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天生我才(第3/4頁)

這些可是瀝青啊,多鋪點路吧。

對啊,要致富,先修路,在有了這樣的需求下,油坊裏原本讓人頭痛的油底泥,也有了新用處——鋪路。

原油蒸熘後的油底泥本就是工業瀝青的直接生產方式,把這些廢料油汙加上燒廢的陶瓷渣、穩定的堅實冶鐵礦渣、碎石等物,就是天然的鋪路材料,這樣的鋪出的路面不會生草,不會積水,以如今的馬車牛車那點壓力也壓不壞路面。

唯一要嚴打的就是那些喜歡偷瀝青路面回去鋪地的貧民們。

不管給他們說多少次,這路面是有毒的,他們總是不會信——甚至有些人還有振振有詞,不就是長期聞這個四五十歲會得什麽“癌症”麽,我們能不能活到四五十歲還是兩說呢。

玩家們怒了,幹脆把這些賣去上黨,反正他們的船去上黨帶的東西除了蠟就是油,換成送瀝青也沒什麽關系,反正那邊礦渣多費料也多。

比較麻煩的就是渤海去上黨的水路都是逆水,只能用人力搖櫓過去,很多水急的地方需要纖夫從岸邊將船拉上去。而且到了太行山腳因為流水落差大,大船基本就上不去了,只能用車馬送過去,非常耗時間,要是有發動機就好了。

還有一個專業是修高速路的玩家上書魏瑾,說是願意領軍奮鬥,打通一條連接上黨和廣平的隧道,聯通太行山兩側,讓士卒商隊再無翻山之苦,也可以瞬間讓上黨與渤海郡連為一體。

這個提議當然是被魏瑾拒絕了,真當她不是穿越的啊?

就太行山那復雜的地勢,新中國也是公元兩千年後才敢說打通太行山隧道,這還是靠的有盾構機呢,她人多呢?

……

但說回來,如今阻礙他們發展的,還真就是運輸。

於是又有一堆玩家紮堆研究怎麽用渦輪蒸氣機來改造船上的動力,但受限於密封技術,就是一個坎。

橡膠的重要性又一次被肯定了,很多人已經在研究用石化的方式合成橡膠。

有雲玩家叫囂著只要工業精度夠了,發動機根本用不著橡膠來密封,然後他就被噴到消失在官網上——其它雲玩家罵他真是何不食肉糜,精密加工那都是哪個等級的科技樹了?

遊戲裏要都到了這等級,估計要不了多久就追上現代社會了。

現如今,基建最重要的就是糧食,但問題不大,在渤海郡的海運興旺之後,東吳之地的船只不用召喚引誘,就會主動載著滿滿當當的糧食,千裏迢迢地渡海而來,充當渤海郡的後勤部。

送來糧食後,就是滿滿的蠟、油、脂粉、糖這些優質貨品,如今江南的士族誰家要是沒這些東西,是要被瞧不起的。

攀比是第一生產力,這種獨屬於財富的誘惑,別說士族了,就是皇帝也無法抵抗。

而因為渤海郡勞動力的缺少,尤其是紡織女工的缺乏,很多貧苦家的女兒不再被困在家中田裏做活,許多都被送進了工廠,都不需要宣傳,只要她們將工錢帶回家來,家裏的事情,便不用她們來做,有錢便有家庭地位,她們的生活顯著高於普通女子。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於是便有很多在城市這種安全範圍內的女子出來找活做。

這種女子地位的提升,當然會有些社會問題,不過都是普通的小矛盾,上黨與渤海都扛的住,並且樂見其成。

同時,渤海的貨物與上黨是相互補充的,上黨如今的煤礦發展的超級恐怖,中國擁有一條全球最大的煤炭帶,上黨也有幸運在其上,每年大量的煤炭可以供應渤海郡,將煉鐵的高爐也聳地在北方平原上,他們不但帶來大量的農具,從而增加產量,也讓北方軍的裝備極為精良。

當然,光精良不行,還要士卒有足夠的素質。

需要練兵啊!

石勒曾經想要北上打打秋風,但收到消息後,他的謀士果斷勸住了他,讓他在黃河以南的北邊的暫時停著,不要折騰,先看看天下大勢再做打算。

石勒聽進去了,暫時不鬧。

於是渤海南方的一個個小匪徒聚落們就倒黴了,紛紛成為他們的刀下鬼,或者是俘虜,成為北方人口紅利的一部分,沒辦法,北方因為三國之亂本就沒有恢復元氣,又經過八王之亂、王彌、石勒一番折騰,再來著天災人禍一鬧,土地大量荒蕪,人口稀少,正是重新開墾,建立秩序的大好時光,豈能浪費,豈能不快活起來?

而在這種情況下,誰擋他們,就殺誰,沒的商量!

……

對於玩家們的熱情,魏瑾是非常滿意的,甚至有一點想再擴大玩家範圍。

“你覺得,可不可以再開個五測?”她問自己的大秘書。

“當然可以。”單謙之平靜道,“那些人助你良多,你完全可以再給點甜頭,只不過,你要確定好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