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第2/7頁)

此朝大臣,各個強勢,未免可怕。

他們孤兒寡母,務必要小心才是。

小天子太年幼,需要人照顧,倉促之際,他身邊的大內總管,換回了成安。成安向暮晚搖夫妻磕頭,淚流滿面,稱自己一定到死輔佐小天子,絕不會讓劉文吉的事情重演。

小天子第一次上朝,格外順利。

他乖覺無比,在昨晚誰都沒反應過來時,就最先叫了一聲“言相”。

而今日早朝,小皇帝借成安的手,拿出了祖父留在宗廟的聖旨。他的父皇對言尚忽遠忽近,忽信任忽猜疑,老皇帝明明留下聖旨,他父皇卻故意鉆空子,只給言尚一個“同平章事”。

而今,小皇帝借祖父的聖旨,將言尚推上了相公之位。

這是他母後教他的。

如今朝堂上以言尚馬首是瞻,若是再不封言尚為宰相,小皇帝難道能指揮得動這些大人物麽?他尚聽不懂這些大臣們在說什麽。

韋樹升官為了禮部右侍郎。

之後大臣們開始討論將劉文吉的事情昭告天下,給天下百姓一個交代。內宦勢力依附於皇權,一旦皇帝真心想收,內宦勢力是最容易收回的。中樞對內宦們定罪,一樁樁一件件,判人生死。

再是戰事已經結束,大魏要殺阿勒王,祭奠死去的軍士;同時,他們要從活著的南蠻俘虜們選一個人為南蠻王,和大魏談判。

和談之事,自然要相公來,禮部官員也在其中。

同時,為了避免南蠻因為窮困,走投無路不得不對外征戰,大魏決定接管南蠻的經濟。大魏早已決定對南蠻實行羈縻政策,從文化、經濟、宗教、軍隊等數方面對南蠻管制。

實則大魏早有這種想法,但那時想法不成熟,又趕上皇位風波,與帝王猜忌。如今言尚為相,自然要推行自己多年以來想了無數遍的政策。

小皇帝在硬邦邦的皇位上伸長脖子,努力地聆聽下方大臣們的討論。他看出那些老伯伯、叔叔們都圍著言尚,言尚年輕善談,風采極佳。小皇帝聽得半懂不懂,只覺得姑父好厲害。

這般能說。

這般風采翩翩。

這就是書上說的君子之風吧?

太後在竹簾屏風後見小皇帝都快跳出皇座了,委婉咳嗽一聲提醒。

言尚回頭,見到小皇帝瞪圓眼睛盯著下方臣子的樣子。小皇帝對上他的眼睛,連忙往後一靠乖乖坐好,努力做出一副成熟君王的模樣。但是他不過六七歲,再扮成熟,也不過是個小孩子。

言尚莞爾。

他思索一陣,說:“該給陛下找太傅,好好讀書了。”

小皇帝生怕姑父覺得自己不堪教化,登時:“我……朕四歲開蒙,一直好好讀書的!”

言尚溫聲:“不是那種書。是教陛下怎麽做好一個皇帝。”

他頓一下:“另外,從今日起,陛下和太後就得分宮了,陛下不能再回到太後的寢宮睡了。臣今日會與幾位相公討論陛下讀書之事,明日給陛下重新安排伴讀。陛下覺得如何?”

小皇帝尚是懵懂,聽到自己不能再和母親一起睡了,有點失落,但是聽到言尚要給他找新朋友,他又雀躍起來,遲疑一下:“我可以讓阿嶽哥哥和我一起讀書麽?”

言尚微笑:“陛下與自己的兄弟情深,有什麽不好呢?”

小皇帝喜歡他這般好脾氣,又纏著問了許多自己日後的生活。他漸漸滿意,輕易地為自己這位姑父的風采折腰。等退朝後,私下裏他已經開始叫言尚“姑父”,不管言尚如何制止。

太後有些不高興。

言尚此舉,是斷絕內宮幹政,這麽早就讓小皇帝離開她,是在堵內戚之路。言尚還不讓小皇帝長在後宮婦人手下,要從前朝開始教小皇帝。如此下來,小皇帝長大,和太後恐怕並不會很親。

何況言尚那般人物,太後隱隱覺得小皇帝好似完全被言尚折服,格外喜歡言尚,這讓她更加產生危機。

她不覺小動作頻頻,想將自己的兒子領回自己身邊。但這事並沒有做成,因為如今已經是大長公主的暮晚搖進了宮,與太後深談了一夜。

次日後,太後便開始閉宮,吃齋念佛,不再幹預小皇子的教育問題了。

一個不再長在深宮婦人內宦之手、由前朝大臣們一起教育大的皇帝,未來會成為什麽樣子,所有人都很期待。

-----

之後,大魏在與南蠻談和。

趙公在八月底被斬首示眾。

趙靈妃在人群中混亂的罵聲中,看到自己父親身死。她看完後,悄然離開。韋樹得到消息想去找她時,她已經離開長安,行蹤不定,未曾給他人留下一言半語,只告訴韋樹,她要去河西了。

她想清楚了她這一生要做什麽,要成為什麽樣的人。

楊嗣的死讓她一夜成熟長大,趙公的死又讓她一夜心灰意冷。她想成為遊俠,想幫助所有需要她的人。她又無顏面對故人,沒有臉面去過平常人的生活。便只能離開長安,遠走荒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