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無所不挖(第2/2頁)

王虎不信這些,凡是敢來他這的道士,都得表演些奇術,最好不要被他拆穿,拆穿一個就斬一個。

居然可以打假!

玩家們瞬間不困了,每天去王虎身邊幫他拆穿這些裝神弄鬼的家夥們,真的是最快樂的事情了。

-

話分兩頭,而帶著家人北上的葛洪,在一路遇到的驚訝,比在南方十年都多。

首先是道路,越向北方,修築的道路越寬敞平整,甚至沒有幾個坑——要知道在南方,哪怕是官道上也有的是挖坑攔車搶劫之徒,而這裏,居然看不到多少路霸盜匪,這簡直是不可思議之事。

其次更是沿途除卻驛站外,有許多歇息之處,提供茶水草料,這在南方也是極難見到的,葛洪在歇息時問過茶攤的主人,得知是因著北方商路繁忙,所以支個茶棚,每日能賺三五個小錢,補貼家用,只不過幹這行的多了,賺的就少了。

再次是北方的湯餅,他居然在路邊驛站中就吃到了發酵過的蒸餅???

要知道在南朝,要發酵需要酒與粥混合,放置後絞去渣,和面再放置,方可酥軟蓬松,那成本與耗費,根本不是普通人用的起的,這裏怎麽能賣這麽便宜?

問湯面鋪主人,只知道是老面和新面,於是又問老面何來,對面答用新面和老面後留下的便是老面——這種雞生蛋、蛋生雞的模式一直持續到他老婆看不過去,出面買了一塊老面給他為止。

於是葛仙師每日對著老面思量,總覺得哪裏不對。

一路波折甚少,但路途遙遠,等一家人來到北方薊城時,已經是快到四月。

春雪已融,大地回暖,但讓他驚訝的是,主城周圍除了種粟與麥外,更多的,居然是種菜。

其中有甚多他從未見過的奇物,一時間,忍不住下車,去觀看田中是種的何物。

他能認識的有蔥、白莧菜、茄、胡瓜、葵,其它的,竟有大量的不認認識。

這可不得了,種菜可比種稻麥麻煩多了,尤其是北方少水,連士族家的菜園子都很容易遇到幹旱而絕收,這裏的人,居然敢種菜?

上前詢問,知道這裏許多菜都是渤海公派人從西域帶過來的,至於說城外種菜,那是因為城裏人多,且對蔬菜需求量極大,自然推高了價格,城外很多百姓見有利可圖,便紛紛改種了蔬菜,而且渤海公有派農官駐於城外,所有人皆可去農官處購買種子,且種茶時若有不解不懂之情形,還可詢問農官。

“去歲冬日,吾種的白菜都賣了好價,”給葛洪解釋的種菜老人駐著鋤頭,滿意地摸著胡子,“今年再種兩波,吾便能存些錢財,給兒子添個媳婦,來年抱個大胖小子,便別無所求了。”

葛洪恭祝了他心想事成,便帶著孩子妻子入城,尋了處看著就很高大的客舍入住。

隨後,他便去遞了貼子,看何時可以見到了渤海公。

只是一路太過繁華,牛車被賭在路上許久,一問圍觀群眾堵路的原因,竟然是衛玠又出門被圍觀了。

行吧,之後葛洪被迫了解了衛階曾經是渤海公的洛陽故人,好不容易又與渤海公重聚,結果渤海公身邊已經有了新人單謙之,新人容不下舊人,對柔弱的衛公子百般刁難,如今在薊城,衛公子孤立無援,很多大小姐都想助他呢——你問誰說的,當然是衛公子生邊的侍女說的,衛公子還親自否認呢。

路人還讓葛洪評理,說衛公子和單夫人哪個更能贏,他覺得衛公子更有大婦風範,單夫人心眼小了些,當個寵妃合適……

葛洪接不上話,只能敷衍幾句,耽擱許久,終於到了渤海公官邸之前,前上名貼,約定拜訪時間,便坐牛車回到客舍。

然而,只是推門而入,葛仙師便差點暈厥,小小的客舍裏,已經被兩個敗家娘們堆的滿滿當當,連落腳的縫隙都沒有幾個。

“你們、你們哪來的錢財!”葛洪幾乎想要咆哮了。

“這是私房,”她的妻子淡然地對著明鏡觀察新買的狀粉,眸也不擡地道,“吾也精通針灸之術,多為世家女主治疾,有幾分私房,還要說予你知麽?”

葛洪無言以對。

“對了,”鮑姑放下鏡子,微笑著挽起丈夫手臂,道,“夫君,吾剛剛在街上見到許多女子於鋪中坐堂,鋪中人來人往甚多,眾人皆不見怪。”

葛洪微微戒備:“夫人意欲何為?”

“吾習針灸之術多年,今日路遇名醫北地名醫之師,其名王二,邀吾入大院坐診,共研醫術。”鮑姑,這位古代四大女名醫之一,一臉期盼地對夫君道,“敢問夫君可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