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富在深山

古今通婚都是結盟最好的方式,不是說這個辦法有多穩固,而是最能體現出雙方的誠意。

更不用很多大人物就喜歡嫁女兒,用這個辦法來為家族謀取後路,運氣差也就賠個女兒,運氣好,就能賺到如張華、陳平、諸葛亮、陶侃這種大魚,說是實現階級跨越也不為過。

肖妃聽了先是心動了一下,然後看了眼徐策,再然後當場嚴詞拒絕了這個要求,理由都不想給那種。

聯姻?

你怕是想的有點美。

我家策兒可是要入海的大魚,怎麽能浪費在你們這種小魚塘裏。

石陽峒的蠻人們很是失望,但是沒有意外,反而更印證了他們的猜測,在他們看來,這兩人肯定都是士族,名門世家不與他們這些山蠻通婚也是正常的。

但是合作還是需要的。

如果說開始時,石陽蠻們看重的只是肖曉曉的醫術,那麽現在,他們看重的更多是這兩人的後台——他們雖然窮,但石陽峒與外界的接觸還是非常多。

這些年,從北方南渡的士族看著雖然落魄,但只要他們喘息過來,總能在晉朝有一席之地,畢竟對他們來說,一個縣令就已經是極大的大人物了。

雖然荊州最近亂了,但荊蠻已經被統治了甚久,對中原王朝恐懼又敬畏,因為南方的將領都喜歡征伐山蠻,掠奪他們的族人,用來補充兵源 、戶口,深山中生蠻還好,他們這些熟蠻只能依附在的士族之家,換取鹽鐵,等荊州平息了,那麽在朝中有一點關系,就能讓他們的日子好過很多。

再者說,人家也有幾十個人,打起來就很沒必要。

……

兩邊人很快和平共處,不止如此,肖妃還及時聯系了在東晉造大船的一個玩家,要求他讓吳興沈家送點援助過來。

她現在需要速度,需要拉攏這邊的蠻夷,而拉攏最需要的,就是利益。

因為荊州戰亂,吳興沈家在荊州這邊業務擴展的並不太好,但這並不問題,因為石陽峒離著武昌不遠,而武昌又在荊州的最東邊,順著長江就可以過來,只是要花一點錢,但肖曉曉如今最不缺的就是錢。

她可是有著一個草原的人。

只需要拿出一張由黃氏錢莊用多色印刷技術、水印技術、特種紙技術、燙金技術做出來的金票,吳興沈家船隊立刻就能任她予取予求——這種東西是黃宗欽興沖沖做出來的紙鈔,本來想開發個大的貢獻度,結果發現這玩意成本太高了,只能用在大額交易上,於是就當定額支票用了。

肖曉曉過來時還順便去參觀了這個古代印刷場,看到了分色印刷時銜接不好的失敗的大堆廢紙、用來凹凸不平竹簾使紙有薄紋弄出的水印、燙金用的鐵板……

相對於北方的商業和繁華送去草原的大宗物資,吳興送的這點東西很上不得台面,但南北不同俗,奢侈品對南蠻用處不大,肖曉曉只需要他們送來鹽、糖和一些鐵農具就足夠了,這些,是沈氏能很好送到的東西。

蠻人缺鹽,或者說在古代,只要是貧民,就極為缺鹽,畢竟這是盤剝這些庶民最容易的物資,甚至於,因為南蠻的貧窮,漢人甚至都看不上他們的稅收,剝起來只是順帶。

有了鹽,就想當於有了啟動資金,肖曉曉可以走入大山,招攬山中的蠻人,但並不是招來打仗,而是招來種田。

荊州多河,灘塗平地都甚多,只是因為的戰亂而荒廢。

而荊蠻多居於山中,也不會種地,所以需要細心調教,還要購來種子。

這些都是小事,石陽峒是肖妃精挑細選過,靠近長江,旁邊就是漢江,水運便捷,要走要留都容易。

如今九月份了,種稻子是來不及了,但種小麥正是時候,她位置在湖北還好,很多地方本身也是稻麥兩季,再過了長江就不行了,過多的雨水會讓小麥生病。

被她用鹽和糖雇傭過來的蠻人很困惑,不明白為什麽不找那些漢人流民種田。

但肖曉曉敷衍說是流民不可信,然後便每日巡邏,認真教授這些蠻人種田,如何選種,何育苗,如何整地,如何施肥,如何除草……

在她看來,南方遲早都是女神治下,那麽就需要早些來引導這些蠻人改變生活,兩湖的開發需要大量人力,這些蠻人部族中有會種田的,那只要到時治安穩定,這些的蠻人個個都是不能放棄的勞動力。

至於教育,還是不行,這裏人沒有學習的概念,她也沒有人手,只能先招一些年輕的蠻人孩子在身邊聽用,耳提面命來傳授。

“如果只是做這些,你不必親自過來。”徐策聽著肖妃的解釋,皺眉道,“有很多人能做到。”

這兩年,有不少國家隊的成員進入遊戲,但前路基本都被走光了,很少有人能達到嚴隨水或者是肖妃的程度——大多人哪怕進來了,也默默無聞,入不了女神的眼,當然也就沒有像肖妃這種物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