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此生幸與君相逢(第3/3頁)

這段時間全用來準備這個了,光是找一張能融入山林背景的巨大的紙就花了很大功夫。

本來還想說幾句神神怪怪的話,交代一下末代大祭司應天神之召上天了,以後你們就自治吧。後來想想,留白和想象才是最有回旋余地和深入人心的,人總是更喜歡相信自己推算出來的東西。

燕綏當初坑蒙拐騙套來大祭司名頭的時候,就留下了最後一任的說法,給人們種下了種子,然後趁著這一次有點仙氣的《幸逢》曲做BGM,各種異能手段齊上,在眾人心中無聲地鋪開了“大祭司蒙主召喚登青雲梯修成正果,從此後留山結束祭司統治。千秋谷大當家是大祭司離開前默認的代言人,以後你們要和千秋谷搞好關系”的暗示。

其間所花的心思不少,不僅有音樂的加成,異能和畫藝的炫技,群眾心理的把握,比如那些自動盛開遞給百姓的花,文臻最後手裏含有暗示象征意義的花,還有對於時間的選擇,比如黃昏時間景致最美最奇幻最接近黑夜適合最後掩藏身形……一場大戲開場絢麗結束華美,從特效到心理做足全套,足可保證留山百姓深信不疑且未來幾十年津津樂道不能抹卻。

提前完美進行了謝幕,為了避免露餡,燕綏離開後直接出留山。文臻則還要暫留一兩天,對留山百姓進行安撫和接收。

隨即她便發現,百姓因為那最後一幕,自動把她看做下一任祭女,畢竟祭司統治多年,是百姓心中寄托,完全抹去還需要過渡,文臻向來是個流水般的人,絕不會硬拗民意,也便順水推舟默認了,雖然沒有開神壇,也不承認祭女名義,卻也用那朵燕綏催生出來的大花,像往年那樣,點在幾個在各種比賽中脫穎而出的姑娘小夥額頭,予以祝福,看留山百姓的神情,那般滿足歡喜,也不比當初大祭司在的時候差。

第二天,千秋谷裏便多了很多幫忙的本地百姓,而妙銀帶著幾個姑娘,羞答答求到了文臻面前,原來是她寨子裏的幾位姑娘,看上了千秋谷的幾位小夥子,有的是原先共濟盟的,有的是原先熊軍的,文臻當然樂見其成,這本就是她和妙銀商量過的,故意這段時間讓滿花寨子的姑娘留在谷中的目的之一,如今果然有人看對眼,文臻當即下令千秋谷好好準備,正兒八經地安排了聘禮,回頭熱熱鬧鬧辦個集體婚禮。

文臻在千秋谷期間,還發現留山的一種果子特別適合釀酒,又釀了一批酒,安排了專門的酒窖,把方子留給了聞近檀,打算出來如果味道好的話,先在自己的店裏推廣。千秋谷不能總讓江湖撈供養,也不能拿著共濟盟存下的金銀珠寶坐吃山空,那些是要留著給大家養兵發福利的,必須自給自足。所以她的主意早就打到了留山山民身上,也要求改善關系後,千秋谷要利用並擴大好周圍的土地,種菜種稻米種茶樹果樹,千秋谷不可養閑人。

唐慕之在千秋谷住了一陣子,在喝完千秋谷第一批集體婚禮的喜酒後,於一個氣溫驟降的夜裏,悄無聲息地離開了千秋谷,誰也不知道她去了哪裏,誰也不知道她以後還會不會出現,只有潘航在那個喜慶的晚上,曾默默陪她喝酒,看著她酩酊大醉,聽她喝醉後喃喃道:“他為她譜曲成歌,誰又會為我歡唱?原來我聽過這世上最多最好的曲子,卻都是別人的……”

文臻並沒有聽見這句話,因為那時她也已經踏上路途,和在山外等她的燕綏匯合在一起,悄悄前往大燕尋醫。

他們選擇了一條最隱秘最令人想不到的道路,從雲雷高原插入,進入堯國,再從堯國進入大燕冀北。

本應是穩妥的道路,然後因為這段時間所有人都在留山境內,出了留山一路趕路,因此前方信息情報有所滯留,燕綏和文臻,都沒想到,此刻的堯國風雲將起,而大燕冀北則已經陷入血色濃雲。

也是在十月二十一這天,冀北成王長子納蘭還,被反叛的次子納蘭遷派人刺殺於天陽城外。由此開啟了成王諸子被紛紛暗算身亡的序幕。

而在此之前,冀北成王,已經死於納蘭遷之手。

榮赫多年,為冀北真正獨立統治者的成王家族,數日之內,幾乎被屠戮殆盡,只剩下成王唯一嫡子,帶領一支殘軍,因滯留大燕都城燕京而幸免於難,但很明顯,那群已經失去根基的鳥兒,從此注定要面對雨驟風狂,曳血泥途。

而掌握著納蘭遷這柄嗜血利劍的手,掀開簾幕,露出大燕朝廷和皇族微帶冷笑的臉。