原本還有些尷尬,她沒想點亮預言家血統,而此時又泰然自若地回視歇洛克。“不愧是湯姆,你的編故事能力也一樣的出色。”

歇洛克旁若無事地側頭,但可能要開始相信世上有氣場不合的存在。他單獨辦案時,從沒遇到過諸如死樹倒塌、村民圍攻、言語靈驗等怪事。

‘咚!咚!’

天花板與屋檐間隔內,再一次發出了敲擊聲。

兩人面色一肅,皆是擡頭望去——上面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