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第3/4頁)

裴貞回到朝城,將所有士族豪商和大地主們召聚到一起,他大聲喊道:“越王亂臣賊子,火燒臥牛山,將我朝城鎮守臥牛山險關的兒郎投入無邊烈火煉獄,其亡我朝城之心便如臥牛山上的烈火,生死關頭,我們唯有以命相搏,換妻兒家小一條生路。朝城城墻低矮,擋不住越王大軍,臥牛山已無天險可守,待山火歇滅,便是朝城遭難之時。”

朝城上下,群情洶湧,很多人恨不得現在就翻過臥牛山去跟越王拼命。

裴貞告訴他們,命是要拼的,但……不能白白送死。他們必須得給家眷爭取一條生路。

秋收剛過,很多糧草還囤在城中,沒有來得及運去草原。

二三十萬人要遷移過去,也需要時間。

一旦火勢減小,越王的大軍翻過臥牛山,將能直取朝城,把撤離的人堵在路上。

裴貞讓夫人惠長樂和十歲半的鎮武侯世子裴澈領著朝城的人撤往草原,等到戰事過後,再出來。各家各戶,男丁多的,分出一兩人保護家眷,再留下一批戰奴抵禦草原的野獸巨蟒,守護大家。

待安排完,朝城十五歲以上男丁,能夠出征的,有五萬人。

裴貞派出人去找那種被大火燒過後,能夠過人的地方,帶著朝城五萬人翻過臥牛山,直取魯城。

他們必須把越王的人堵在臥牛山的另一邊,給朝城爭取撤城的時間,哪怕是用他們的生命為代價,哪怕是用他們的屍體拖住對方,也在所不惜。

……

越王派去攻打朝城的人正駐紮在魯城人,他們沒想到裴貞會冒著山火帶人攻來,見到裴貞來襲,匆匆關上城門。他們派出城、駐紮在臥牛山下的人,則沒能逃過,全都遭到了朝城人的猛烈攻擊,無一生還。

魯城富庶,城墻高,城門結實,並不好攻。

裴貞放棄魯城,繞道直奔京城。

京城有城墻,有護城河,比魯城更難攻。

裴貞是奇兵突襲,只給每個人分了幾天的口糧,他們完全是憑著滿腔怒火和抱著必死之心殺來的。

朝城的人,從沒有護城河但有重兵防守的那面一波接一波地攻城,一波接一波地被城樓上的弓箭射倒,也有人攀著土墻爬上城樓,又再被挑翻斬殺。他們擡來大樹撞擊城門,城門下的人死去一批,另一批又攻上去。

越王來到城樓上,俯瞰著下方攻城找死的人,大喊:“裴貞,你好大的膽子,竟敢造反發兵攻打京城。”

裴貞手裏的百鍛劍指向越王,“篡奪天子大位的亂臣賊子,你放火燒山,荼毒生靈,火神必然降罪於你,叫你永墮烈火煉獄不得超生!”

越王擡手,下令,放箭。

戰奴上前,用自己擋住裴貞,自己則被箭射滿後背。

裴貞拿起劍,帶著身邊的人,再一次往城樓上去。

有弓箭手朝他射箭,他的肩膀中箭,依然攀著土墻往上爬。

越王探頭看了眼裴貞,對城墻上的人下令,“抓活的!”

裴貞攀著城墻往上爬,他身後的人見狀,也生出滿心血勇之氣跟著爬上去,箭把他們射落,沒摔死的又爬起來繼續往上爬去。

城墻上的人扔石頭,放箭,拼命砸向攻城的人,但四萬多人不要命地攻上來,城墻上爬滿了人。

越王下令要抓活的,守衛不敢對裴貞放箭。

不多時,裴貞便帶著人爬上了城墻,他揮起百鍛劍便朝攻城的人殺去。

城墻上的守軍朝著裴貞帶來的人發起猛攻。

守城的除了披甲人就是戰奴,每個人都戰鬥經驗豐富。

裴貞帶來的人,只有一千披甲人,三千戰奴,更多的是士族豪商良民,他們會些本事,也懂狩獵,但戰鬥力比起那些專業打仗的差遠了,上了城墻亦是死傷慘重。

裴貞拒不投降,他拿的又是他小叔送的百鍛劍,極為鋒利,連續斬殺對方十幾。

亂軍中,有一夥人突然攻過來,拿起長戟對著裴貞一通急攻,長戟刺破他的甲衣在他的胸前戳出一個洞,緊跟著更多的長戟紮在他的身上。

裴貞倒在了城墻上,鮮血流淌滿地。

圍攻裴貞的人扭頭繼續與源源不斷地爬上墻的人激戰,大家混戰成團,不斷有人重傷或死去,戰鬥極為激烈。攻殺裴貞的那群人隱在人群中,他們被跟在裴貞身後的戰奴盯上。

那些戰奴是裴曦莊子裏訓練出來的,極為忠心,悍不畏死,沒能護下裴貞,便抱著為主效死的心,拼命地朝著攻擊裴貞的那些人殺過去,最後雙方同歸於盡。

越王趕過來,見到趴在血泊中的裴貞,雙眼赤紅,大叫:“誰幹的?”裴貞十二歲就跟在裴曦身邊,出入青鸞長公主府如同自己家,羽青鸞設宴待客,裴貞能出來替她招呼客人。他死在這裏,裴曦必然震怒,羽青鸞把天子印璽給誰都不會再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