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人生如戲

鮑姑的問題當然不是問題。

葛洪不但同意了妻子要求,還親自陪她去看了那薊城的醫院。

沒辦法,鮑姑是恩師的女兒,在嫁給他之前,就已經有著名滿交廣的醫術,一手高超的針灸技藝更是為人所傳頌,成親之前,就已經說好會在嫁人後也繼續行醫。

婚後,葛洪和妻子相互交流切磋醫術,他正在寫的《肘後救卒方》裏,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鮑姑的貢獻。

而入了醫院後,他們找了半天,也未找到傳說中的神醫王二,打聽之後,才知道王二校長不在這裏,在大醫學校,至於為什麽叫大醫學校,聽說是王二醫生畢業就在那個學校,所以給起了這個名。

於是葛洪又帶著妻子去了醫院隔壁的醫校。

還沒能找王二,夫妻兩便被一間教室黑板上的人體解剖圖給留鎮住了。

這是很簡單的五臟圖,後世學過生物的人都見過,但在這個時代,人講究死者為大,講究入土為安,解剖屍體是仵作的工作,而仵作在如今都是由地位低下的賤民擔任,誰要是成了仵作,子孫後代都要繼承此業,後代不能為官。

所以夫妻兩雖然有知五臟腑所在,但那麽清晰的圖,卻是他們從未見過的。

台上的老師正在講解五臟的作用,雖然夫妻倆很多詞聽不懂,但完全不妨礙他們聽的極為入神。

……

就宛如入水的魚,兩人去醫校之後,白天各種學習探討,晚上回家也是互相學習知識,用來與所知對應,完全把渤海公的征召拋之腦後,連女兒想要去買小裙子都被母親拒了,還帶著女兒一起學——反正王二醫生同意他們隨意旁聽。

十來歲的可愛女兒花費了好一番功夫才逃脫魔爪,搞不懂父母,是南華姑娘的舞不好看,還是這裏蛋糕不好吃,或者衣服不好看?怎麽還沉迷剖屍體了,有這麽對親女兒的嗎?

雖然遺憾女兒不想繼續他們的衣缽,但夫妻倆還是繼續在學醫的道路上廢寢忘食的學習。

他們不知道,在他們努力學習時,自己也是別人風景,很多醫生玩家都親自前來圍觀這兩位歷史上對醫療作出傑出貢獻的人物,要知道就是《肘後方》的那句“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才指明了治療瘧疾的方向。

所以對這兩位名醫,醫學生們都是非常敬重。

這情況持續到了後來渤海公把回復的名貼送到醫校為止,葛洪這才戀戀不舍地離開學校,前去求見了渤海公。

魏瑾在花園裏接見這位道教的奠基人物。

她先花了二十多分鐘,聽了葛洪的講道,在他的描述裏,要成仙,不但要學習方術,還要積善立功,如果德行不夠,那麽是不能成仙的……在他的講述裏,後世修仙的要素如功德、三屍、金丹等等紛紛出爐,展現了道教高層豐富的想像力。

魏瑾則問起如何看下層那些民間道教。

一說到這,葛洪厭惡之色溢於言表,說這些人都是“雜猥道士,妖邪之屬,與大盜匪類殊途同歸,必不得長生也。”

魏瑾又提出佛教在西方曾經舉辦過三次法會,邀請天下高僧大能修著典籍,如今天師道良莠不齊,皆是因無主而至,不如以薊城為據點,辦一次天師道大法會,最好能為道教著一部《道藏》以此做為傳道之基,但這需要懂得很多道教的人手,不知葛仙師可有推薦?

這可是天大的好事。

葛洪當然不會拒絕,立刻拜謝了渤海公對道教的支持,表示會廣邀天下道教大能,前來北方,討論道藏之書。

魏瑾再於是順勢提出想設立一個機構,規範傳道之人的籍貫,不許隨便什麽人敗壞道教之名。

葛洪也非常同意,在他看來,這個機構就是北方接解天師道的大好時機,絕對絕對不能錯過。

於是兩人又說了很多細節,葛洪心中熱焰已經完全無法熄滅,道別之後,立刻飛一樣離開。

單秘書在一邊聽完了談話,再看著他的背影,微微蹙眉,他已經看到這場盛大將要增加的工作量了。

……

葛洪回到客舍後,立刻修書四方,傳信同門,邀約一同商討法會之事。

這事關系太過重大,他們一脈必得在其中占據主動,道義之爭,不容分毫退讓!

-

雖然如今這個時代,通傳消息不便,然而這事一出,立刻有無數虔誠信徒寧願復出生命為代價,也要造知師門這件大事——這可是渤海公親自允諾的傳法集會。

當年漢武大帝獨尊儒術後,百家皆衰!

渤海公有大帝之姿,若是錯過或者晚了,道家的諸多分脈,說不得便會成為野廟淫祭,無處容身。

魏瑾估計自己也想不到,她如今輕松的一句話,便在這亂世之中,造就了無數忠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